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血液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2017-10-26 01:46解晓曦刘冬
河北医药 2017年21期
关键词:血液病感染率粒细胞

解晓曦 刘冬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7.21.020

老年血液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解晓曦 刘冬

目的分析老年血液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血液科住院的血液病患者100例,采集血液病患者的血、尿、便、分泌物和脓液等标本进行检测,回顾性血液病患者的年龄,民族,性别、住院时间、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化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的时间、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侵袭性操作,合并基础疾病以及预后等。结果男性患者中,感染率为34.6%(18/52),女性患者中,感染率为43.8%(21/48),不同男女性别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的患者中,感染率为61.1%(22/36),<60岁的例患者中,感染率为31.2%(20/64),不同年龄层次之间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的患者中,感染率为47.9%(35/73),维族的患者中,感染率为55.6%(15/27),不同民族之间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90的患者中,感染率为58.5%(24/41),Hb<90的患者中,感染率为18.6%(11/59),不同血红蛋白含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蛋白≥35的患者中,感染率为39.0%(16/41),白蛋白<35的患者中,感染率为62.7%(37/59),不同白蛋白含量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在10~20 d患者中,感染率为35.0%(7/20),住院时间在20~30 d患者中,感染率为46.2%(18/39),住院时间在≥30 d患者中,感染率为58.5%(24/41),不同住院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对白细胞计数进行分层,≥4×109/L、2~4×109/L和<2×109/L 3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3.8%、63.8%、77.8%,3组白细胞分层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中性粒细胞计数进行分层,≥1×109/L、0.5~1×109/L、<0.5×109/L 3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3.3%、52.1%、64.3%,3组中性粒细胞分层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中粒细胞缺乏时间以7 d为限,≥7 d和<7 d 2组感染率分别为47.7%和25.0%,2组中粒细胞缺乏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侵袭性操作的患者中,感染率为51.9%,无侵袭性操作的患者中,感染率为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激素使用的患者中,感染率为46.6%(27/58),无激素使用的患者中,感染率为29.3%(12/42),有无激素使用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糖尿病的患者中,感染率为52.9%,无糖尿病的患者中,感染率为36.4%,有无糖尿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血液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与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是否合并糖尿病、糖皮质激素应用和侵袭性操作有相关性,与患者的性别和民族无相关性。

血液病;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

血液病是一组起源于造血系统组织范畴内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与这个发病机制相同的有淋巴瘤、急性白血病、细胞恶性病变等疾病[1-3]。住院之前2 d内未发生发热或者相关感染症状的在住院之后连续2 d体温超过38℃的或者出现感染病灶的患者属于医院感染病例[4]。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5,6]。因为患者在医院内进行化疗或者血液发生病变都非常容易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发挥作用以及造血,所以非常在容易发生感染。在血液疾病相关的并发症中医院感染是非常常见的,并且也是能够使患者陷入生命危险的。目前严重感染已经成为恶性血液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对老年血液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住院的血液病患者100例,男52例,女48例;平均年龄(68.65±5.02)岁;平均病程(4.51±3.23)年,其中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42例,急性淋巴白血病28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RAEBT)9例,多发性骨髓瘤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2例、急变期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其他血液病3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通过临床、血常规、骨髓细胞学、细胞组织学染色、遗传学或病理学诊断检查,符合血液病诊断标准的血液病患者。有感染的定位症状、体征即可临床诊断感染。医院感染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01年)[7]为准则进行医院感染的判断。

1.2.2 排除标准:血液病感染,并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除外。

1.3 研究方法 采集血液病患者的血、尿、便、分泌物和脓液等标本进行检测。

1.4 研究指标 血液病患者的年龄,民族,性别、住院时间、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化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的时间、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侵袭性操作,合并基础疾病以及预后等与院内感染进行关系性分析。

