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

2017-10-19 08:06郭鸿玲
中医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痛风性血尿酸痛风

郭鸿玲,王 钢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临床研究·

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

郭鸿玲1,王 钢2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40例急性期给予依托考昔片(60 mg/次、1次/d)和马栗种子提取物片(0.4 g/次、2次/d)口服;间歇期停用依托考昔片,继续口服马栗种子提取物片,同时给予苯溴马隆片(25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分期治疗,急性期给予四妙加味痛风方Ⅰ(黄芪、女贞子、秦艽、徐长卿、伸筋草、海风藤、千年健、地龙、红花、薏苡仁、土茯苓、防己、绵萆薢、黄柏、苍术、川牛膝、延胡索),间歇期给予四妙加味痛风方Ⅱ(黄芪、女贞子、秦艽、徐长卿、伸筋草、海风藤、千年健、地龙、红花、茯苓、薏苡仁、防己、苍术、川牛膝),1剂/d,水煎,早、晚饭后温服。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2.5%。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痛风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法;分期治疗;中药汤剂/治疗应用;依托考昔片/治疗应用;马栗种子提取物片/治疗应用;苯溴马隆片/治疗应用;临床观察

痛风性关节炎简称痛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在软骨、滑膜、肌腱中沉积而引起的非特异性关节炎。该病主要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和反复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病程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关节致残;后期或可累及肾脏,导致肾功能衰竭[1]。目前西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主要选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等控制关节炎急性发作,缓解期使用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等,虽然临床疗效尚可,但药物副作用较大、且病情易复发,不利于长期治疗。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16年3月—2017年 2月,本研究采用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骨病科门诊及住院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35例,女5例;年龄19~61岁,平均(39.65±12.99)岁;病程3个月~12 a,平均(3.95±3.00) a。对照组40例,其中男37例,女3例;年龄21~63岁,平均(40.83±10.78)岁;病程6个月~10 a,平均(3.67±2.61) a。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风湿免疫科医师效率手册》[2]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⑴关节炎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多呈剧痛,数小时内出现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⑵关节液中有代表性的尿酸盐结晶,或检测痛风石中含有尿酸盐结晶,或符合以下12项中6项以上者:①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以上;②单关节炎发作;③1 d内关节炎症反应达高峰;④关节充血肿胀;⑤高尿酸血症;⑥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⑦单侧第一跖趾关节炎发作;⑧单侧跗骨关节炎发作;⑨可疑痛风石;⑩X线片检查证实有不对称的关节内肿胀;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细菌培养阳性;线片检查证实骨皮质下囊性变不伴侵蚀。

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2.3 中医辨证标准

湿热蕴结证:发病急骤,局部关节红、肿、热、痛,病及1个或多个关节,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或头痛汗出,小便短黄,大便不爽或干,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病例选择标准;②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年龄19~63岁;④近3周内没有使用过与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相关的中药(不同剂型)、西药(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慢作用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符合病例选择标准和纳入病例标准者;②年龄在19岁以下或63岁以上者;③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糖尿病患者;⑥其他风湿免疫类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或创伤性关节炎等)引起的关节病变者;⑦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继发性高尿酸血症者;⑧不配合治疗或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者;⑨未按规定用药而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嘱患者低嘌呤饮食,严格限制进食含高嘌呤类食物,忌暴饮、暴食及酗酒,控制体质量,多休息,多饮开水以促进尿酸排出等。

对照组急性期给予依托考昔片(由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NO15003,60 mg/片),60 mg/次,1次/d,口服;马栗种子提取物片(由德国威玛舒培博士药厂生产,批号0780117,0.4 g/片),0.4 g/次,2次/d,口服。间歇期停用依托考昔片,继续口服马栗种子提取物片;同时给予苯溴马隆片(由德国赫曼大药厂生产,批号1608094,50 mg/片),25 mg/次,1次/d,口服。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分期治疗。急性期以清热祛湿、活血止痛为治则,给予四妙加味痛风方Ⅰ,药物组成:黄芪20 g,女贞子10 g,秦艽15 g,徐长卿15 g,伸筋草10 g,海风藤15 g,千年健10 g,地龙10 g,红花10 g,薏苡仁20 g,土茯苓20 g,防己10 g,绵萆薢10 g,黄柏10 g,苍术10 g,川牛膝10 g,延胡索10 g。间歇期以健脾化湿、利尿排浊为治则,给予四妙加味痛风方Ⅱ,药物组成:黄芪20 g,女贞子10 g,秦艽15 g,徐长卿15 g,伸筋草10 g,海风藤15 g,千年健10 g,地龙10 g,红花10 g,茯苓10 g,薏苡仁20 g,防己10 g,苍术10 g,川牛膝10 g。用法:1剂/d,水煎,早、晚饭后温服。

