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能力培养的基石源自于生活
——合宿活动中幼儿能力培养的探究

2017-10-12 12:59方红娣江苏省徐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幼儿100 2017年27期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生活

文/方红娣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幼儿能力培养的基石源自于生活
——合宿活动中幼儿能力培养的探究

文/方红娣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合宿活动的想法和做法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徐州市公园巷幼儿园进行尝试了,如今这个活动在很多地区、很多幼儿园都有着不同形式的创新。在近两年的合宿活动中,我也尝试着融入了更多的教育元素,让活动起源于“宿”的本身,却绝不仅仅局限于“宿”,把自理能力的培养这个“合宿”活动中的基本教育点不断放大,让幼儿在快乐合宿中促进各种能力的不断提升。

合宿活动的宗旨起源

“合宿”一词最早来自日语,“合宿活动”也来源于日本,江苏省特级教师、徐州市公园巷幼儿园退休的王玉园长最初也是从日本访学回来后引进的。

合宿的定义:许多人以一定的期间在同一个宿舍里一起生活,进行共同的练习和进修的事情。也可以说是集训。

合宿活动中的常规教育内容及能力培养目标

虞永平教授曾说过:幼儿是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合宿活动就在生活的情境中,融入了关于自理能力、社会发展方面的成长目标。在合宿活动中最基本的环节就是洗漱,心情愉悦地参加集体活动,夜晚在集体环境中入睡。

1. 洗漱。

洗漱是合宿活动中的基本环节,孩子们会带着自己的洗漱用品来到幼儿园(包括:牙刷、牙膏、漱口杯、洗脸盆、洗脚盆、洗屁股盆,还有相应的毛巾、睡衣、需要更换的袜子和内衣等)。在园里按照程序逐一完成洗漱环节。在如今的家庭中,孩子的洗漱工作基本上是由大人包办代替的,从中班开始,在合宿之前老师们会分步骤让幼儿在家中练习洗漱。到园后,老师还会给孩子们提出相应的要求,如:来园后要把漱口杯和牙具摆放到指定位置,三个盆和毛巾的摆放方法,如何正确刷牙,洗漱后的水倒在什么位置,等等。

2. 夜晚在集体环境中入睡。

如果说洗漱环节的重点是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那么夜晚在集体环境中入睡就是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锻炼。多数幼儿都能够在教师的鼓励、带领下平静地入睡,个别孩子会出现不适应,如:入睡时间较长,睡前会特别想念妈妈,睡眠较浅、易醒,哭泣等。教师会在睡前给予幼儿鼓励和情感上的安慰,会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会给孩子们讲睡前故事,对个别情绪低落的幼儿,教师会坐在她旁边,轻拍他直到入睡。

3. 心情愉悦地参加活动。

在合宿活动中,我们对于幼儿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能够在活动中保持愉悦的情绪,乐意参加活动。对于首次参加合宿活动的中班幼儿,教师们会提前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动员,并会把合宿目标分解成若干步骤,让幼儿提前熟悉感知,这样不会给幼儿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一般情况下,一次合宿之后幼儿对于活动都能够主动愉悦地参加。

该工程基础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主体结构为型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与游泳馆和自行车馆相接,上部屋盖为多重弦支网壳结构+空腹桁架+鱼腹式桁架组合体系,屋盖总长520 m,宽120 m,主桁架最大跨度90 m,上弦最高点标高29.68 m,总质量2 610 t。屋面为铝镁锰合金直立锁边保温板,外墙采用蜂窝铝板和玻璃组合式幕墙。该工程结构设计独特,多重弦支网壳空间异形钢结构体系实现了钢结构“拱”与“索”的有效结合,为国内外首创,获国家发明专利和2012年中国建筑创作奖。“大跨度多重弦支网壳结构预应力高空张拉施工工法”被评为山西省省级工法。现将该工程应用新技术的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合宿活动中的创新内容及教育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常规的合宿活动内容已经延续了很多年,虽然每年的孩子都不同,也会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及幼儿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的目标(如:到了大班会增加自己洗袜子的环节等),但是我们还是发觉教师们组织合宿活动的热情在逐渐降低,而生活中又出现了很多新鲜元素,于是,我开始在合宿活动中增添不同的新元素,创新活动内容,通过新活动提升教师和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融入了更多的教育元素,让合宿教育活动更加“可教可玩儿”。

1. 打破常规,自助进餐。

虞永平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中就指出: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是与基础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一致的,是现代教育理念变革的典型表现。

合宿活动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我们希望活动可以和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可以在合宿活动看到生活的影子,可以通过合宿活动的开展促进幼儿生活能力的提升。

自助餐厅我们是日常生活中都喜欢去的地方,在那儿我们完全让胃自主,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

