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17-10-09 11:14宋瑞雪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一体化教学教学改革

宋瑞雪

[摘 要]一体化教学法是技工院校专业教学中探索的一种教學方法。本文结合我校开展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阐述了对一体化教学的认识,并结合课程改革对一体化教学法实施中对课程设置、配套教材、实训环境、师资队伍等进行了浅析。说明了一体化教学应与时俱进,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教学改革;双师型教师

技工院校是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和娴熟操作技能的中、高级实用型人才的中等职业院校。目前社会及企业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毕业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既能解决实际生产的问题又要有技术创新能力。因此,为适应社会和企业用人的需求,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成为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并将在技工教学领域逐步推行。

一、一体化教学的的概念及作用

通俗地讲一体化教学就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即: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一体化。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从而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实习车间为中心转变。 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二、为何要实施一体化教学

传统的技工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者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由不同的教师分别进行,这是一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的组织形式。这样的教学有许多弊端:

1.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

部分理论课教师不会教实操课程,不知实操课使用哪些理论知识,常常根据自己的想象或学科逻辑体系组织教学内容,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学的一些理论在实操中用不到或已经陈旧过时,而一些实操中必需的理论却没有学到或学的不深不透。

2.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技工院校的学生学习动力最主要来源于实习操作或是实践应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分离使学生不清楚理论的应用价值,造成学生学习理论课程动力不足。失去理论的实践教学,只能变成简单重复练习,单调枯燥,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索精神,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感。

三、如何进行一体化教学

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将会是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浅谈几点:

1.一体化课程设置(模块化)

一体化课程设置具体体现为:课程大纲、教材、教学计划。很多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已跟不上社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提出的需求。自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修订课程大纲,进而改进教材、设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学安排、组织的依据,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前提。这样教学过程不再是单一的学科教学,而是瞄准目标、围绕课题的一体化教学。

2.一体化教学的课堂管理

由于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增多,所以一体化教学管理比常规的课堂管理要困难得多,比较明显的是多了设备的管理和安全操作的管理。一般一体化教室应在明显位置挂置“一体化教室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在学生进入一体化教室之前进行适当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增强安全意识。一体化教学的课堂管理还应把学生管理结合起来,在学生分组的同时,应指定一个小组长,协助教师进行教学管理。

3.编写一体化教材

首先,在编写一体化教材时应依据教学大纲及国家技能鉴定的标准,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针对性、适时性、有效性原则编写一体化教材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再次,编写一体化教材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加强基本技能与核心技能的训练。2)适应社会和企业用人的现状和趋势,引入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使教材富有时代感。3)遵从技工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较轻松掌握所学内容。

4.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要实施一体化教学,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因此,学院下大气力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通过组织理论教师利用节假日进工厂顶岗锻炼,从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企业技术人员中引进相关师资等形式,使学校现在拥有了基本胜任本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5.建设一体化教学中心

一体化场地即一体化教室,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硬件条件,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场所。这就要求实习车间要有足够的工位,必需的教学环境,如黑板甚至是多媒体教学设备。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要具有不同的设备和环境。

四、结语

由于一体化教学涉及面广,前期投入大,工作量多,在短时间内不能顺利、彻底实施一体化教学工作,又因一体化教学要做到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所以不能将所有专业课程都进行一体化教学,必须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办学条件,逐步推行。一体化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充实、不断完善,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贺应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

[3]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4]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7.

[5]涂清林.《浅谈专业一体化教学》[J].职业技术教育,2016,6(2).

[6]张学斌:《新课程教学设计概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猜你喜欢
双师型教师一体化教学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教育教师的发展趋势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