1.5 质量控制 标本检测重复3次取平均值,严格按照诊断标准进行评价。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其中连续性实验数据变量均采用“”表示,样本均采用Kolmogorov-Smirnov正态性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者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个人因素(年龄、民族、性别)对院内感染的影响 52例男性患者中,发生感染18例,感染率为34.6%,48例女性患者中,感染21例,感染率为43.8%,不同男女性别之间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的36例患者中,发生感染22例,感染率为61.1%,<60岁的64例患者中,发生感染20例,感染率为31.2%,不同年龄层次之间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3例汉族的患者中,发生感染35例,感染率为47.9%,27例维族患者中,发生感染15例,感染率为55.6%,不同民族之间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个人因素(年龄、民族和性别)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例

2.2 患者身体状况对院内感染的影响 Hb≥90 g/L例的41例患者中,发生感染24例,感染率为58.5%,Hb<90 g/L的59例患者中,发生感染11例,感染率为18.6%,不同血红蛋白含量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蛋白≥35 g/L的41例患者中,发生感染16例,感染率为39.0%,白蛋白<35 g/L的59例患者中,发生感染37例,感染率为62.7%,不同白蛋白含量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患者身体状况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2.3 患者住院时间对院内感染的影响 住院时间10~20 d内的20例患者中,发生感染7例,感染率为35.0%,住院时间20~30 d内的39例患者中,发生感染18例,感染率为46.2%,住院时间≥30 d内的41例患者中,发生感染24例,感染率为58.5%,患者不同住院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患者住院时间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例

2.4 患者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对院内感染的影响 化疗后对白细胞计数进行分层,≥4×109/L、2~4×109/L和<2×109/L 3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3.8%(14/32)、63.8%(37/58)、77.8%(7/9),3组白细胞分层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中性粒细胞计数进行分层,≥1×109/L、0.5~1×109/L、<0.5×109/L 3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3.3%(8/24)、52.1%(25/48)、64.3%(18/28),3组中性粒细胞分层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中粒细胞缺乏时间以7 d为限,≥7 d和<7 d 2组感染率分别为47.7%和25.0%,2组中粒细胞缺乏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患者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例

2.5 治疗因素对院内感染的影响 有侵袭性操作的27例患者中,发生感染14例,感染率为51.9%,无侵袭性操作的73例患者中,发生感染26例,感染率为35.6%,有无侵袭性操作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激素使用的58例患者中,发生感染27例,感染率为46.6%,无激素使用的42例患者中,发生感染12例,感染率为29.3%,有无激素使用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表5 治疗因素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例

2.6 合并糖尿病对院内感染的影响 有糖尿病患者的34例患者中,发生感染18例,感染率为52.9%,无糖尿病患者的66例患者中,发生感染24例,感染率为36.4%,有无糖尿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6。

