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工匠精神做好期刊编辑工作

2017-10-27 09:44康娟
出版参考 2017年9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

康娟

摘要: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和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具备工匠精神对期刊编辑尤为重要,而传承并發扬工匠精神期刊编辑必须做到,理解期刊定位要准确无误、选题策划力求精益求精、编辑文章应精雕细刻、校对工作需一丝不苟、编后服务要周到细致。

关键词:工匠精神 行业期刊 编辑宣传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卓越产品。一般来说,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在新时代新常态下国家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并非偶然,在工作、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一门技艺和一项工作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愈益稀缺,特别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员具有工匠精神,作为“为他人作嫁衣”的编辑工作尤需如此。期刊编辑只有传承并发扬工匠精神,才能编辑出读者爱不释手的文章,打造出受众喜闻乐见的精品栏目,助力推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精品杂志,才能不断提高杂志质量,不断提升杂志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才能充分凸显杂志的内容优势,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

一、理解期刊定位需要准确无误

行业期刊一般承载着行业宣传主阵地、主渠道和主平台的作用,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而要做到这些,期刊必须有明确的定位。以《中国审计》杂志为例,它作为审计系统的指导性期刊,行业背景特定,内容专业性相对较强,必须以宣传党和国家以及审计署的方针政策为己任,紧紧围绕审计署的中心工作,报道重要事件,组织重点文章,探索热点问题,交流工作经验,宣传典型人物,讲好审计故事,发挥舆论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凸显杂志的指导性功能。作为期刊编辑,必须精准了解期刊定位,知晓杂志的选题范围,明晰杂志在各个时期的选题重点,了解杂志的总体风格。在此基础上,应坚守政治立场,找准工作方向,恪守职业道德,加强对审计署相关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的学习,时刻牢记编辑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还要针对审计期刊的特点,精准领会各栏目的定位及要求,做好每期的选题策划,组织精品文章,既凸显栏目的特点、又符合杂志的总体要求,以提升栏目整体质量,通过自己的扎实工作为杂志增光添彩。

二、选题策划力求精益求精

选题是期刊的基础和灵魂。选题策划是期刊出版活动的起点,是每期杂志的工作统领和风格、特点的体现,因此,选题策划对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十分重要,对每位编辑的要求不同寻常。

期刊行业发展到今天,每本杂志都十分重视选题策划,并采取多种方法组织实施。但在实践中,个别期刊在选题策划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重策划、轻实施,重形式、轻内容,重时效、轻深度等。对此,期刊编辑必须充分理解选题重点,探索选题策划的方法和途径,在精益求精上花大力气、做足文章。

一要具备敏锐的感知能力。一名优秀的期刊编辑,除了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背景,还应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一定涉猎,这样才能练就一双洞察深远的慧眼,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态势,迅速感知舆论热点和公众关注点。例如,2015年,党中央要求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这对审计系统来说是个新课题。在过去的实践中,多数审计机关没有开展过这种审计,均存在种种疑惑和困难。《中国审计》杂志编辑敏锐抓住这个选题,广开思路,组织人员深入研究,并进行整体策划,联系相关专家学者以及有实践经验的审计人员,有计划、成系统地对这一问题进行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激烈的市场竞争,既对期刊的选题策划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也给选题策划提供了新的机遇、新的空间,这些都对期刊编辑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力求在形式上、表现方法上大胆创新并取得突破。因此,编辑在做选题策划时,要牢牢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市场发展趋势和读者需求态势,大胆提出创新性选题,精益求精做好选题,力求使选题思路明确、重点突出、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既具时代感,更具可行性,以实现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三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期刊编辑的策划能力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综合体现。期刊编辑不仅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业务学习(比如审计基础知识、审计前沿知识的学习,各项编辑业务的学习等)。通过扎实的学习、深入的思考和不断的总结,及时调整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为提高选题的高度、深度和厚度打牢坚实的基础。

