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下高校体育发展的思考

2017-10-21 11:22董志伟
新智慧·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改革

董志伟

【摘 要】本文围绕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标准,探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着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方式探讨应当继承与革新的内容,从而更好的适应高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提出的各种要求。

【关键词】高等学校 体育工作 基本标准 改革

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应当在合理分析现有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内容进行审核,着力找出优化改革的方向。

一、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解析

(一)标准出台背景

目前,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尤其是每年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并且这种势头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提高高等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标准》。

(二)标准内容体现

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全过程给出了衡量指标与实施指导意见。基本标准的内容共为分体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体育教学课程实施,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学生体质的监测与评价,高校体育教学建设与保障等方面。这充分的体现了高校体育工作从学生主体需要出发的基本原则,把握了高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工作出发点,同时有效的整合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资源、师资力量、管理体系与评价机制。

(三)标准的特色亮点

《标准》是对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衡量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标准》将起到以下作用,一是推动高校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立德树人功能;二是保证高校体育课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丰富课程项目、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三是保障学校体育课外活动时间,解决校内外体育社团建设薄弱,校园体育文化、社会服务功能单一问题;四是健全学校的评价体系建设,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成为全面衡量学生发展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五是解决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急待改善,场地设施等基础建设薄弱,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

二、基本标准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原则

(一)共性普及与个性发展原则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基本标准是普及性的标准,强调满足所有学生的成长需要,注重制定基本的体育教学标准。在基本要求的同时还倡导使用个性化教学方法,强调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情况和心理适应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以趣味性、丰富性和创新性的方式突出高校体育课堂的个性化特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学生喜爱的形式开展体育教学,有效丰富体育教学内涵,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达到以多样化方式促进大学生成长目标。

(二)强制实施与制度规范的原则

高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是强制执行的基本要求。它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规范要求来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本科学校体育课时必须达到144学时,专科学校体育课时必须达到108学时,在体育课教学的基础上围绕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要求,通过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强化提高教学质量。

三、基本标准背景下体育教学的改革

(一)对课程内容的改革

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背景下,把学生的专业身体素质需要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注重在职业背景下优化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从而满足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比如,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开设定向运动课程,在奔跑中发展心肺适能,锻炼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培养团队配合意识,以及基本的定向知识及技能,为本专业学生在今后的工程测量专业课程学习和就业奠定一定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技能。

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滑的现状,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阳光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吸引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在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二)对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在继承传统讲述法、示范法、练习法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重采用趣味性的游戲训练法、项目教学法。使用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的方式,着力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进行指导。同时在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还要注重“规范化”,着力规范体育教学中的竞赛项目,趣味性游戏内容,以及创编融入新教学方法活动的合理性,并且通过有效的体育情景设置,满足学生自主锻炼身体的需要。

(三)对教学评价的改革

体育教学评价是检查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手段,要把重视技能评价与学生成长进步做为重点。首先,要合理的调控评价方式,注重优化评价比例,倾向于增加上课评价比例,有效的减少期末期中考评的总结性评价。在评价运动量、运动效果的基础上,更多注重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着力实现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结合,注重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采用个性化的评价,从而达到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与身体素质目标。

四、结语

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颁布落实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且加强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提高了高等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同时积极推进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的开展,建立健全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切实提高了学校体育工作基础能力的建设与保障水平。对学校体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华南.《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4):127~130.

[2]周务农.高等教育体育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27.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