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7-10-26 01:46赵丽华叶海峰杜卫杰
河北医药 2017年21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康复

赵丽华 叶海峰 杜卫杰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7.21.042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赵丽华 叶海峰 杜卫杰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6周后肢体功能,HAMD、HAM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肢体功能的好转率为52.95%,试验组患者肢体功能的好转率为76.47%,试验组患者肢体功能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有下降(P<0.05);试验组患者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行早期康复治疗,患者总体健康、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康复护理;脑卒中;预后;并发症

脑卒中为脑血管意外中的一大类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发病率与致残率较高,和心脏病及恶性肿瘤构成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类疾病,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统计发现,我国约有脑卒中患者600万,其中约有60%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劳动能力及生活能力丧失[2]。随着医疗技术及急救水平的发展,脑卒中的致死率有所下降,但是患者治疗后的后遗症及各系统功能障碍的发病率确增高,尤其是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最为显著[3]。我国康复护理的起步较晚,在加上发生脑卒中后患者未能及时进行康复护理,导致永久残疾,无法生活自理。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康复护理逐渐受到临床重视,尤其是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及价值。早期的康复护理对缓解后遗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4]。因此,本文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旨在了解早期康复是否对患者运动、认知功能的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影响,为临床尽早行康复护理提供临床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道德伦理委员会的审批,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期,签订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1995年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5],经CT或MRI检测确诊为脑卒中;(2)患者为首次发病;(3)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排除标准:(1)患者意识障碍,不能正确表达者;(2)患者有严重心肺功不全,高血压恶性进行倾向;(3)患者为脑出血术后发生偏瘫;(4)患者及家属不愿配合,不能随访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4例。2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卒中类型及康复护理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n=34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辅助患者进行治疗;常规护理包括控制颅内压、血压、血糖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

1.2.2 试验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辅助患者进行治疗;早期康复护理包括:①护理时机选择:当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且病情趋于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康复护理;②心理康复: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护理过程中,依据患者病情及具体情况,针对性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焦虑心理及恐惧心理,减轻患者因疾病造成的心理压力,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注意患者的饮食及作息;③早期运动训练:包括被动训练及主动训练,被动训练指医疗人员对患者的各个关节,先活动大关节,后活动小关节,活动包括关节的屈伸、旋转及内收外展,每个关节每次活动3~5遍,每日3次;主动训练指鼓励患者自行自主活动肌肉及关节;④日常生活训练:根据患者不同的生活能力,在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的帮助下,进行自我护理,如进食、洗漱、穿衣及移动物品等训练;⑤语言功能训练:当患者口腔清醒时,鼓励患者主动进行发音训练,但训练过程中主要训练时间,避免疲劳;⑥功能位置锻炼:早期患者病变肢体可保持功能位置时,尽可能对其进行功能锻炼,如上肢肩关节稍外展、肘关节略弯曲等。

1.3 观察指标

1.3.1 肢体功能评分:在康复护理6周后,采用上田敏偏瘫运动恢复法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评定,分为明显好转、好转及无效,并计算好转率。

1.3.2 患者心理评估[6]:护理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焦虑量表(HAMA)评价2组患者心理状况,焦虑、抑郁的程度与评分成正比。

1.3.3 生活质量[7]:参考美国医学研究所制定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生活的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患者的总体健康、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在0~100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3.4 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护理治疗6周清洁,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肢体或手肿胀、关节活动受限、体位性低血压、肌肉萎缩、其他,并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治疗后肢体功能比较 对照组患者肢体功能的好转率为52.95%,试验组患者肢体功能的好转率为76.47%,试验组患者肢体功能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治疗后肢体功能比较 n=34,例(%)

2.2 2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有下降(P<0.05);试验组患者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比较 n=34,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行早期康复治疗,患者总体健康、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n=34,分,

2.4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n=34,例(%)

