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禁区”,尺度之最

2017-10-20 03:24俞敏杰
金秋 2017年13期
关键词:懒政亲朋组织部门

文/俞敏杰

直面“禁区”,尺度之最

文/俞敏杰

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播出后,受到了观众的普遍追捧,甚至许多以前对此类充满政治内容且格调偏正的电视剧不感兴趣的年轻人也大呼:“此剧值得一看!”

《人民的名义》受到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直面了一个有点“禁区”味道的重大主题,把反腐内容比较集中地聚焦在执政党的中高级干部领域,并且在内容安排上也紧扣反腐不涉其他,这种形式与状况在近年来的电视文艺创作上并不多见。

我们知道,腐败并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离地三尺悬于空中的,它的形成与蔓延有历史与土壤的基础。“文革”后期,大批的老干部得到解放,他们发现因为他们的被打倒致使他们的儿女与亲朋遭受了诸多的歧视和磨难,他们在翻身之后认为应当给儿女与亲朋谋取一些福利,于是走后门逐渐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同时,老百姓也渐渐发现,职业可以产生权力,权力可以通过寻租成为物质利益,于是全民开始进行广泛的交流和交换:向电工要灯泡、电线,向木工要木头、钉子,让车工做台灯,让钳工做躺椅,让炊事员打菜时手不抖……在这样的状况下,民间找对象的首选就成了:“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营业员”。这种全民的寻租实习与实践,既为贪污腐败打下了广泛而深厚的后备基础,也使贪腐的欲念逐渐在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法中加以钙化。

《人民的名义》通过对政治领域中贪腐的批判来涤荡人们那逐渐钙化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法,从而使广大观众在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得到一种充满了正能量的反省与修补。

《人民的名义》受到喜爱的另一个原因是接地气。官吏懒政是近年来我们亲眼目睹且暗暗忧心的事情,直到今天,它的余韵犹存。在剧中,作者不但对官吏懒政进行了形象化的反映,还开出了治理懒政的药方:官员是经过组织部门考察而选用的,所以对于懒政的官员组织部门有理由、有责任将他们收回来进行培训学习,然后再进行降级派出使用。看到了这样的药方,我们不但可以放下“暗暗的忧心”,而且还获得了一种逻辑:对于有问题的已经退了休的前官员,组织部门也有理由和责任对他们进行降待遇、降退休金的处分,不能让腐败的存量沉浸在软着陆后的沾沾自喜和津津有味之中!

《人民的名义》受到喜爱还有一个原因是提出了制度建设的紧迫性。省、市的纪委书记能够直接、有效地监督省、市委书记吗?显然,这样的监督需要双方都具有觉悟、胸怀、党性原则、人文素养等方面的支撑,而且刚性不足。目前,尚未见到此方面卓有成效、无缝可漏的制度设计。中纪委向全国派出巡视组能解决部分问题,在人大设立监察委员会尚在试点。一部电视剧能这样大胆、直面地提出如此深刻的现实问题,很难得,也让人很欣慰。

当然,该剧尚未对人格成长、人性起伏、历史氛围、民间基础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刻和细腻的开掘,故而给人一种匆匆推出之感。不过,根据惯例,一两年内此类电视剧恐怕会纷至沓来,希望能够看到更为精粹、更加宏大的此类电视文艺作品。

猜你喜欢
懒政亲朋组织部门
从组织部门的“五个一”看优良部风
一份疫苗一份心 亲朋团聚更安心
把握好“第一工程”的“魂”“纲”“根”
一以贯之推进新的伟大工程
从严治党之下,“懒政”怎么办
亲朋相聚情意浓 莫因贪杯惹祸端
组织部门不能成“近水楼台”
“懒政”也是一种腐败
懒政怠政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