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可改善留守儿童的厌学及心理分析

2017-10-09 23:10陆儒东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厌学课外活动留守儿童

陆儒东

[摘 要]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尤其是教育界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缺少关爱与照顾,心理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与焦虑,性格孤僻,不合群,严重扭曲心理和逆反心理,情绪不稳定,嫉妒、憎恨、仇视心理,大面积地厌学。通过平时的调查与教学发现,体育活动对留守儿童的厌学及一些不良的心理状况有促进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平时通过合理组织和安排体育活动,对留守儿童多加鼓励和照顾,可以使他们融入集体,积极参加体育课外活动,能够改善留守儿童心理状况,有效改善留守儿童厌学及心理状况。各个学校应注重体育课外活动,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正确地疏导存在显性及隐性心理压力的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健康和谐地生长,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让有效地组织开展体育课外活动,来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关键词]留守儿童:厌学:心理健康:体育;课外活动

根据平时观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很大问题,需要改善。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阳光体育的大背景下,众多研究学者对体育活动在农村留守儿童的个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肯定,当前最重要的是能够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建立起专门的教育实施模式,以此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1)学习方面,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缺乏学习热情,有厌学倾向。留守儿童父母的外出,影响到学习辅导监督,学习态度逐渐散漫,作业完不成、迟到等不良现象出现,甚至不上学。(2)在生活方面,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很少得到指导,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习惯。(3)留守儿童性格柔弱内向,性格孤僻,存在自卑心理障碍。针对上述情况,留守儿童出现的种种问题,应该加强留守儿童的关怀。、

一、加强家庭教育

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外出父母应多与孩子联系,常打电话关心孩子的身体、生活和学习。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与爱护,缓解留守儿童的孤独、焦虑心理。在沟通的过程中,父母应给孩子讲述为了生活,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通过交流沟通,孩子理解了父母的苦衷与艰辛,因此而树立了坚强意识,无形中孩子内心增加了一种动力,同时也塑造了孩子的健康心理和高尚人格。父母平时还应讲述自己在外打工的艰辛日子,如何克服困难,等等。同时,鼓励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学会自立,并且给予指导,这样逐渐的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自强、自立,帮助他们学会生活、学习。另外,多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从学校教学和长期的实践中证明,体育活动是增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体育活动是留守儿童的业余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体育活动不仅增强留守儿童与同学、朋友、师生间的交流,还可以使他们从活动中获得教育启发,从而全面发展自己,体育活动不单只是对留守儿童强身健体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获得自信,增强自信,锻炼意志品质。

二、安排形式多样的运动,改善留守儿童的不健康心理

我们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安排形式多样的运动,来改善留守儿童不不健康心理,帮助广大留守儿童,在缺乏父母的陪伴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1.开展趣味游戏,让留守儿童体验快乐,释放心理压力,宣泄不良情绪,减轻焦虑。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游戏,使他们融入其中,在欢呼跳跃中忘记生活的众多烦恼、焦虑感,使他们暂时忘记生活的烦恼与寂寞,体验更多的轻松与快乐,对缓解紧张的不良情绪具有积极意义。

2.开展跳跃兴趣小组活动,来带动留守儿童人际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写作精神,消除孤独感。集体性运动,给留守儿童提供了他人交往的平台,增强了留守儿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体育教师在平时活动中,有意识地组织各种体育活动队,鼓励留守儿童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兴趣小组,定期开展各项活动,如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象棋队等,让每位留守儿童都能参加到自己喜欢的项目团队中,在团队中发挥自己,这样他就体验到集体对自己的需要以及来自集体的温暖与关怀,进一步减少他们因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孤独感、寂寞感,同时可培养留守儿童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与人的沟通能力。

3.通过体育活动,培养留守兒童顽强的意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各类体育活动的对抗开展,无形中鼓励了留守儿童敢于拼搏,敢于挑战自我,树立起自信。体育活动中,一次次对抗的失败与胜利的不断的提高了留守儿童挫折耐受力,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运动,增强了体质,培养了留守儿童顽强的意志。

在体育活动中,应该不时地宣传我国优秀运动员的事迹,古代习武人励志故事,我校运动员苦练为校争光,鼓励留守儿童平时加强体育锻炼,磨练坚强的意志,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鼓励留守儿童多参与体育锻炼来克服自己孤僻胆小等心理上的不适,培养吃苦耐劳,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4.体育教师多与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沟通,培养留守儿童的品行。教师在平时体育活动中,从点滴抓起,重视留守儿童品质的培养,弥补其家庭教育的不足,特别是对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留守儿童,老师要借领器材,布置场地等活动让孩子多接触,了解他们让自己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当这些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时,毫无拘束的告诉老师发生的一切,让他们找到倾诉的对象,通过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对他们的不足,尤其言行,行为习惯等加以约束,来提高他们的组织纪律以及集体荣誉感。

总之,重视校外教育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的作用,家长和监护人支持配合落实极为重要,通过活动培训的交流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家长及监护人开展培训,监护人对体育生活方式的认识,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备受社会的关注,体育活动在农村留守儿童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肯定,但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加强学校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全社会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真诚的爱去滋润留守儿童的心田,尽可能的为广大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这样,将来有一天,他们也将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苗苗,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

[2]吴健俊,违旭强,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思考。教学与管理,2011.

[3]孙磊,体育课外活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与作用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厌学课外活动留守儿童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