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发展“2.0时代”需关注的重点问题

2017-10-24 21:22王淑伟贺兴东
中国经贸导刊 2017年27期
关键词:物流企业发展

王淑伟+贺兴东

在连续6年保持高速增长后,快递业发展正由量变为主的“1.0时代”进入质变为主的“2.0时代”。“2.0时代”的发展重点除开拓业务增长新空间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高网络化、规模化、规范化和智能化水平,促进经营成本的降低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实现转型升级发展。

一、快递业发展即将进入2.0时代

2011—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6年保持了50%左右的高速增长,2016年已达313亿件,约占全球快递业务总量的40%,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快递大国”。国家邮政局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快递行业约有企业1.6万家,从业人员245万人,业务收入接近4000亿元。得益于国内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特别是网络购物需求的快速释放,高速增长的快递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最亮眼的新增长领域之一。

进入2017年,多年高速增长的快递业出现增速回落。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前6个月,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至各月的增速同比分别为2.6%、33.9%、31.5%、29.8%、30.3%和30.7%,增速较以往回落20多个百分点。

作为判断我国快递业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信号,2017年快递业务量增速降档意味着我国快递业发展可能即将由以扩大规模为主的“1.0时代”,进入以提升服务质量为主的“2.0时代”。为更好地认识、适应、引领这一新变化、新趋势,应尽早梳理并妥善解决当前制约快递业转型升级的突出问题,做好预案,以充分发挥快递业在我国经济增长新领域新空间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加速实现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提档升级。

二、多因素制约快递业转型升级发展

(一)网络衔接不畅,交通物流融合有待加强

《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61号)发布以来,铁路、航空、公路等相关部门均积极行动,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快递发展的举措。铁路总公司全面推进高铁快运业务,民航局同意湖北鄂州燕矶建设顺丰专用机场,交通运输部积极鼓励公路快递物流园区建设等。然而,当前我国快递基础设施的网络化、规模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导致运输方式之间协同性不足,绝大部分快件仍主要由公路运输,效率大打折扣。主要原因,一是作为快递基础设施建设主体的城市政府尚未充分认识到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物流发展相互融合的重要性。二是各种运输方式主体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二)快递车通行难,最后一公里存在短板

目前,货运配送车辆在城市通行和作业仍然受到较大限制。一是由于国内多数城市对货运车辆在城市内部的通行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国内快递企业(邮政EMS车辆不受限制)不得已使用金杯车等客运车辆来完成货物由城市外部至城内配送中心的运输,此举严重降低了运输效率并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二是作为“最后一公里”终端配送的理想交通工具电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对城市交通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部分城市试图通过“禁摩限电”的消极方式来消除影响。要实现快递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城市政府积极作为,妥善解决快递车辆进城难、上路难问题。

一线城市的“禁摩限电”政策

北京:自2016年4月21日起禁止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在长安街沿线等10条线路通行。

深圳:自2016年3月21日开始严打使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揽客营运、快递、送水、送气等。

广州:对全市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实施禁售、禁油、禁行、禁停、禁营运的“五禁”方案。

(三)业内过度竞争,资源整合共享共用亟待加强

6月1日,菜鸟联盟和顺丰快递因为终端快递柜数据共享问题宣布终止合作,随后腾讯、京东、美团、圆通、苏宁等公司悉数加入并各自站队,迅速由两个公司间的矛盾发展成为不同供应链生态体系之间的竞争,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虽然在国家邮政局的及时介入之下,双方最终“握手言和”,同意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丰鸟之争”暂时平息,但7月19日,同一戏码在京东与天天、圆通、百世等快递公司之间再次上演,企业在末端配送市场围绕智能终端和信息资源的争斗日趋激烈。快递经营网络兼具垄断经济性和共享经济性双重属性,市场上具备较大规模的快遞企业为追求经营网络的垄断收益,往往信奉“赢家通吃”的经营逻辑,通常会过分强调竞争而难以实现资源共享,这就严重降低了快递业的整体效率和效益。此时需要政府及时介入协调,引导公共资源的共享共用、保持行业内部的适度竞争,从而提升行业发展效率。

电商快递的“丰鸟之争”始末

菜鸟发声:顺丰关闭快递信息回传。2017年6月1日,菜鸟网络发出声明,表示顺丰速递在2017年6月1日凌晨,关闭了丰巢数据的信息回传,同时在当日中午,又进一步关闭了整个淘宝平台的物流信息回传。

顺丰回应:菜鸟切断信息接口在先。针对声明,顺丰回应称,2017年5月,菜鸟基于自身商业利益,要求丰巢提供与其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丰巢本着“客户第一”的原则拒绝了这一要求,菜鸟随后单方面切断了丰巢信息接口。

国家邮政局出面,确保信息重新联通。2017年6月2日晚,国家邮政局召集菜鸟网络和顺丰速运高层来京,就双方关闭互通数据接口问题进行协调。双方同意从6月3日12时起,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

