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校园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2017-10-25 08:43古伟
职业·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古伟

摘要:本文探索了中职校园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方法,并以广西经贸高级技工学校为例,介绍了学校实施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途径与方法,这对于传播推广传统文化以及技工学校德育教育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职校园 中华传统文化 教育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近年,各技工院校都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并为中华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做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建立了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采取集中学习,实践学习的模式,学生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受到家长与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一、培训专职教师,系统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在笔者任教的学校,不少老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了解不全面,且缺乏系统性,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進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此,2015年,学校派出6位德育老师利用假期到南宁“仁爱家园”大讲堂培训一周。期间,系统学习了《弟子规》和其他经典,掌握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内容与要求,学会了感恩,享受幸福人生。

二、设立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集中学生学习

过去,学校曾经开展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但因分散学习,零碎学习,收效甚微。2015年,学校针对班级多、学生在校时间短的特点,决定开设全校性的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组织学生学习。学校抽出6名德育老师任大讲堂专职教师上课,每周培训三个班,五天封闭式学习制,受训学生统一吃素餐,并开展礼仪实践与感恩活动,让学员在食、住、言、行等方面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切身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弟子规》中的为人之道。

三、根据学生实际,确定大讲堂内容

每天,教师会带着学生朗读《弟子规》。

教师的每一讲均配以相关视频,用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与事例,诠释当天所学习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求学员学习,并训练他们各种礼仪。学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去实践。学校还邀请家长代表到校观看《幸福人生公益讲堂》部分内容,体验“孝亲尊师感恩礼”活动,让家长接受子女的当面感恩,如给家长敬茶、洗脚等。最后,学员撰写、交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

四、提高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时效性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实践是理论的结果。该校在让学生自觉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重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素养。学校现有学生社团41个、兴趣班29个,参与人数基本普及在校两个年级3000多学生。这些社团和兴趣班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技能训练为原则,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而设立,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自主策划并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德育老师在以上活动引导学生把中华传统文化与兴趣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引领同伴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使综合素质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找到自我,重塑自信,找到自我发展的空间。这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道德素养高的学生受到企业的青睐

让学生在社团与兴趣班活动中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增加了学习技能的兴趣,提高了专业技能,为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做一名合格的员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两年,学校毕业生因为综合素质高,到岗后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很受企业欢迎。不少到汽车美容店工作的毕业生,因为礼貌待人,技术过硬,得到顾客的交口称赞。

(作者单位:广西经贸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与资助育人的“四化一体”融合机制研究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