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017-09-27 19:35兰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议论文新课标想象

兰飞

摘要: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特别是现代生活对语言文字交际适应能力的需要中越来越显现其重要地位。本文就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新课标”的形势下,尽快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

阅读,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看书,它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活动。阅读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智力活动。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特别是现代生活对语言文字交際适应能力的需要中越来越显现其重要地位。笔者作为一所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对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有着深切的感受。“新课标”强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新课标”的形势下,尽快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联想力与想象力是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人们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通过联想和想象,便可开拓新的思维领域,产生新的形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让学生顺着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事物发展的必然结局,作家创作的思路继续联想下去.笔者教学著名作家贾平凹的《风筝》一课时,抓住课文最后一段"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抛出问题: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内顿时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认为,"幸福鸟"一定能找到,因为在风筝的身上,寄托着他们的快乐,寄托着他们的幸福,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它们一定会坚持不懈地找下去的.有的同学则认为,"幸福鸟" 找不到.因为前面一段交待了"我们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说明风筝已飞得无影无踪了,根本不可能再找到了.正是这课文空白之处为学生提供了展开想象的无限空间,在这里浪漫的想象与理智的思考相遇,碰撞,学生也在碰撞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提高。

二、在教学中设置空白,让学生自由发挥

教学艺术的"空白",就内容来说,是指老师未明确的部分或暗示的东西;就时间来说,它又是指教师在一堂课的课中或课末,留给学生思考,回味或想象的"空白".训练想象思维,要求老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想象力,使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经历,在其头脑中独立思考,想象和创造出新形象.众所周知,优秀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既是鲜明的,又是模糊的,富有张力,它往往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像,而文学作品的魅力也常常就存在于读者的想像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道理就这么简单.如果教师把那些优美的文章进行医学式的解剖,虽则是具体,细致,但却把"活体"分解成"死尸",学生当然是索然寡味了.面对优秀的作品,教师任何自谓的"精妙"讲解,都是多余的,笨拙的,它不仅破坏了原作的意境,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僵化学生的思维,束缚他们的想像力.比如阅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点,着重于徐志摩短暂的人生经历与剑桥的关联.至于诗意,教师决不能用"1+1=2"去确定,可通过听录音和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去感受"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去体味由"金柳","青荇"等组成的意像所蕴含的挚情深意.因为文章的意蕴常常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的,所以说,阅读教育中的"空白"不可缺少,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更多的则是让学生去"意会"。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发问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生疑解疑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才能的过程.学生的质疑能力并不就是指多问几个简单的"为什么",而应从针对性,主动性,独立性,层次性等方面着手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发扬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立见解.还要巧于剪裁,精于点拨.善裁者,切入奇巧;善点者,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立即行动起来.比如在讲《荒岛余生》一课时,我首先解决课文出处,作者情况,生字词语,再引导学生这样去思考:流落荒岛前后的鲁滨孙各是怎样的心情 在这一心理变化的过程中,身处绝境的他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在这样的处境下,他为什么要顽强的活下去,他是否值得这样活着 你觉得鲁滨孙能活着离开荒岛吗? 让学生大胆质疑,畅所欲言。

四、把握“新课标”中的阅读目标,确立现代阅读教学新理念

关于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新课标”提出了十五点非常具体明确的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㈠对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重视阅读方式方法的实践、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等方式应据材料的不同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选择运用。㈡就阅读文本有较为详细的分类说明,并就第一类阅读文本分别提出了能力方面的要求;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例如对议论文阅读的定位,提出议论文阅读的重点是“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这一要求改变了过去议论文阅读教学的方向,将议论文阅读上升到理性的高度。㈢首次对阅读方式提出了要求。重点强调以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还提出“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㈣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新课标”的要求是:对基本的语文知识了解即可。语言知识融入“阅读”范畴,语法修辞知识应在阅读教学中依据理解课文的需要,随文学习,不再追求全面和系统。五是就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对象和阅读量。总之,这些阅读教学目标体现了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体现了重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能帮助广大教师确立现代阅读教学新理念,重新认识阅读教学,进而改进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endprint

猜你喜欢
议论文新课标想象
议论文阅读专练
快乐的想象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一生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