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对师生关系满意度调查研究

2017-10-09 19:28张婧蹇晓妹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生满意度教育理念师生关系

张婧?蹇晓妹

[摘 要]师生关系是学校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它限定了学校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教学过程的性质、组织学生的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标准等等。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问卷,在《大学生满意度量表》的基础上,收集学生认为重要的相关师生关系满意度的项目,形成了适用于云南师大实验中学的《师生关系满意度调查问卷》。并用此问卷对云南师大实验中学初中部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利用有效数据分析了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育理念;学生满意度

一、研究背景及方法

1.研究背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善师生关系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据彭国元老师《各年级师生关系状况调查表》的调查显示: 50%以上初、高中老师认为目前的师生关系融洽, 平均77.7%的初、高中生认为目前的师生关系一般。反映了我国目前中小学师生关系是不容乐观的,必须引以重视。

笔者在云南师大实验中学从事中学教育的过程中,体会到师生的人际关系、教学关系、甚至心理等关系都对孩子的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人生观、价值观,孩子对学校的认同感,孩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等多方面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当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任何学校的新课程改革要成效,首先必须改善师生关系。所以,为了了解师大实验中学师生关系,笔者决定进行学生对师生关系满意度状况的调查研究,为改善云南师大实验中学师生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2.研究目的

(1)研究师大实验中学师生关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通过统计分析,研究师大实验中学师生关系的总体特征,以及在不同统计变量(如性别、年级、班级等)上师生关系重要性和满意度的差异分析,明确云南师大实验中学师生关系的现状和存在影响师生关系和谐的因素及对策。

(2)分析影响师生人际关系、师生教学关系和谐的因素。

(3)通過实证研究印证理论假设。

(4)研究改善云南师大实验中学师生关系和提升。

二、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并用此问卷对云南师大实验中学初中部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利用有效数据分析了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

2.统计分析法。主要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文献法。查阅文献资料是跟踪和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4.访谈法。利用访谈法能与被调查者直接交流,全方位的找寻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法。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1.满意度描述性统计

以上有的题目没有达到均值5分的满意度,甚至4、11、13、14题没有达到均值4分,说明学生感到很不满意,这些问题需要解决。

2.不同类别学生满意度的差异比较

(1)男生和女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

男女生的总满意度均值很接近,说明不同性别的学生满意度差异不大。

(2) 不同年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

(3) 不同班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有差异。

从图表上看,四个班级中初二12班满意度明显低于其他三个班级,说明班级之间的满意度还是有显著差异的。假设二当中班级之间满意度有显著差异的假设成立。

3.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1) 年级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差异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

结果显示:二年级学生的满意度低于三年级,满意度呈现逐渐升高的态势。

那么,初二年级的满意度为什么与初三年级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呢?经过笔者7年在云南师大实验中学的教学经历,认为有以下原因:

第一,从成长、成熟方面看,初二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当中的逆反期,在学校对老师,在家庭中对家长,都缺乏理解、沟通、宽容的感情,冲动,容易犯错,而犯错后又不主动承认是自己的问题,总是寻找客观原因,所以不懂事的他们满意度比较低。而初三的老师因为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所以对学生非常的关心,所以学生能体谅老师的付出和辛苦,对老师给予很高的评价。

第二,从年级的不同差异来看,我们学校年级的独立性很强,不同年级的老师氛围和学生氛围也不一样,从访谈的内容来看,初二年级对学生的管理相对严格,很少参加活动,老师也很少在上课和学业以外的时间和学生相处,相当注重成绩。所以,学生和老师的生活感情不是很浓厚。而初三的学生年轻的老师较多,感觉学生和老师的感情很深厚,很有人情味,甚至有的学生是为了老师的辛勤付出而刻苦学习,所以学生满意度较高。

(2)班级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面就详细分析一下初二12班相关项目的调查情况。

通过对上述图表数据分析,初二12班在以上有的项目满意度较低。

其中,题7你的老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题14 老师会在意你的每个要求和提问,题18老师经常和你一同参加集体活动, 题35老师是否经常请你的家长,这四项满意度非常低。由此,我对初二12班进行了深入访谈:

“我们班有的老师总是教育我们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但是自己都做不到,比如我们晨跑迟到要严惩,但是上课他也会迟到,而且不止一次,所以我觉得老师的说教缺乏说服力和执行力。”

“我们班的有些同学犯错误,老师就动不动把家长请来一起批斗,等到回家,家长就把我们又收拾一顿,我们反倒觉得老师在激化我们和父母的矛盾。”

