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2016-09-30 08:33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9期
关键词:古诗词思考教学

曹忠华

[摘 要]当下,在语用环境下,一些古诗教学忽视了“诗”体,所进行的“语用”训练是机械的,将原本情趣盎然、鲜活灵动的古诗肢解得支离破碎。古诗教学要坚持本色,圆融“语用”之美。在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之美、意境之美、语言之美,让学生走进古诗,感受诗意,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

[关键词]古诗词 教学 语用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23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当代著名学者于丹说:“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作品,更是古典文学中的精品,是文质兼美的文学瑰宝。可见,古诗词教学具有重要的课程意义。

一、现状——“语用”环境下,古诗教学迷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几乎每一次语文教学研讨活动都会提及: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习得言语形式。一时间,“语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可谓“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一)观察:指向语用的“绝句”

前不久,笔者观摩赛课,一个教师是如此执教《绝句》的。

1.导入。师生共说春天的成语。

2.读题,了解主要内容。

(1)读题后,教师简介绝句是诗的体裁,作者是杜甫。

(2)学生自读诗歌,了解写什么。

3.细读诗歌,品味用词的精妙。

(1)教学前两句诗。读诗句,体会意思。

比较体会。

A.“鸣”可以改成什么字?体会“鸣”的准确。

B.“上”可以改成什么字?体会“上”的准确。

C.试着仿写诗句,注意用词的准确。

(2)教学后两句诗。

先理解 “西岭”“千秋雪”“东吴”“万里船”的含义。

思考:如果把“含”字改成“外”字如何,以体会“含”使用得精当。朗读体会。

4.拓展。

(1)背诵《绝句》。

(2)师生共说描写春天的诗歌,交流用词的准确。

(二)反思:如此“语用”,“诗”味何在

在议课时,大多数教师认为:本课朴实、扎实,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注重言语形式的分析与感悟,较好地落实了语用的教学理念,让人“呼吸”到了语文的味道。但笔者认为,教者忽视了“诗”体,他所进行的“语用”训练是机械的,是为“语用”而语用的。它犹如一把手术刀将原本情趣盎然、鲜活灵动的古诗肢解得支离破碎。古诗不见其“美”,何“味”之有?

二、应对——坚持本色,圆融“语用”之美

古诗词,应是王荣生教授所界定的“定篇”。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也在《古诗教学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智慧》一文中说:“诗的逻辑,是情感的逻辑、生命的逻辑。因此,古诗教学应以诗性为重。”由此表明,古诗词教学不能过多地以理性解构。因此,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应该坚持本色,圆融语用之美。

(一)音乐之美——赋予文字音乐的美感

诗歌与音乐同源。从诗的诞生之日起,它不仅作为一种书面的文艺形式娱乐视觉,还作为吟诵或歌唱的文艺形式感染听觉。汉魏以后,虽然诗逐渐不伴乐,但创作者都不约而同地从文字本身发掘音乐之美,仍坚守了它音乐美的质性。节奏,是宇宙中普遍的自然现象,也是诗歌重要的音乐表征,表现为高低、长短、疾徐的呼应。古诗词的音乐美还体现在它的用“韵”上。众所周知,古诗的押韵是在句尾的,句尾总是语音和意义停顿较为明显之处;再加上韵脚,形成了更强烈的节奏顿挫感。于是,构成了古诗令人回味的回环之美。平仄是音乐美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它就像标有乐谱的歌词一样,音调高低、声音长短,自在其中。这些有规律的平仄交替和重复形成了音调的和谐之美。

学生学习古诗词,在读诵中,潜移默化地感染音乐之美,进而滋润自己的语言,不也是语用之功吗?

请看,特级教师武凤霞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的片断:

1.刚才的歌好听么?这可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歌词中蕴含着一首千古流传的经典诗词,你知道是哪几句么?

