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系统推进高校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17-10-14 01:11尹德军
魅力中国 2017年23期
关键词:国学中华传统

摘要: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可见,增强高校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战略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以创建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中心为例,简述中心的运行模式及效果。

关键字:高校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中心

一、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前景,还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经济领域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改革进入转型期,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化,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责任担当。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可想而知,大学生如果不能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长此以往就会丧失民族历史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我们就失去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特性,社会发展就会缺乏精神动力,国家建设事业更是后继无人。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影视作品成为当代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主要途径。近年来,以宫斗剧为代表的古装影视作品大行其道,很有市场。而大学生绝对称得上是收视主体,他们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疯狂追捧。与此同时,他们被剧中混淆的史实、错乱的概念、虚构的人物所浸染,错误地把这类影视作品中尔虞我诈、阳奉阴违、勾心斗角的品行偏颇地误读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令人担心的是,如果大学生不能分辨是非曲直,一味模仿影视作品的人物性格,那势必会造成道德滑坡,令人堪忧。

(二)外来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受时代进步与改革开放的阶段性成果影响,部分大学生利己主义根深蒂固,对于传统文化所弘扬的价值观念深表怀疑,同时对于传统艺术所凝结的以“静、雅、品”为核心的艺术品位极端排斥,更倾向“摇滚”、“时装”、等所谓“个性解放”的审美追求。而西方文化则创新形式,花样层出不穷,标新立异,恰恰迎合了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

(三)科技进步使得当代大学生无心关注传统文化或碎片式吸收,缺少深入探究。据调查,“90后”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去进行社交、购物、学习、工作和休闲娱乐,但与传统的报刊和浩如烟海的典籍接触甚少。他们通过新媒体接触的传统文化几乎都是碎片式信息,并不系统全面反而十分零散,加之自媒体的自圆其说,使得他们缺少深入且有依据的探求。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探讨——以创建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中心为例

高校作为文化传播传承的重要阵地,应当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育人功能,使学校彰显立德树人的重要功能。笔者所在学院以“中华文化节”活动为基础进行归纳总结并计划通过项目申报进行活动的深化提高,以創建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中心为平台,扩大活动覆盖面,提高活动实效性。中心下设多个分支机构面向全校招收成员,成员通过参与前期学习体验经过资格认定可按小组进行传统文化传播推广实践活动。中心通过“认知、体验、践行”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系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达到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终极目标。

(一)以通识教育为基础,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首先,整合学院教师开设《国学概论》、《书法理论与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与京剧艺术》等选修课的资源,拓宽课程覆盖面,建设书香校园,让同学们畅游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知识海洋,以提高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其次,举办国学讲堂,邀请学院教师、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同学们讲授国学基本知识,使他们潜移默化的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日常生活习惯,并且能够主动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再次,组织开展经典诗文朗诵活动,让同学们感受“情飞扬、志高昂”的人文精神。通过系列活动把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经典语句嵌在学生脑子里,使他们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二)以体验教育为抓手,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首先,开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体验坊,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教授学生制作工艺,学生通过体验剪纸艺术等各类手工艺术会更加了解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其次,学生通过参与国韵京剧社日常教学和排练,培养他们鉴赏京剧的水平,创造他们粉墨登场的机会,让他们在唱念做打中感受国粹的无限魅力,在手眼身法中领悟京剧的博大精深。中心还将借鉴综艺节目“跑男”的形式,举办《传播吧,国学!》国学达人挑战赛,内容涉及古诗、京剧、民乐等,寓学于乐,寓教于乐。再次,为了加深幼儿对于我国传统节日的认识,中心将举办“子衿学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亲子活动,由学生设计并作为学堂先生对教工子弟进行文化普及,使得他们学以致用。最后,成立礼仪文化社,组织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传统礼仪,让他们通过展现古代礼仪的每一道程序走进历史深处,与先贤进行对话,切实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三)以社会实践为外延,让学生自觉传播传统文化。

首先,创办传统文化传承推广小组,巩固和开辟新的社会实践基地,让同学们广泛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吸纳在校生面向中小学、幼儿园和外国留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沙龙、京剧知识普及、文学作品演绎,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加强体验互动、沟通交流,使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加直观、生动的了解和感受。其次,利用新媒体,发挥专业特点,整合传统文化资源,通过网络传播国学知识,打造“指尖上的国学”。再次,组织“品读津沽”主题采风调研活动。组织广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深入天津各大文化场馆和名人故居,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真实感受天津的民风、民俗和文化底蕴,形成调研报告,开展调研总结。

笔者认为开展通过创建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中心来高校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质量,增强文化自觉自信,使同学们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不断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尹德军,男,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政工师、德育助教,法学硕士。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学中华传统
“垂”改成“掉”,好不好?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少年力斗传统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