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建设之关系研究

2017-10-30 09:30夏陆然
丝绸之路 2017年20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区域经济一带一路

夏陆然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建设均是我国近若干年来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大政方针。本文重点分析了两大政策的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尝试提出促进二者共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20-0036-02

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以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目标。其中 “贸易畅通”的内涵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实现贸易上的通畅,实现投资贸易的便利化,努力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在区域内积极构建良好的商贸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及地区共同商建自贸区。?譹?訛 这对于认识“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建设的关系具有指示性作用。

一、互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建设的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建设均是当前中国国家层面的大事,是“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提出的新的改革开放战略”,?譺?訛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套重拳,彰显出本届政府深远的政治智慧与坚定的改革决心。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央应对深刻变化的全球形势、统筹国际国内大局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实现贸易畅通就是通过发展与沿路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稳定,从而实现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提升。自贸区战略则是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的,根据国际经贸新形势所作出的重大战略转向。

“一带一路”和自贸区都侧重于发展与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其主要原因及成立的基础在于,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中国外贸总额的60%,从沿线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投资已超过外资总额的70%。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这些国家或地区逐步建立起双边共赢的自由贸易区,中国经济会表现出更加明显的溢出效应,此举也必将收到国内及沿线国家地区的欢迎。同样,新设自贸试验区在“一带一路”沿线产生,将逐步促成“一带一路”大市场的形成,使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来往、文化交流等领域加深合作力度、提高共识,从而以更广范围、更高层次的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

这两大政策对于推进改革开放、推进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从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建设是“一体两面,相互促进”的关系,?譻?訛二者将共同促进中国新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二)自贸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抓手与落实之处

葛剑雄先生指出:“经济带肯定是要多边的,如果要使‘一带一路走得通、走得顺畅,就必须有贸易的促进。”?譼?訛“一带一路”倡议要落地落实,就必须依靠经贸的步步推进,而自贸区是促进经贸、加速“一带一路”落地的一个抓手或步骤。

正如研究者所说:“‘一带一路实际上是统筹改革开放的全新战略,是中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龙头。”?譽?訛而建设自贸区是中国欲图重塑对外经贸关系的最直接表现,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表现,不仅是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而是全面的制度创新、机制创新。自贸区大多包括贸易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这将改变中国的发展之路。而自贸区内,创新的发展模式可以超越中国现有的体制,使中国能够在世界经济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换句话说,如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能够进一步加深,顺利实现通“五通”,其中需要大量活力的基点就必定在于发展自贸区。借助自贸区和世界进行全新的对话,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进行深入的经贸往来,将是把中国在嵌入到世界经济格局里面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是欠发达国家,经济水平不高。与这些国家建立的自由贸易区的层次自然都不会太高,但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于外部市场的依赖性十分强。因此,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不仅能够提升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交往水平,更能通过这条途径,实现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能合作,而这些产能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发展过程亟需,能够为提升沿线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提升本地的产业发展水平提供重大机遇。另一方面,巨大体量的中国内需市场,将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长久稳定增长提供重要支撑,成为其贸易往来的重点对象。自贸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的支点与落脚点,将充分发挥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比较优势提供舞台的作用,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各类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

(三)“一带一路”将起到串联带动自贸区发展的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中,既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也有基础设施亟待提高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社会体制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就是促成整个“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地域中的国家产生优势互补、合作共生的效果,有效推进区域內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和商贸往来。“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能够快速地带动周边国家、地区的协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所以可以说“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是协作关系, 如同节点和线路之间的关系,互相依存”。?譾?訛

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是内在协同的关系。正如电路和开关,又如珍珠项链和单个的珍珠。它们既互相依存得以共同存在和发展,也彼此促进、相互联动、相互发挥作用。

二、两大战略相互策应的相关建议

基于对“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建设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推进自贸区将是必要之举。在探索推进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做好科学规划,加强组织协调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自贸区建设,面临着愈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为了平稳实施、全面推进两项建设,必须做好注重长远目标、兼顾近期任务的科学规划。通过明确而合理的规划,统筹各自贸区进行互不冲突、互补互利的发展方式,使“一带一路”的集合效应充分、顺利地发挥出来,有效减少因行政规划不科学、不合理而带来的过程消耗或重复建设。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建设或谈判自由贸易区、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工作。在整体性的工作过程中,很多内容要加强统筹,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通过合力谋求共同发展,而不是盲目竞争、重复建设、相互消耗,组织协调将是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endprint

(二)应明确发展重点,稳步逐级扩大

当前,应该利用好中国现有的组织优势和周边优势,在原有国际关系的基础上搭建中国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核心的国家,中国应当在全球贸易中获得更大的效益。但是,与早期的国际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相比,中国的水平规模、发展阶段都还有很大空间。现在,必须尽快构建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将之打造成为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中的一个重点,使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中斩获更加有利的地位。

形成了核心之后,则应当突出重点发展区域。基于地域因素,以及贸易发展水平,在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应优先与东北亚、东盟国家发展自由贸易区,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向其他亚太国家扩展。中国应避免陷入在发达国家自贸区网络中被边缘化的窘境。虽然当前东北亚形势微妙、韩国一意孤行部署萨德系统的局势、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不断制造麻烦、台湾政治局势难定等因素,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自贸区建设进度举步维艰,但也唯有形成了强有力的“核心经济圈”,才能有能力、稳扎稳打地向外继续推进。

(三)着力推动加强政策建设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三大战略之一,从中央部门到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些制度政策。但这些政策是否符合要求,得到沿线国家、沿线省区市的考验也充满不确定性。战略的成功不仅受到国际政治、地缘政治和经济力量等因素的影响,更受到沿线地方政府不同诉求的影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制定行政政策,应主动听取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意见和建议,尽量照顾、满足不同省、区、市的诉求,尽可能让利益多元化,并达到利益最大化、效果最佳化。

(四)应推动形成统一、稳定的自由贸易规则

当中国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完成之后,下面该做的应当是突破界限,设立一以贯之的“游戏规则”。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自由贸易区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保持“一带一路”政策与自由贸易国际规则及其他规则的一致性是必然的选择。已经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应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统一一致的自贸区规则的范围内行事。如此,既能够用一种规则约束和服务各成员国,也能够反过来服务和推动于中国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发展,从而使“一带一路”倡议和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各项政策、法规互为促进、相辅相成,最终形成一个稳定、有力的有机整体。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建设有着深层的联系,二者都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两条便利,也是必经之途径,更将是中国增强世界性影响、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两个重要砝码。

[注 释]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林毅夫:《“一带一路”与自贸区:中国新的对外开放战略》,选自《“一带一路”引领中国——国家顶层战略设计与行动布局》,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6页。

韩晔:《对外开放格局下“一带一路”战略对接自贸区建设构想》,《中国物价》,2016年第8期,第15页。

葛剑雄:《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背景和未来思考》,选自《改变世界经济地理的“一带一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湯敏:《“一带一路”战略彰显“大国心态”》,选自《读懂一带一路——国家智库顶级学者前瞻中国新思路》,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第7页、第16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区域经济一带一路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