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要注重人物形象分析

2017-10-21 10:45李妍彦
新智慧·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骆驼祥子名著阅读人物形象

李妍彦

【摘 要】《骆驼祥子》中,对祥子的遭遇及所遭受到的精神危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祥子个人命运所反映出的也不仅仅是一个小人物的变迁,更是一种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千万人民需要经历的一种社会现象。对祥子个人经历的描绘也是民间视角下小人物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在本文中,对祥子所经历的奋斗者、梦想者和颓废者三个人生阶段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对《骆驼祥子》所体现出来的悲剧色彩进行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骆驼祥子》 名著阅读 人物形象 悲剧色彩

《骆驼祥子》中,祥子主要来自于农村,身上也具备普遍农民所具备的老实、坚韧特质,正如同骆驼能够吃苦耐劳、并且具有较强的自尊心。祥子的梦想就是可以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也驱使着祥子为了梦想而奋斗,在梦想的道路上也遇到了很多的诱惑,祥子在与命运对抗的过程中,一步步堕落,直至成为一个理想道路上的颓废着[1]。该作品通过对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在对祥子表达出深深同情的同时,也充分的表现出对当时万恶旧社会的不满及无奈。

一、《骆驼祥子》中,祥子人生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一)祥子——为了理想努力拼搏的奋斗者

祥子就像是一棵樹,那样挺拔并且生机勃勃。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为了近早实现自己的梦想,他通过省吃俭用的方式,用1~2年时间买一辆车。为了自己的理想,他在风里雨里咬牙坚持着,平时也不抽烟、喝酒、赌钱,并且他也抱有美好的愿望:“只要自己有了属于自己的车,就再也不用受到车场老板的剥削了。自己凭借着自己的力气到处去拉车,睁开眼睛就会有饭吃”[2]。于是他即使是生病、口渴也不愿意花钱治病、买茶。终于花费了三年时间买上了新车。然后由于他去了清华,人和车都被当兵的带走了,就这样第一次买车愿望破灭。祥子用自己卖掉骆驼的35块钱作为本钱,继续干活攒钱,他认为自己这一生不买车拉活就等于白活了一场。于是他每天制定赚钱目标,非得到足够的钱才会收手,然而在将要买车时,遭受到刘侦探的敲诈,最终自己辛苦积攒的买车钱就这样被敲诈走了,第二次买车理想也破灭了。在百般无奈之下,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继续务工,后来又因为虎妞与父亲闹翻,在与虎妞结婚以后,祥子又升起了买车的欲望,他们买了一辆二手车,然而因为虎妞的难产而死,祥子不得不卖掉车子,以安葬虎妞,就这样祥子买车的梦想彻底的破灭了。

(二)祥子——为了过上美好生活苦苦挣扎的梦想者

尽管祥子买车的梦想破灭了,但是他对自己生活还有美好的憧憬。在虎妞死后,他又渐渐拾起对生活的信心,小福子走进了祥子的生活,她想要与祥子一起迎来崭新的、充满希望的生活。然而祥子在这时候却犹豫了,他只要一想到小福子的醉酒爸爸和两个弟弟,他就不断往后退缩,他只好用:“你等着吧,等我混好了以后,我一定回来娶你”安慰小福子。在祥子拉了一段时间的车后,依然觉得没有出路,于是他去找了曹先生,想要继续拉包月,同时也可以让小福子给吴妈打下手,这样他和小福子都有了饭吃。但是,正当他满怀希望的找小福子告诉她这一好消息时,小福子却因为无法再忍受白房子的虐待已经上吊自杀,祥子承受不了这一重击,连美好生活的愿望也破灭了[3]。

(三)祥子——梦想破灭以后精神麻木的颓废者

祥子在彻底失去梦想以后,他不再对生活抱着积极向上的态度,而是变成了一个贪婪、狡猾的人,直接从从前的勤奋、坚韧转变成为懒惰、麻木,至此他变成了一个又脏又瘦的低等车夫。同时,祥子也变得不再友善,他认为谁都该死,自己也变得不自爱,甚至特别爱占便宜,如:平时买东西的时候会故意少给别人钱、在吃饭的时候会故意多吃别人的咸菜等等。最后祥子还养成了借钱不还的恶习,他可以编造出很多的谎言,都是为了欺骗别人而获得金钱,甚至仅仅为了一点小钱,他出卖了阮明,牺牲了一个人的生命。至此祥子也变成了一个精神麻木的颓废者。

祥子一生的奋斗史也是他的悲剧史,对祥子的一生进行概括,就是充满了坎坷,也透露出痛苦和无奈。起初祥子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买车梦想和美好生活的愿望,但是这些梦想通通碰壁,致使祥子精神倒塌,从此一蹶不振。对造成祥子这一命运的原因进行分析,既有社会色彩,也有祥子自身原因,社会作为一项大的背景,自身原因造就了祥子悲剧的一生[4]。

