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机作业质量标准的思考

2017-10-25 14:28戴春民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7年7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标准思考

戴春民

摘要:在一些地区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标准化作业在节种节肥、解放劳动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因地区差异、作物与农艺要求不同等因素,使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的应用受到了制约。对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的发展及其作用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质量;标准;思考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7-0086-02

農机作业质量标准是农业机械标准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和规范农机作业质量的技术依据,具有作业质量要求明确、指标量化清晰合理、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便于实施等特点。实施农机作业标准化,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建设节约型农业的需要,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是科教兴农的重要载体,是推广运用先进技术的重要手段,是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途径,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坚持实施农机作业标准化,对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1 推行农机作业质量标准的现实意义

1.1 推行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具有充分的法律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三章第十一条规定,“国家加强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维修质量和作业质量标准”。按照现行发布的农机作业质量行业标准,我国大部分区域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程度较低,急需构建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化体系,用以监管、指导和推进农机作业标准化工作,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和效率,实现降本增效,促进农机服务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机化服务水平,全面推进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

1.2 推行农机作业质量标准,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以玉米为例,辽宁省种植面积达200万hm2,稳定并提高玉米产量是保障辽宁乃至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但从作物本身而言,提高其产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受到品种、耕地质量、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在这些因素中,玉米全程机械化普及应用及技术把控因素往往容易忽略。以辽西北地区4 000株/667 m2以上玉米种植密度为例,仅机械化播种这一单项作业,倘若机手操作能力差及播种机具维修保养不到位,则每667 m2土地损失100株玉米的情况实属正常。进入秋季收获时节,若以每株玉米产量100 g计,则100株玉米产量为1 kg,全省200万hm2玉米种植面积合计损失达1 500万kg。可想而知,全国所有玉米主产区因机械化播种而引发的损失该是多么巨大。

1.3 推行农机作业质量标准,有助于提高农户经济效益

作业质量对农民经济效益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机械化播种、收获等各环节所产生的产量下降或收获损失方面。以某农户拥有1.33 hm2(20亩)耕地为例,如果机械化收获作业时因机器质量不过关或机手操作技术差或机具与地区农艺要求不适应,而导致玉米收获损失率增加1%,应属正常范围。按照玉米产量1 000 kg/667 m2计,玉米收获损失达10 kg,折合人民币20元(按2元/kg计),则1.33 hm2(20亩)总计损失达400元。以此类推,全省200万hm2玉米仅机械化收获损失一项就达亿元,而这只是考虑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尚未考虑进去。可见,推行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对提高农户经济效益大有裨益。

1.4 推行农机作业质量标准,有助于实现节本提质增效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少,保障粮食产量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现代化农业的根本出路。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惠机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重要推手和必要补充。农业机械化作业过程中需要以质量标准作为依据,以保证农机作业过程的安全,提高农机作业的效率。只有保证产前、产中、产后每一个环节的作业质量,才能保障全程机械化作业质量,进而保证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质量,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玉米、水稻等大宗作物,还是花生、红薯等经济作物,也无论是播种环节还是收获环节,机械化作业质量的提高会明显降低损失率和破损率,直接或间接提高作物产量和生产效益,实现节本提质增效。仅以机械化耕整地为例,因长期浅旋整地作业形成的犁底层基本在18~30 cm。为了打破这一坚硬的犁底层,保护并提升耕地质量,国家拿出大量资金用于补贴深松整地项目,但在项目检查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机手为了获取深松整地项目资金并减少作业成本,不按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质量标准要求作业,深松作业深度普遍不足25 cm,有的图快只作业到10 cm左右,根本达不到深松作业质量标准,起不到保水保墒、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的目的。只有坚持农机作业质量标准,保障质量标准的严格执行,加强质量标准的监督检查,才能达到促进农业生产的目的。

2 农机作业质量标准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引导带动,农业机械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机具保有量、综合机械化水平和农机化贡献率不断增长。特别是对各类农机服务组织的大力扶持,推动了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有偿服务、农业全程化托管等新兴农机经营模式不断涌现,大大提升了农机综合机械化水平,也推动了农机作业质量标准的提升。各地结合本地区农机作业条件,制定并完善了相应的质量标准,为农业机械化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由于地区差异较大、农民素质不高、农机农艺融合不足等原因,农机作业质量的提升空间依然很大。从目前情况看,农机作业质量标准推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农机作业质量标准的覆盖面不宽。在国家现有各类农机化标准中,占比较大的是产品技术标准和试验方法类标准,而针对不同作物、不同作业环节的作业质量标准数量有限,且通用性较差,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endprint

2) 農机作业质量标准修制订不及时。随着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兴起以及农机装备向大型化一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对农机作业质量标准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新技术新装备的不断涌现,对原有农机作业质量标准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及时加以修制订,才能跟上农机化发展的脚步。

3) 现有土地经营模式限制了农机作业质量标准的推行。现有的土地经营机制导致分散经营的农户比例偏高,尽管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在加快,流转土地的规模也在扩大,但真正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尚需时日。而土地规模化是农机作业标准化顺利推行的基本前提。

4) 农机作业主体变化影响农机作业质量标准的推行。目前农机作业的主体是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在他们中间推行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容易接受也便于施行。但现实是,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中,老年人和妇女占有相当比重,他们难以操控和驾驭农机装备,对机械化作业知识的掌握及对土地流转的认识普遍不到位,很难在他们中间推行农机作业质量标准,也无法开展农机规模化作业。

3 农机作业质量标准的推行对策

1) 加快农机作业质量标准的修制订。针对不同作物、不同作业环节,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制定相应的可行的农机作业质量标准。紧跟农机技术装备的更新发展步伐,尽快制修订省级农机作业质量标准,满足农机作业市场需求,保障农机作业安全生产。

2) 加大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宣贯检查力度。各级农机质量监管部门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等媒介,加大农机作业质量标准的宣传力度。适时举办现场会和技术培训班,加大对农民尤其是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的培训力度,使其在了解农机作业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更多地应用于农机作业实践之中。加大农机作业质量标准日常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深松整地作业和保护性耕作项目质量标准,引导农机作业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3) 加速土地流转步伐。规范土地流转制度,确保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利益。以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为主体,推进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农机作业质量标准的推行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佚名.农业部大力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43):44-45.

[2] 徐明岗,卢昌,张文菊,等.我国耕地质量状况与提升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7):8-14.

[3] 胡玲玲.基于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J].环球市场,2016(32):41-42.

[4] 刘云霞,刘士烜.商水县耕地质量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10):180.

Abstract: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farmland large-scale and intensive management in some areas, standardized opera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plays an active and effective role in the aspects of saving seeds and fertilizer and liberating labor force, etc.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operation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was restricted, because of the factors such as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t needs between plants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effect of operation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quality; standard; reflect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化标准思考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永远幸福
党员标准是什么?
梨树县发展农业机械化凸显成效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李敖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