“咱们班的老师只关注成绩,一切以成绩为中心,考不好就批评我们说不认真,可是我们还是努力了,只是没有达到他的目标而已。平时除了盯着我们学习,班级文化建设和学校组织的活动他都不太感兴趣,也不会和我们一起参加,好没趣!”endprint

从几位同学的访谈中,我感觉到这里所阐述的老师主要是指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四、 提高学生对师生关系满意度的现实策略

1.进行师资培训,培养教师团队的教育理念

从调查结果分析看,教师的综合素质成为了影响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师大实验部分教师的素质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才能适应素质较好的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首先要从教师的思想观念“下手”,进行变革。

第一,开设系列专题讲座,让教师领悟成功的教育新理念。

云南师大实验中学每周一都聘请专家进行讲座,为提高教师素质,在教师头脑中渗透新理念做了许多的工作,通过让教师听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开展研讨、撰写论文等,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第二,开展教师外出学习活动,接受其他省市名校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为云南师大实验中学教师素质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渠道。

第三,加强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響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师生互动的质量,教师综合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

2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年级教育风格的理念水平

影响因素分析中,不同年级的师生关系满意度有显著的差异。说明年级的理念、教师风格和管理方式等不同的因素影响了学生的满意度。

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人才培养,是一种依据理想去塑造人、培养人的长期性、长效性事业。 所以,有的年级要更新理念,不是只为短期的中考成绩考虑,而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3.改善班级管理理念,增进与学生的情感关系

影响因素分析中,不同班级的师生关系满意度也有显著差异。而且在科任老师几乎相同的情况下,显现出了班主任的“影响力”,这不但与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和教育理念、方式有关,更体现出该班级对老师的感情很淡薄,师生感情较为冷漠。而初中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的动力更容易受到和老师关系深浅的影响,所以,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有助于促进师生的教学关系。

用积极的情感去育人,它的导向功能使青少年学生在认知方向上选择一心向学而不是一味背学;它的信号功能可以增进师生、学生之间的认知传递,达到沟通感情、共同进步的目的。

4.开展培训教师的心理课程,增强师生间的心理互动

师生间的心理互动通常是为完成特定的教育任务而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学校应该重视心理学的教育,不让教育学和心理学只是理论,多开展心理学的讲座和课程,按照青春期的心理发展规律来寻找和学生相处的情感方式,才能有利于从情感教育方面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

5.改进学校的相关管理,为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条件

班级中的人数太多,有的学科一位老师授课的班级也不少,加之老师有一定的流动,和年级间的调整性,都不利于师生之间情感和教学的充分交流,所以,学校、年级、和班级应该考虑以下方式:

(1)小班教育的思想策略。

小班制可以发挥民办学校的优势,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的引导和教学,容易提高教学的质量,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产生较好的效应。

(2)导师制的策略。

小班制,只有铺以导师制,才能真正发挥小班制的优势。导师由任课教师担任,任务到人,每位老师负责3-5名学生,跟踪管理、跟踪教育。

(3)每个班级配备副班主任,辅助班主任的工作,加强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萍,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工作满意度及其关系的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7.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 姚景,初中生学业比较和学业归因对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4]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 — 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 高校教育服务的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以云南大学为例.何玲.2011.

[6] 景奉.杰 曾伏娥:顾客满意水平对顾客行为影响研究的评述[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

[7] 李振国 用户满意度指数(CS I)综述.ANNALSO f"QUALITY,2001,2.

[8] 张力,华中农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中外大学生满意度测评比较研究,2009.

[9] 李瑾瑜.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互换.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3:01.

[10] 王庆茂. 成功教育研究.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11]洪生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8-21.

[12]解亚宁.心理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3]刘康宁.教育项目评估方法 微观视界的评估研究[M].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4]赵伶俐,潘莉. 高校学生对教学、任课教师和课程满意度的调查[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19-124.

[15]陶美重,胡坤秀,. 提高学生满意度的意义和策略[J]. 教育学术月刊,2009,(1):83.

[16]“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提高培养质量与增强创新服务能力[J]. 教育发展研究,2008,(Z3).:124.

[17]曾静红, 桂林市中学师生信任状况调查研究 ,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18]蒋娇, 中学教师工作满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个别差异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19] 阮芳.师生感情互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贵州师范大学。2009.

[20] 姚俊.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感知.华东师范大学.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满意度教育理念师生关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体育专业课教学中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