二、《骆驼祥子》的悲剧色彩

(一)祥子悲剧命运产生的社会背景

祥子代表了旧时代广大农民群体,他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只身来到城市,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在城市中占有一席之地。祥子为了奔上理想的生活,他选择了拉车这一职业,他认为拉车仅仅依靠自己的体力就可以实现,也不需要运用太多的脑力和智慧,并且祥子认为凭借着自身能力,总会有一天自己会成为高等的车夫,过上理想的生活。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祥子对自身情况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认识,并对自身能力充满自信[5]。与此同时,祥子的自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自恋和骄傲,具体体现在祥子认为其他的车夫不能够与自己相提并论,然而他也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名城市闯荡者,他所拥有的最大资本就是自己的身体,也因此他将自己的身体投入到梦想中。但是当祥子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中,他才发现自己已经无法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存活于世上,因为他的精神与躯体严重脱离,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祥子对自身的迷恋与现实生活之间所存在的巨大矛盾,这也是祥子悲剧一生的源头。针对虎妞,尽管祥子在起初没有看上她,但是依然受到虎妞的引诱,尤其是在面对虎妞身体时,祥子已经无法准确分辨这是一种吸引,还是一种排斥,针对这一矛盾祥子也无法通过自身精神对行为进行引导。从当时社会大背景下,祥子的人生经历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旧社会广大青年人的真实生活写照,车夫依靠自己的劳动赚钱养家,在当时社会上是被瞧不起的,但是在遭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以后,这却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在这一背景下,车夫也自称阵营,这也是后来祥子在感染性病以后,很多车夫没有远离祥子,反而是向他推荐很多治疗性病方法的主要原因,这种异化现象也是推向祥子走上悲剧一生的第一步[6]。

(二)祥子悲剧命运的具体体现

当祥子来到城市以后,他的见识增长了,尤其是他看见洋车以后,更加坚定了他买车的愿望,并且認为洋车就是自己实现自由和独立的重要途径。祥子自身所提出来的自信和坚强,也都是来源于对梦想的执着和艰苦奋斗,他抱着希望从农村辗转到城市,从中也反映出农民群众对资本主义所弘扬的自由、平等的无限向往,相同的祥子作为广大农民群众的代表,也相信城市是一个产生洋钱的地方,就算是吃苦和挨饿也都是值得的。从侧面上也反映出祥子自身所具备的巨大自信,这也成为他得到虎妞的重要条件。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只会把自己的身体看作是一副臭皮囊,并且不会对其充满自信。然而,在祥子一出场的就对他强健的体魄进行细致的描绘,从侧面上也反映出对祥子的肯定,祥子所代表的也是一种个人主义,他在经历一次次打击和不断堕落的过程中,也是他与自身命运相抗争的过程。在小说开头,也对当时社会车夫的实际生存情况进行了描述,其中也涵盖了四十岁以上的车夫,因此在文章开头也对祥子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祥子想要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但是在实现过程中他运用的是农村生产经验,想要在资本主义领导下赢得一席之地,这两者本身就存在误差,也间接的导致祥子对资本主义下的契约制度及其关系一直保持着怀疑和拒绝的态度,也促使祥子买车梦想遥不可及[7]。

(三)祥子的悲剧结局

《骆驼祥子》中虎妞的死亡更像是整个小说的转折点,她的死亡既联系到之前三次买车梦想的破灭,又指向后文祥子精神世界坍塌,一步一步走上悲剧结局。在小说中,虎妞的死亡只是一瞬间,但是对祥子三次买车描述了很久,这也说明作者对祥子这一代表人物的人生另有安排,在虎妞死后,看似祥子的生活已经与她无关,但是我们细细品味,祥子后来的生活无偿不是与虎妞生活的一种继续[8]。这从祥子和阮明之间的关系就能够体现出来,这里指示的不仅仅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更是农民阶级和革命之间的关系,阮明这一人物在之前祥子拉车就已经出现,他认为曹先生是一名共产党员,并故意与之探讨与社会主义相关的话题,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不及格,因此他去揭发了曹先生,间接的也导致祥子第二次买车的梦想破灭。这也为祥子在被资本主义利益打败以后,为了获得少许的利益而出卖阮明埋下伏笔,作者也对祥子的堕落为个人主义的过程进行了十分细致和透彻的描写,尽管祥子在这一过程中有过挣扎,但是精神世界依然无法有效控制肉体,也揭露了祥子悲剧的一生。

三、结语

在本文中,对名著阅读要注重人物形象——一个理想道路上的颓废者:骆驼祥子进行分析,老舍先生通过对祥子这一普通人物细致的刻画,淋漓尽致的对祥子的精神世界进行描述,期间祥子三起三落的买车梦想破灭、对现实美好生活的追求,期间痛苦挣扎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梦魇,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拜托现实吃人世界的牢笼。祥子也实现了从传统农民转变成为城市普通的小市民,淳朴、真挚的民间记忆也无法抵抗社会都市文明对他的戕害,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当时社会生存的真实写照。他们自身有很多缺陷,但是老舍先生笔尖下也透露出对他们精神的高度肯定,给予广大人民无限关爱。

参考文献:

[1]季中扬,张正.祥子·金钱·性——《骆驼祥子》与日常生活的悲剧性[J].名作欣赏,2007(20):48~50.

[2]常红艳.从及物性角度分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人性堕落[J].科技信息,2011(29):584~585.

[3]吴超.浅议《骆驼祥子》的悲剧色彩[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10):14~15.

[4]季剑青.老舍小说中的北京民俗与历史——以《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为中心[J].民族文学研究,2015(01):144~152.

[5]张召奎.名著阅读要注重人物形象分析——一个理想道路上的颓废者:骆驼祥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4):82.

[6]李素贞.资本主义父权制下的多重性别关系——重读《骆驼祥子》的性别化现实[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03):69~92.

[7]焦仕刚,杨雪团.两种命运悲剧中的文化宿命——老舍《骆驼祥子》与贾平凹《高兴》主人公城市生存悲剧之思[J].文化学刊,2010(06):158~164.

[8]焦仕刚,杨雪团.身体的亲密无间与思想的貌合神离——“骆驼祥子”与“刘高兴”城市生存悲剧的文化反思[J].名作欣赏,2011(08):147~149,151.

猜你喜欢
骆驼祥子名著阅读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河北省卷《骆驼祥子》阅读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论《骆驼祥子》中祥子人生悲剧的原因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