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

①临床疗效。②疼痛缓解时间:记录两组从开始用药至疼痛减轻到可以耐受的天数。③关节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VAS评分为0~10分,评分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严重。④血尿酸水平。⑤药物不良反应。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相关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血尿酸等主要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血尿酸等主要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关节功能明显改善,血尿酸等主要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关节功能及血尿酸等主要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均无明显改善。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13,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8.2 两组疼痛缓解时间对比

见表2。

组 别例数疼痛缓解时间治疗组402.50±0.66**对照组404.00±1.05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1

8.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8.4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对比

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对比

组 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40609.08±109.53357.83±53.03**#对照组40596.33±98.41387.83±59.82**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8.5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腹泻1例,对照组出现胃肠道不适反应3例。两组对比,经卡方检验,χ2=1.05,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9 讨 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非根治性且易复发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如饮食习惯的改变,该病发病越来越年轻化。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采用饮食控制联合药物治疗,急性期以抗炎镇痛为主,主要药物有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及激素类药物等;待抗炎镇痛治疗后,间歇期积极进行降尿酸治疗,多使用促进尿酸排泄或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本研究所用西药依托考昔片可通过选择性抑制COX-2,减少单尿酸钠晶体对机体的刺激,从而降低前列腺素合成,对胃黏膜的损伤小,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低[6-7]。马栗种子提取物片可促进体内循环,加速尿酸排泄。苯溴马隆片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降低血中尿酸盐的浓度和组织中尿酸结晶的沉淀,促进尿酸结晶的重新溶解,进而促进尿酸排泄;但该药可导致部分患者出现难以耐受的胃肠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伤,且禁用于严重肾功能不全或多发肾结石患者[8],并不能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复发进行有效控制[9-10]。

痛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11],历代有“历节”“脚气”“痛风”之称。中医学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肾两虚为本,湿、热、痰、瘀外阻关节经络、内流脏腑为标[12];湿、热、痰、瘀、虚互结是病机的关键;治疗应以清热利湿、消痰化瘀、健脾益肾为法则[13-14]。

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越来越多,突出了中医药治疗优势。谢春光教授采用经方防己黄芪汤、五苓散及苓桂术甘汤加减化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5],李美友等[16]采用加味四物汤联合苯溴马隆治疗痛风30例,均取得了较好疗效。

本研究是以导师王钢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为基础,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多以湿热蕴结为主证,治宜清热祛湿、通络止痛。四妙加味痛风方Ⅰ中黄芪、女贞子益气健脾,滋补肝肾;秦艽、徐长卿、伸筋草、海风藤、千年健、防己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地龙、红花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绵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土茯苓解毒祛湿,通利关节;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黄柏、苍术、川牛膝、薏苡仁为四妙丸,主治湿热下注之筋骨痛甚。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湿止痛之效。间歇期,多以湿浊瘀滞、脾肾两虚为主证,治宜健脾益肾、利湿排浊。四妙加味痛风方Ⅱ以四妙加味痛风方Ⅰ为基础,减绵萆薢、黄柏、延胡索,加茯苓,突出健脾化湿、补肾排浊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薏苡仁甲醇提取液能够抑制COX-2活性,降低裸鼠血清中前列腺素的表达,抑制尿酸等物质合成,促进肾脏尿酸排泄[17];土茯苓能抗炎止痛,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肌酐等水平,起到保护肾脏、防治痛风的作用[18]。

本研究表明: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可缓解疼痛,降低血尿酸水平,安全平稳,值得临床借鉴运用。

10 参考文献

[1]刘晓,曹文富.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4):391-392.

[2]唐福林.风湿免疫科医师效率手册[M].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21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孟陇南.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9):1512-1513.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9.

[6]李松岩.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光明中医,2014,17(10):2132-2133.

[7]邓伟明,钟秀驰,简小兵,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8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7,39(8):51-54.

[8]王仁崇,蒋电明,黄伟,等.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9):647-650.

[9]杨良山,钟琴,刘正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9):26-31.

[10]张卓莉.痛风最新诊治指南解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10):1-3.

[11]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51.

[12]廖志浩,叶国强,陈希,等.清湿热方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7,49(3):66-68.

[13]佟颖,陈德欣,李延,等.痹宁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6,44(3):64-66.

[14]丁红平.冯世纶教授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经验[J].中医药学报,2016,44(2):131-133.

[15]胡芸,南小亚.谢春光教授论治痛风经验[J].中医研究,2014,27(11):36-39.

[16]李美友,蔡巧敏.加味四物汤联合苯溴马隆治疗痛风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3):57.

[17]韩旭,高洁,韩冰冰,等.中药薏苡仁现代临床研究进展[J].陕西中药,2014,35(9):1270-1271.

[18]郭淑云,张薇,张琰,等.土茯苓对高尿酸症小鼠肾损伤的防治作用[J].现代生物学进展,2011,23(23):4427-4429.

1001-6910(2017)10-0010-04

R684.3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7.10.05

2017-05-18;

2017-08-23

(编辑 颜 冬)

猜你喜欢
痛风性血尿酸痛风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痛风的治疗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四黄散外敷联合平衡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