三、编辑文章做到精雕细刻

编辑加工是提高杂志质量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期刊编辑既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也要具备丰富广博的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敏锐的洞察力和鉴别力,并在编辑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才能编辑出质量上乘的文章。

工匠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作品,不断改善工艺,追求作品的日臻完美。怎样发现、雕琢璞玉,依其特性呈现美玉本质,是编辑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一般说来,行业期刊因稿源单一,稿件内容一般重复较多,能让简单编校加工即用的稿件少之又少。大多数稿件受作者本身局限影响,多有瑕疵和偏差,宛若未经雕琢的璞玉。面对大多数这样的作品,编辑犹如工匠面对璞玉,期待其在自己手中保留妙处、不失本色、更显风姿;也如工匠在满足作品实用性、功能性和审美性的前提下,对作品价值进一步提炼乃至升华。在此过程中,期刊编辑应像工匠一样,始终以追求精品文章、精品期刊为己任,要充分理解作者想要通过作品表达的内涵,斟酌字句,雕刻文章。应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雕琢文章,要俯下身、沉下心,使主题更突出、结构更严密、文字更精练、文采更动人。只有把作者的作品作为自己的编辑作品一样对待,精工细作,不厌其烦,才能使璞玉褪去质朴,以巧补拙,终成美玉。endprint

四、校对工作应该一丝不苟

校对是编辑加工流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编辑工作的延伸和补充,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要一环。

在编辑加工诸项环节中,编辑与校对应“分工不分家”,校对工作更需要期刊编辑具有一丝不苟、字斟句酌的工匠精神。以《中国审计》杂志为例,在校对过程中,编辑要根据审计专业的特点,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三次校对工作由《中国审计》杂志内部交叉进行,编辑要注意转换角色,去除浮躁,调整心态、思维和审读方式,严格按照校对流程和要求进行校对工作。三次校对后,还由当期执行编辑和相关领导进行一次通校,重点是对全刊进行整体上把握和统一。这种层层推进的校对流程要求期刊编辑既要校异同,更要明是非;既要遵循校对工作规范,也应对作者原意、文章写作背景等综合考虑。遇到疑点应及时查找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字典辞典以及校对手册等,认真学习研读,必要时还应集体讨论,以确定字词的使用、标点符号的规范等细节。当遇见疑点或存不同意见时,应及時向责任编辑确定相关细节、了解稿件撰写背景、作者发表意愿等,并与审计行业专家等相关人员沟通、协商,据实做出客观、合理、专业的校对意见。这都要求在校对工作中,既要审读单篇文章,更要从栏目以及杂志的总体风格进行整体把握。在校对以及核红的工作中,期刊编辑要做到“眼睛跟着文章走,思路随着内容转”,通过全身心投入,字斟句酌,为稿件把好最后一道关口,防控各种风险,从而达到为文章增色添彩的目的。

五、编后服务做到周到细致

一期杂志付梓后,期刊编辑并非完事大吉,而要想作者之所难,思读者之所虑,积极换位思考,加强编后服务,求真务实,乐于奉献。利用新媒体的特色和优势,搭建编者、作者、读者之间的沟通平台,虚心听取作者、读者对编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索期刊出版规律,探讨期刊选题计划,打造有含金量的文章、栏目。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发挥大数据对海量数据的记录、搜索、筛查等功能,为作者、读者提供选题、购书和阅读等方面的服务,以高质量的服务这一附加值,增加期刊的价值,以适应期刊阅读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提高期刊的美誉度,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再如,编辑应有意识地维护自己的作者群,建立自己的作者库,在编辑工作中发现优秀的行业作者,尽力与其保持长期联系,产生良性互动,在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稿策划时将其及时锁定,以期尽快达成策划目标,回应市场期待。此外,在完成每期刊期编辑工作后,应及时做好各种统计分析,及时总结期刊编辑工作心得体会等,保持与作者、读者的联系沟通,加强良性互动,提升服务质量,满足读者需求。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
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国品牌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