2.指导。诗词的读法和文章不一样,诗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唱的,所以,词句本身就含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再来试试。

……

3.在一个人的眼睛中,景色的美丽一定和心情有关。你听,作者一边垂钓一边还吟唱着歌呢——(吟唱渔歌子)

4.古人写好诗词以后就喜欢吟诵。吟诵很好玩,也很简单,它有一定的规则,每一个字的长短都有讲究,一般是一二声的字读长一点,三四声的字读短一点。至于每一个词语的高低自己做主。

在武老师《渔歌子》的课堂里,学生是陶醉的,他们玩味着《渔歌子》独特的音乐之美,玩赏着诗中迷人的风景画面,怎一个“美”字了得!在这沉醉之中,他们深深体验到了诗词节奏、韵律的表现张力。有了这深刻的体验,他们自然也会把这样的美感渐渐地“沉入”到自己的语言图式中,慢慢发酵,他们的言语能力也随之慢慢地生长。

(二)意境之美——赋予物象情感的力量

所谓“意境”,就是指融入了作者情感的物象所构成的美丽境界。诗词是很讲究意境的,所谓“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诗贵意境”……我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诗词曲赋,都蕴含美的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说过:“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 意境能引起人的美感,在于它的生动形象性。而意境中的形象又是诗人情感的化身。因此,诗中的一朵花、一片叶、一轮月、一个人,都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孩童学习古诗,在这些物象的后面触摸到强烈的情感力量,自然也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过程中借鉴模仿,创造语言的张力。

请看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枫桥夜泊》的片断: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这个晚上张继看到了什么?

师:(板书:月落)因为“愁眠”,张继看着月亮渐渐地升起,又看着月亮渐渐地落下。当月亮完全落下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中,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

师:(指着板书)大家看,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围绕着——

生:(齐读)“愁眠”。

师:都伴随着——

生:(齐读)“愁眠”。

师:都一层又一层地笼罩着——

生:(齐读)愁眠。

师:用诗人自己的话来说,江枫渔火——

生:(齐读)“对愁眠”。

在教师的层层追问下,学生不仅看到了诗中的“物象”——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还深深地体味到作者张继寄托在这些物象上的浓浓的、挥之不去的愁绪。当学生带着这种愁绪纵情诵读、自由言说,这些词句就会生发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喷发出触动人心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他们也会有所感悟——景物一旦赋予了情感的力量,就多了几分表达的张力,更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振。

(三)语言之美——赋予写作炼字的意识

古诗语言简洁凝练,富有艺术感染力。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古人推敲诗中用字的真实写照。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收录的古诗,都是千古绝唱。在这些诗句中,诗人更讲究一个“炼”字,往往用词灵动跳脱、贴切传神,使诗意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反复品味语言,触击语言内核,感受古诗语言的无穷魅力。这样,自然也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表达力,无痕之中播下了“炼字”的种子。

请看我校一位教师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片断:

1.板书“孤帆”“长江”。

师:“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孤帆”是什么意思?

师:咦,再伟大的诗人也有出错的时候呀!大家知道:当时正值大唐开元盛世,从湖北武汉东去江苏扬州,沿江皆是繁华之地,江面上百舸争流、千帆竞渡,怎么会只有一条船呢?看来李白一定写错了。对此,你有什么意见?

师:透过一个“孤”字,还让你看到、联想到什么?

2.指导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是啊!这个“孤”字,充分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佩和两人之间情谊的深厚。这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啊!

3.孤帆远去,江水滔滔,看着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李白会在心里默默地说些什么呢?

这是一个“孤”字演绎出来的精彩。教师敏锐地捕捉到诗句中的“孤”字,由此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形成矛盾冲突;再引领孩子探究当时情境下李白生发出来的独特感受,进而品味出两个人的深厚情谊。巧妙的是,教者也是在品析诗的语言形式,也在锤炼古诗语言的生长点,但并不僵化死板,并没给我们带来支离破碎之感,反而与诗的情趣交融在一起。正所谓:理趣与情趣齐飞,言语与情感共舞。

干国祥老师曾说:“充满魅力的伟大事物被一层硬壳包裹着,可是老师并没有能够打开硬壳。如果教师他自己打不开,又怎么可能引导学生咬开这硬壳呢?”古诗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伟大事物”。如果教师自己都在这一“伟大事物”之外,又怎能教出古诗的“味道”呢?作为语文教师,应自觉加强这方面的修炼,让每一首诗的教学既有“诗性”之美,又圆融“语用”之美。

[ 参 考 文 献 ]

[1] 于丹.重温最美的古诗词[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

[2] 姚春杰.小学语文名师古诗文课堂实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朱光潜.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 蒋勋.说唐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古诗词思考教学
踏青古诗词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古诗词中的新年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