表6 合并糖尿病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例

3 讨论

伴随着不断扩大的医院规模、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强、过多的使用抗生素以及逐渐普及的侵入性治疗等因素影响,虽然疾病发生的概率在不断下降,但是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却一直有增无减。根据相关报道在国外发生医院感染率中,英国是8.6%,中国是9.5%,美国为6%[8]。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进行的西太平洋地区、中东、欧洲等随机抽取的74家医院调查数据获得发生医院感染概率平均为9.8%[9]。医院性感染在美国已经成为死亡原因之一,并且还是排行第四的高致死率[10]。医院感染已经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医院感染会带给患者及其家人和社会包括经济上的负担(家人的疾病费用总支出还有劳动力等)、生命质量以及生命时长等沉重的负担。2014年我国关于医院感染的报道称,发生人数每年大概有600万例,每个患者平均用于医院感染的费用在2 500~5 000人民币,也就是总的要损失120~170亿元,这个费用比起我国政府投资卫生事业所做的预算要多好多好多倍,证明防控医院感染的发生已经是迫不及待要解决的事情[11]。世界卫生组织在预防医院感染的指南中指出,医院感染已经是逐渐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因为发生血液疾病的患者本来免疫功能造血功能就比较弱,所以非常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特别是老年人,自身生理功能下降,在化疗的时候非常容易导致身体各个器官发生衰竭,属于高危人群[12]。治疗血液疾病的主要手段是使用抗肿瘤药物进行放疗化疗,以及抗生素等的使用[13]。发生恶性血液病的患者会因为以下几种因素导致发生医院感染:(1)本身血液发生恶性肿瘤,像白血病和淋巴瘤这类疾病的患者一般身体免疫功能都会有异常;(2)治疗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抑制免疫药物、对付恶性细胞药物一般都具有毒性还有医源性侵入等,这些都会给医院感染源创造感染患者的机会[14,15]。有数据显示,血液疾病患者在医院期间发生感染的概率比起普通的患者要高出15.7%[16]。经常见的感染病灶是呼吸道,占了44.58%,然后依次高发是血液、口腔、消化道[17]。主要的感染源是革兰阴性杆菌,海域真菌[18,19]。发生医院感染死亡的血液病患者有61.4%[20]。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不仅身体上而且心里上都会承受这痛苦,还会造成经济上的损伤。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患者中,感染率为34.6%(18/52),女性患者中,感染率为43.8%(21/48),不同男女性别之间的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0岁的患者中,感染率为61.1%(22/36),<60岁的例患者中,感染率为31.2%(20/64),不同年龄层次之间的感染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汉族的患者中,感染率为47.9%(35/73),维族的患者中,感染率为55.6%(15/27),不同民族之间的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b≥90 g/L的患者中,感染率为58.5%(24/41),Hb<90 g/L的患者中,感染率为18.6%(11/59),不同血红蛋白含量之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白蛋白≥35 g/L的患者中,感染率为39.0%(16/41),白蛋白<35 g/L的患者中,感染率为62.7%(37/59),不同白蛋白含量之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住院时间10~20 d内的患者中,感染率为35.0%(7/20),住院时间20~30 d内的患者中,感染率为46.2%(18/39),住院时间在≥30 d内的患者中,感染率为58.5%(24/41),不同住院时间之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化疗后对白细胞计数进行分层,≥4×109/L、2~4×109/L和<2×109/L 3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3.8%(14/32)、63.8%(37/58)、77.8%(7/9),3组白细胞分层之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同样对中性粒细胞计数进行分层,≥1×109/L、0.5~1×109/L、<0.5×109/L 3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3.3%(8/24)、52.1%(25/48)、64.3%(18/28),3组中性粒细胞分层之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化疗后中粒细胞缺乏时间以7 d为限,≥7 d和<7 d 2组感染率分别为47.7%和25.0%,2组中粒细胞缺乏时间之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有侵袭性操作的患者中,感染率为51.9%(14/27),无侵袭性操作的患者中,感染率为35.6%(26/73),有无侵袭性操作之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有激素使用的患者中,感染率为46.6%(27/58),无激素使用的患者中,感染率为29.3%(12/42),有无激素使用之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有糖尿病的患者中,感染率为52.9%(18/34),无糖尿病的患者中,感染率为36.4%(24/66),有无糖尿病之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表明年龄越大,感染的风险在增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在对付肿瘤细胞的时候也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加上常用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是会抑制免疫功能的,这使得潜在的感染无法及时的被发现。发生血液疾病的机体会严重缺乏中性粒细胞,所以白细胞会明显的少以及质量下降,同时还会伴随发生皮肤损伤,各种穿刺和导尿管侵入性设备都会导致皮肤损伤,进一步损伤免疫系统,为细菌创造进入机体的条件,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的风险。

为了预防血液病院内感染,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预防内源性感染,给予全环境保护;(2)加强患者个人卫生管理,做好宣教工作;(3)加强支持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4)合理应用抗生素;(5)高度重视易感人群。

综上所述,老年血液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与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是否合并糖尿病、糖皮质激素应用和侵袭性操作有相关性,与患者的性别和民族无相关性。

1 Rasha M,Mahmoud R,Khaled M,et al.Effects of dietary acidifiers on growth,hematology,immune response and disease resistance of n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2016,6:50-59.

