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教学体会

2017-10-11 19:54周孝明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满堂灌轮系传动

周孝明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212-01

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教学,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一下。

1.每章的重、难点理解

第一章:"机械基础知识"是学生初学此类课程,对机械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及名词解释要作重点介绍。难点在自由度的计算,主要是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在机构中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要教会判断方法。

第二章:"零、部件结构"对轴在零部件中作为基准组合体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键、销、联轴器、离合器、轴承都是离不开这个主体的,每节教学都要以此主体来延伸学生的学习。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中三种基本结构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判断方法要多加分析。

第四章:"凸轮机构"关键在于学好"凸"的这个形状上,运动形式也是我们应理解的内容。

第五章:"齿轮传动"是本书的重点,是经常易见的传动方式,重点是齿轮副啮合的条件、轮系的应用、轮系的计算,一定要让学生熟练掌握,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练习题能让学生更多地掌握轮系的变化形式,但"周转轮系"的计算题不做过多的学习。

第六章:"蜗杆传动"是相当于齿轮传动的一种变化形式,在教学时可和齿轮传动相结合讲解。蜗杆在此机构中的重要作用(一般作为主动件)要说清楚,另外应用要轮系中要以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并多作方向判断的练习。

第七章:"螺旋机构"是指把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同时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构,主要应用在夹具和微调机构中。

第八章:"带、链传动"要与齿轮传动比较适应的范围、传动的特点、传动比的计算,以及这几种传动的组合运用实例。

第九章:"液压传动"是与前几种传动不相同的传动方式。在本章学习的顺序中,要按照系统的组成——各系统的构件——系统的传动来贯穿全章,在讲述系统的构件时都从系统的组成入手来说明在传动中所起的作用,如在讲到动力装置、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时都先由其位置所起的作用开始,控制元件属重点,内容较多,阀型区分是这章的难点。

2.教学中采取的措施

首先,学生在学习中反映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看到过实物,也没有比较的物件。根据此特点应让学生明确现在所学内容与中学所学内容最大的区别点是:"以前所学的数、理、化是静止的,现在所学的机械知识是运动的"。因此要从运动着手,想到运动后的另一种形式,学生要转这个弯需要一段时间来改变,我们要耐心、细致地讲解,让每个学生都转过这个弯。如首章中"运动副"就是改变这个观念的最好实例,由浅入深才能理会更复杂的运动形式。

第二,鉴于学校的教学工具及设施情况,尽量以学校现有教学工具(如模具、图片、投影仪等)进行教学,另外辅助自制的教学工具(如制作四杆机构)说明运动过程,再以教师所见所闻(如汽车的零、部件)充实课堂,我们就能基本解决学生对实体的生疏,不断地启迪学生,使学生对机械知识有更加进一步的了解,提高学生 对学习此门知识的兴趣。

第三,作为学生现年龄段的学生应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循规以前的方法。虽然我们做"满堂灌"的方法不可取,但学生的自学能力能使 "满堂灌"起到一個启发的过程,我们如让学生能学到"满堂灌"中的主要几点也就能达到教学目的。当然,"满堂灌"中的重、难点是明确的,也就是说教学中围绕着重、难点转,多介绍几遍无纺,多举几个例子好些,多做几个练习更好,这样的举一反三应能使学生学到知识,也能运用到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去。

总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学习,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转变过程,学好这本书对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及实训能打下坚固的基础,我们不能因为这个课程是基础知识而放松对其的学习。

猜你喜欢
满堂灌轮系传动
ABB传动
某四缸增压汽油机前端轮系的设计与布置
ABB传动
CeramicSpeed DrivEn全新传动体系
基于SolidWorks周转轮系装配与运动仿真
齿轮传动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向40分钟要质量
浅析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浅析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多自由度行星轮系机构拓扑表示与同构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