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蜡烛论”的反思

2017-10-17 16:41周成平
教育界·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传授教师职业蜡烛

周成平

曾几何时,我们对教师这一职业形成了诸多形象的说法,如把教师比作“燃烧的蜡烛”即是一例。于是“蜡烛论”不胫而走,影响较大。

客观地说,这一说法的确直观可感,在一定程度上饱含着社会公众对人民教师的期待与首肯,也饱含着社会公众对教师职业特点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判断。由此我们感受到了教师这个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非同一般,恰似大家所期待的那样,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那样的崇高、神圣与美好。从这个意义来看,这一说法似乎不无道理。

然而,仔细想来,或者说从反思的角度来看,“蜡烛论”其实并不那么单纯,其中存有诸多值得探讨和商榷之处。

首先,从发展的观点来看,“蜡烛论”对教师是很不公平的,因为这一说法给人们的暗示就是教师是一种消耗型的角色形象,如同蜡烛燃烧那样,由高变矮,由大变小,由多变少,最后落个“蜡炬成灰淚始干”。教师职业最后的结果真的是这样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今天这个现代信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社会日新月异,为了胜任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师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强学习,需要持续充电,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甚至连习总书记都十分关注教师的发展问题,指出教师应有扎实学识,现在“一桶水”已经不够用了,要有“一潭水”才行。因此我们说,教师不是那种消耗型的角色,教师的知识构成不是静止不变的。教师最需要与时俱进,只有教师的率先发展,才能有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从师生关系上来看,“蜡烛论”与新课程的思想与理念是相左的。新课程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不再是那种居高临下式的“圣人”面孔,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当然也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活动,由此来探索世界,建构知识,锻造才干,成就自我。而“蜡烛论”所寓意的教师像蜡烛那样发热发光,照亮学生,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了老师传授的知识后实现了自我的成长与发展,而呕心沥血传授知识的老师最终却耗尽了自己,告老还乡。这不应该是今天的教师的特点与写照。

再次,从行业特点上来看,“蜡烛论”过于拔高教师的职业,不符合目前广大教师的实际情形。我们说,教师职业虽有其特殊性,但仍然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与三百六十行中的各行各业一样,都是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是与大家一道奔向中国梦的普通成员。因此,不需要、也没必要人为去地拔高教师职业。我们不否认教师对于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也不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所做的大量的工作,而“蜡烛论”却似乎让人们感到,教师身上笼罩着一道道美丽的光环,教师职业已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也许是长期身临其境、日夜躬耕其中的教师们所始料未及的。而且,用蜡烛来比作教师,也显得过于悲壮,因为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蜡炬成灰泪始干”所呈现的情景与处境。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过去年代所形成的一些观点和认识如“蜡烛论”,在今天应当客观而准确地加以梳理和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才能不断接近对事物本真的认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授教师职业蜡烛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传授技艺
吹蜡烛许个愿吧等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