2 Julie Makani,David J.Hematology in Africa.Hematology/Onc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6,11:302-310.

3 Allen A,Allen S,Olivieri N.Improving laboratory and clinical hematology services in resource limited settings.Hematology/Onc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6,14:302-311.

4 Jeanne E,Hendrickson M,Christopher A.Tormey.Red blood cell antibodies in hematology/oncology pPatients.Hematology/Onc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6,25:303-312.

5 Ates M,Demir V,Arslan Z,et al.Chronic exposure of tilapia ( Oreochromis niloticus ) to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Effects of particle morphology on accumulation,elimination,hematology and immune responses.Aquatic Toxicology,2016,37:1436-1443.

6 Llinares P,Ruiz I,Zaragoza R,et al.EPICO 3.0.Empirical antifungal therapy in critically-ill hematology patients and establishing physician to patient ratios and predicting workforce needs for Canadian pediatric hematology‐oncology programs.Revista Iberoamericana de Micologia,2016,18:473-481.

7 王莉华.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新乡医学院,2015.

8 Xia T,Xu XJ,Zhao N,et al.Comparison of the diagnostic power of cytokine patterns and procalcitonin for predicting infection among pediatric hematology/oncology patients.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2016,29:285-294.

9 Yoon J,Yun SG,Kim J,et al.Evaluation of the LH780 hematology analyzer for detection and therapeutic monitoring of malaria:Cross-reactivity with nucleated RBCs.Acta Tropica,2016,3:365-373.

10 Oksana N,Elena A,Irina N,et al.Using tiletamine- zolazepam-xylazine anesthesia compared to CO 2 -inhalation for terminal clinical chemistry,hematology,and coagulation analysis in mice.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and Toxicological Methods,2016,11:84-93.

11 牛晓华.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37-238.

12 Leslie S,Maxey W,Mary C.Guidelines for resident training in veterinary clinical pathology II Hematology and Distribution and trends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 research in Latin America:A decade of uncertainty.Veterinary Clinical Pathology,2016,15:354-361.

13 Gary M,Samuel O,Stephen F,et al.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hematology analyzers on component platelet counts.Transfusion Medicine Reviews,2015,37:192-203.

14 C V,Hickman S.Teaching hematology to second year medical students: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 of hematology course directors.Annals of Hematology,2015,28:864-871.

15 Hayward CPM,Moffat KA,George TI,et al.Assembly and evaluation of an inventory of guidelines that are available to support clinical hematology laboratory practice.Int.Jnl.Lab.Hem,2015,11:37-43.

16 Vis JY,Huisman A.Verific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routine hematology analyzers and history of pediatric hematology and oncology in Finland:a brief review.Int Jnl Lab Hem,2016,22:38-45.

17 Robin F.The european hematology association:strengthening hematology in europe and beyond.Expert Review of Hematology,2014,5:42-51.

18 George S,Smith B,Tung D.Rationale for using insensitive quality control rules for today's hematology analyz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Hematology,2014,17:326-334.

19 Ying X,Wang JZ,Pu CW,et al.Establishment and evaluation of review criteria for ADVIA 120/2120 and different series of hematology analyzers.Zhonghua Yixue Zazhi,2015,41:9022-9031.

20 Virginia C,Scot H.Teaching hematology to second year medical students: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 of hematology course directors.Annals of Hematology,2015,26:864-873.

R 781.62

A

1002-7386(2017)21-3280-04

2017-04-11)

721013 陕西省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解晓曦);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刘冬)

猜你喜欢
血液病感染率粒细胞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不同类型慢性肝炎人群戊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现状调查研究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