(四)发展模式粗放,信息化智能化动力不足

虽然快递业的信息化程度已经较高,但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多数快递企业存在同质化竞争、粗放式发展等突出问题,延误率、损毁率、丢失率和投诉率居高不下,同时一线快递员数量呈现几何级数增长,服务提升遇到瓶颈而经营成本却不断上升,因而制约了快递业的进一步发展,甚至给电商等相关行业发展也带来不利影响。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当前我国快递行业在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化装备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明显不足,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与行业发展要求仍有差距。因此,提高信息化智能化应用水平,是当期及今后提升快递行业服务水平、降低运行成本,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升级的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

(五)国际竞争力弱,跨境快递市场份额偏低

近年来,受消费水平提高、互联网普及率提升以及国内消费品供给质量有差距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居民跨境消费不断增加,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出现30%—40%的高速增长,预计2017年将达到8万亿元,跨境快递物流需求巨大。目前,我国约80%的国际及港澳台地区快递市场份额被DHL、FEDEX、UPS、TNT等四大国际快递巨头占据。2013年开始,顺丰试水海淘业务,上线“海购丰运”,2014年后申通、韵达等其他国内民营快递公司也通过搭建平台抑或是直接成立海外公司,涉足海外业务,但国际快递巨头在跨境快递市场中的垄断地位一时难以撼动。我国快递公司想要占据更多跨境快递市场份额,必须加大“走出去”力度,在国际布局上多下功夫,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内快递企业微乎其微的国际快递业务

受国外快递企业挤压,我国快递企业的国际业务普遍较小。成功上市的四家国内快递企业2016年年报清楚的显示了这一状况:

顺丰:2016年实现国际快递业务营业收入110062.6万元,占公司总营业务收入的1.91%。

圆通:2016年实现国际快递业务营业收入744.5万元,占公司总营业务收入的0.05%。

申通:2016年实现国际快递业务营业收入344.6万元,占公司总营业务收入的0.03%。

韵达:2016年未列明国际快递业务营业收入。

三、推动快递业2.0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从促进交通物流融合、改善城市货运管理、推动快递资源共享、鼓励智能化发展、培育跨境业务能力等方面入手,全面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快递业转型升级。

(一)促进交通物流设施融合发展,完善网络结构

在铁路、航空、公路、水路等交通方式各自拓展快递业务的基础上,加快提升城市内部物流设施的网络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水平,同时通过抓住城市综合交通(货运)枢纽这个“牛鼻子”,推动交通与物流实质性融合发展,既为快递业“上车、上船、上飞机”提供便利,也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間的顺畅衔接,从根本上优化快递网络结构。一是提高城市政府对物流基础设施重要性的认识,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构建枢纽体系、设计单体枢纽时,充分考虑快递物流需求,并尽量通过地下通道等方式,实现快递货物运输的无缝衔接。二是建立枢纽内的铁路、航空部门与城市政府间的利益协调机制,保证城市枢纽建设需求和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以及运营的顺畅衔接。

(二)推动城市货运管理政策变革,畅通末端配送

督促各城市政府切实给予快递专用车辆城市通行和作业便利。给予快递企业运输车辆与邮政EMS货车同等通行权利,并尽量在限定通行路线和时段的前提下,将“通行证”管理变为备案管理。同时,加大对违规车辆的处罚力度,以更好地适应和合理引导城市配送需求。引导城市政府正确认识电动三轮车对快递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能简单地“一禁了之”,并尽快出台有关快递三轮车规范性文件,对车辆标准、交通保险、驾驶行为等进行规范,促进行业发展。

(三)引导快递行业资源共享共用,优化市场环境

明确快递业基础性、先导性服务业的行业定位,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快递基础设施布局,并加大快递物流园区、末端配送平台等公益性、基础性快递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借鉴加拿大、日本等国家运输企业基础设施共享经验,推动快递企业间物流园区、智能快递柜等基础设施共享共用,避免恶性竞争。加快推动快递行业共同配送模式发展,提高城市内部末端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加强快递领域信息标准建设,切实实现快递与民航、铁路、电商等环节之间的数据对接,打通“信息孤岛”。

(四)鼓励快递行业智能化发展,提升服务水平

将智能快递设备行业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目录。通过加大科研力量与资金投入,加快自动化分拣设备、快递机器人、快递无人机等智能快递设备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引导快递企业建立快递电商信息共享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匹配物流仓储与销售需求,实现“订单未下、货物先行”,从源头上缓解电商高峰期“爆仓”压力。鼓励快递企业建设“云仓”等智能仓储设施,利用云计算技术手段以及现代管理方式,缩短订单处理、货物分拣、货物出库等流程时间,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抵押贷款、融资租赁等业务,拓宽快递企业融资渠道,为快递企业升级智能化快递设施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五)加快跨境快递服务能力建设,拓展海外市场

进一步推动简化快递业务跨境业务经营许可和进出境快件通关手续,加快落实快递企业工商登记“一照多址”等便利化政策。鼓励和支持快递企业比照“万国邮联”,建立以我国为主导的快递业国际合作组织,发挥协调沟通和标准制定等作用。通过加强与各国当地快递企业的合作,提升现阶段我国快递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货物收揽和投送能力。积极引导和支持快递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建立境外物流仓储基地、成立国际货运航空公司、开辟国际货运航线等多种方式,建立自有快递物流网络,为我国快递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输所)

猜你喜欢
物流企业发展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区域发展篇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