这两年我把自助餐的形式放到了合宿活动中,这一天的晚餐完全是自助的形式。自助餐的品种很丰富,至少可以做到两荤、两素、两种面食、两种米、一汤、一粥、两种以上的水果。当然在活动之前,教师们会对幼儿进行营养搭配、合理选餐的教育,让幼儿进行荤素搭配、稠稀调适,在餐后还会让幼儿分享自己晚餐都吃了些什么,是怎样进行搭配的。

在自助餐环节中,孩子们自己拿着餐盘取餐,自主选择座位,选择临近的小伙伴,根据自己喜好的餐量来选餐,最后自己把用过的餐盘归位。

在后期,我们还带领孩子们共同来做自助餐之前的准备活动,如教师和幼儿一起来制作摆放在餐桌上的餐巾花,幼儿用漂亮的餐巾纸动手折各种餐巾花,找来用过的酸奶瓶当花瓶,把餐巾花摆放在餐桌的中间。我们还为每位幼儿配了素雅的餐巾垫,播放舒缓悠扬的进餐音乐。如此的进餐环境,丰富营养的食物,让幼儿放慢了进餐速度,轻声和同伴耳语低喃,一切都是这么美好。

2. 篝火晚会,激情尝试。

2014年的合宿活动中,我在校区增加了篝火晚会,“篝火”是由维修部的师傅利用鼓风机、灯和红绸布做的仿真篝火,我们在五楼的楼顶平台设置了篝火晚会的现场,准备了多顶帐篷,孩子们在傍晚围着篝火唱啊、跳啊、合影,还在帐篷内与好友分享点心与快乐,现场呈现一片快乐的海洋。

这样形式独特的合宿活动,让幼儿感到愉悦,同时也对下次的合宿活动充满了期待。虽然在活动的准备和组织过程中,教师们很辛苦,但是能为孩子们提供不一样的合宿体验,教师的辛苦也是有意义的。

3. 小箱子,大学问。

以前我们的合宿活动,孩子们都是用一个大袋子把用品提来,结束后再用一个大袋子把用品提走。近几年出门旅游成了家常事,孩子们都有在假期跟随父母外出游玩的经历,很多孩子家中都有旅行箱。于是,在新学期的家长会上,我提出了让幼儿拉着旅行箱来园合宿,同时把箱子的整理收纳生成了合宿活动中的生活课程。虞永平教授说过:“生活是综合性的活动,是没有边界的,是整体的,在生活中学习就是综合的学习,就是整体的学习。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来源、出发点,生活也是课程的进程。”生活技能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在活动中,幼儿在家里会在父母家人的帮助下把物品装入旅行箱带来,我们带领幼儿一起交流探讨:旅行箱的构造是怎样的?每个空间的设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空间都有什么作用?哪些物品适合放在这些不同的空间里?怎样才能让物品在箱子里摆放得整齐?怎样才能节省空间等等。在合宿活动结束之后,教师会留出一段时间,让幼儿整理自己的箱子,然后大家共同来分享整理心得和经验。

由合宿活动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教育活动

合宿活动开展至今,已经是整体课程中的一部分,它的基本架构是固定的,但具体的活动内容却可以根据幼儿水平、实际情况等不断创新、尝试,当然新衍生出来的内容要科学合理、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现状需求。

如:有一个学期,临近中秋节了,孩子们对赏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渴望能够一起共同赏月,于是我们就把原定的合宿时间提前到了农历八月十六那天,我们为幼儿准备了各种月饼,通过观察、品尝完成了认知月饼的常识课。教师还和幼儿一起边赏月边品尝月饼,那是孩子们第一次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过中秋节,那次的合宿活动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后不少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当天活动带给他们的触动。

再比如:有一段时间大一班的孩子对化装舞会非常感兴趣,恰逢期间有合宿活动,于是班级老师灵机一动,增加了化装舞会环节,从活动前服装、饰品的制作,到当天的服装更换、简单装扮,都是孩子们自己商量、自主分组、互助完成的。活动当天,孩子们换上自己喜爱的角色服装,配上音乐,在游戏区的T台上进行展示,虽说步伐很稚嫩,但活动本身却给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和成长。

还有一次,合宿当天是一个小朋友的生日,于是全班师生共同为这个孩子策划了一场别有意义的生日派对,每名幼儿还亲手给他制作了生日礼物,食堂的师傅还专门制作了生日蛋糕。

学习应该来自于真实的经验,合宿活动是幼儿离开父母和家庭环境,感知集体住宿活动的真实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又共同生成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合宿活动在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语言交往、探究发现等能力的同时,也把快乐体验纳入到了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除了能力的提升,我们还引导幼儿从活动中获得幸福和喜悦,让幼儿拥有感动、温暖、愉悦的情绪体验。

猜你喜欢
幼儿园幼儿生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