3 讨论

脑卒中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依据其病理性质不同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主要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尽早进行康复护理不仅可诱导病变肢体进行主动锻炼,还对抑制肌肉张力异常增高,提高患者运动能力,最大可能恢复患者社会功能。研究发现,早期康复治疗可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特别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越早进行康复治疗,患者预后越好[9]。一般来说,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及康复训练越早,患者肢体恢复随意运动的时间越早,且预后越好,若不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可出现较为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废用[10]。

医护人员及家属应重视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且在护理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调动患者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康复当中,为达到较好治疗效果奠定基础[11]。国外研究发现,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后3个月内为恢复身体各项功能的最佳时期,在前4周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可最大程度恢复患者机体功能,降低致残率的发生[12]。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护理组患者肢体功能的好转率为52.95%,早期康复护理组患者肢体功能的好转率为76.47%,早期康复护理组患者肢体功能好转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有下降;早期康复护理组患者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早期康复护理组患者行早期康复治疗,患者总体健康、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结果显示,早期康复护理科明显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具有一定促进意义,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可得到改善,可能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相关康复知识较缺乏,或者与患者自身及家属的重视程度不够密切相关。因此,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治疗期间,不仅需要患者家属参与康复治疗,减少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赖,还需要学习相关康复专业知识,规范进行康复治疗,尽可能恢复患者肢体功能,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早期康复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早期康复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结果表明尽早进行康复护理科提高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生活质量,可能与以下几点密切相关:早期康复护理可刺激患者病变肢体的感觉传入,促进细胞的再生,并配合护理过程中的反复刺激及功能训练,可诱导形成新的反射弧,起到代偿作用,恢复神经功能[13];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语言中枢产生一定刺激,同时鼓励患者参与到康复治疗当中,调动患者的主动性,缩短患者恢复自主运动时间[14];早期康复护理科刺激患侧肢体运动,可降低患者肌肉萎缩或痉挛的发生,为患者预后的康复提供保障[15]。

综上所述,脑卒中偏瘫患者可伴有运动功能、语言功能障碍,早期进行康复护理不仅可恢复病侧肢体功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全面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1 付春丽,王俊海.青年和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因及临床特征的对比分析.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105-107.

2 兰天,呼日勒特木尔.脑卒中流行病学现状及遗传学研究进展.疑难病杂志,2015,14:986-989.

3 Gao QQ,Huang JY,Zhu JP,et al.Case analysis of applying Omaha system to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stroke patients.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2015,35:834-838,869.

4 Wahl AS,Schwab ME.Finding an optimal rehabilitation paradigm after stroke:enhancing fiber growth and training of the brain at the right moment.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2014,7:911.

5 周维金.脑血管疾病分类和诊断要点(1995)简介.中国乡村医药,1997,3:5-9.

6 Luque-Moreno C,Ferragu-Tgarcías A,Rodríguez-Blanco C,et al.A decade of progress using virtual reality for poststroke lower extremity rehabilitation: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intervention methods.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5,48:7-9.

7 Pivec R,Issa K,Given K,et al.A prospective,longitudinal study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follow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using the short-form 36 (SF-36) survey stratified by various demographic and comorbid factors.Journal of Arthroplasty,2015,30:374-378.

8 王慧英,刘荣荣.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中华全科医学,2015,13:845-846.

9 崔秋红,张群,宋波,等.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2674-2676.

10 Liu N,Cadilhac DA,Andrew NE,et 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troke:difference in outcomes within 6 months of stroke.Stroke,2014,45:3502.

11 Gatti M A,Portela M,Gianella M,et al.Walking ability after stroke in patients from argentina:predictive values oftwo tests in subjects with subacute hemiplegia.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Science,2015,27:2977-2980.

12 贾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临床研究,2016,24:142-143.

13 于秋艳.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继续医学教育,2016,23:50-52.

14 蔡娟.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措施分析.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5,5:97-98.

15 Huang PC,Hsieh YW,Wang CM,et al.Predictors of motor,daily function,and quality-of-life improvements after upper-extremity robot-assisted rehabilitation in stroke.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Therapy Association,2014,68:325-327.

R 473.5

A

1002-7386(2017)21-3355-03

2017-05-21)

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赵丽华);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叶海峰);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杜卫杰)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康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