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2017-10-23 16:19丁艳艳
学习导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体验式品德创设

丁艳艳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非常注重体验的课程$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通过情景预设,带动学生融入场景,从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从而达成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但是由于体验式教学体制不够完善,仍然存在很多弊端,所以要重视对小学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的思考,不断研究和完善体验式教学体制。只有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才能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提升,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避免空洞的说教,真正体现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价值。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应用

体验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它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的四大教学活动方式之一。基于体验学习,体验式教学应运而生。体验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和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去感受#领悟#移情,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内化过程。本文首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上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方式加以阐述,然后谈谈对体验式教学的思考。在品德与社会的探究,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必须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和社会实践有机整合在一起,引领学生在社会场景中进行自我体验与探究,从而达到改善思想境界,生成有效的道德素质的目的。为了解决该问题,老师必须整合体验式教学模式,设置情境,引领学生做好探究"感知"体验工作,将客观的道德准则变成主观意识,形成正确的行为动机与道德素养。

一、创设情境,进行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是要根据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教学内容,科学设计,要求新颖"可行"开放的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究"合作"体验,培养情感,实现道德品质内化,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提升学生素养,是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教学改革的必然追求。在教学期间,用较好的情绪引导与感染学生,让学生自信满满的回答并探究问题。每堂课都面带微笑,并用亲切"柔和的语言进行教学,以减小学生的紧张情绪,缩短师生距离,让学生积极的思考与讨论,如此方能活跃课堂氛围。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老师必须重视情感体验,在激发共鸣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母亲节之际,通过朗诵有关母亲的诗歌,让学生大胆交谈与母亲的生活,让学生树立起尊重父母"关爱父母的好习惯,只有真正明白父母艰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品德修养。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在情景的创设上,必须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心理变化等四个因素$确定教学内容后,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景“生活情景以及实践情境“。首先,创设问题情景,教师和学生可以对话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对话交流,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其次,创设生活情境,教育部最新修订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创设现实的情境,从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出发,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能习得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得到陶冶。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道德的重要性;最后,创设实践情境,教师可以组织教学活动,安排学生进行实践。

二、提供思维空间,进行操练体验

在现代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老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其提供宽松"充足的思維空间,让其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从体验中获取知识。首先,为学生提供联想体验空间,联想体验是学生对道德事物的情感反应,所以老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寻求思想内化与教材的整合点,当某个形象出现后,加工类似事物,就能形成良好的道德结构。对生活场景进行模拟,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模拟场景的机会,以此提高学习兴趣,获得新感受。如果将情感体验定义成学生的内心感受,操练体验就属于外化行动,只有真正表现内心情感,体验式教学才更有意义。如果缺乏真实表现和体验,那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就失去了本真,教学任务也将难以实现。对此,在现代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老师必须带领学生做好训练,将品德素养渗透到行动中。如:在重阳节来临前开展敬老爱老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养老院,和老人进行交流,并且为老人表演节目,让学生知道老人也需要关爱,进而更加耐心,细心得关爱自己身边的老人与亲人,最后达到改善自身品德素养的目的。

三、优化教学方法,增强体验

从传统的教学过程来看: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教学要求,更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优化教学途径,才能让学生拥有持久的学习兴趣,最后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问题式探究中,该方式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主,帮助学生挖掘潜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辨机会,以提高理解能力。在教学中,先由老师质疑,利用内心矛盾激发学习欲望。在组织探究期间,先由老师设计问题或者学生自己质疑,将问题作为导向,不断分析与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教材与资料查询,进行实地考验与合作辨析,最后才能收到情感升华与知识内化的作用。在解决问题期间,通过对道德知识的分析与探讨,规范自身行为,提高学习的规律性与目的性。另外,还可以通过活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表演小品"游戏,让学生参与到知识探究中,明确该做什么,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

例如:在“走进商场”一文中,为了帮助学生加深体验,设计了“文明售货员”

的游戏,然后为学生进行示范,并且设计“不讲文明的顾客”为其提供反面教育,在正反思考的情况下,让小学生明白做文明公民的重要性。从现实社会反馈的信息来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必须立足教学途径,放眼教育,不断优化教育方式,才能让教学更加有效。如:可以让学生从辩论中深化道德,从玩耍中明确情感,在实践中规范行为。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将探究与体验渗透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能为学生创建出一种全方位"开放的教学格局,最后实现教学目的与任务。因此,在现代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必须整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出发,提高教学质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验式品德创设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创设未来
好学者贤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品德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