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设计奖:对你“好”的设计

2017-10-30 00:04Yen
艺术与设计 2016年11期
关键词:设计师日本设计

Yen

对于在校的学生而言,一件穿得不舒适,甚至充满“压力”的制服,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经验与成效。基于此,日本Kanko公司就在新的学生外套上进行样式的修改,好让学生在进行大量的弯腰和举手时不会感觉“卡卡”的。设计在推出的五年内获得了日本约60家学校的采用。

便当盒与购物袋,都是赏昧期限极短,环保功能小的物品。所以设计是否能更有效地改善它们的本质呢?日本Miyagen公司所开发的“Carry Cup”塑料购物袋设计就不从制作的原料下手,反而在袋子内加入了特殊的缝接模式,让外带多杯饮料的时候比纸制的常规杯架更有效地取得固定作用。这样一来,设计也就能节省存储空间,节省劳动时间,并同时减少废物的生产。

胶囊样式的“Deticious Supplement”便当盒的设计初衷也一样。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定制化的食物外带服务,只要消费者通过APP诊断出自己所需的营养后,便可携带便当盒到APP合作的熟食中心,“收集”所推荐的菜色,进而在不需要重复消费的同时,减少多余垃圾的生产。当然,贴心的是,所有的菜色都是专业营养师推荐的组合,总共超过220万种,所以一点都不必担心会有吃腻的一天。

对于住宅空间不大的城市人而言,购买一件家电需要三思而后行,首先要考虑空间占用的性质。松下(Panasonic)无线杆式吸尘机之所以获奖就是因为它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或许不如英国家电品牌戴森的款式那样,拥有先进的吸尘技术,但是设计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于其吸嘴部分可以从“1”形到“T”形随意切换,进而能轻松地清理角落和缝隙,省下不断更换的时间与精力。加上它体型还可以缩短至7公分,让收纳自然显得不费事。

至于行走方面,来自中国设计师时晓曦的“JS”鞋子就获得评审的大力赞赏。乍看,样式简单的鞋子有着手织“温暖牌”的感觉,但它们其实是全球第一款3D打印针织鞋,采用了尖端的创新手法,有效地让编织密度和形状得以控制,鞋子因此拥有轻盈、服帖和耐久性。更重要的是,鞋子在生产的过程中节省了大约80%的加工步骤和人力。再者,通过“单只购买”的方式,也让消费者可以创造完全定制的鞋子,减少浪费。

理念二:真实性的面对

“真实”,或许是当今社会中所欠缺的元素,所以当设计能微观地发现问题的所在并有效解答时,人们则更能真诚地面对现实,对未来感到希望。尤其在商业领域中,逐渐实行起“另类”的文化活动:从策划家庭文化日,到房地产公司经营餐厅,甚至有出版公司提出前卫且争议的思考课题等——或许皆与本行有别,但评审们反而觉得大企业对现代社会的洞察力有越来越专注的迹象,赞扬是绝对有必要的。

像近期“高架下”的商业设施发展就是日本的新建筑领域。从神田万世桥下的“mAAch”到即将开幕的“中目黑高架下”计划都为以往被忽略的空间带来新生。而Re-Write策划公司所打造的东小金井车站也希望能创造出新的社区环境。他们不仅为高架下的空间置入了黑白相间,充满通透性的店面,也会主办一系列的家庭文化节日,亦会让许多当地艺术家和创作者都到此展现他们的作品。

在另一边厢的相模原市,Toko房地产经纪公司则发起和经营了一间自助式餐厅,专门为公寓楼旗下1600个出租单位提供餐饮服务。其目的就是希望能让住户们获得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健康家常食品。加上100日元的早餐和500日元的午餐或晚餐价格(在日本市区,一碗拉面就要1000日元了),说真的,谁又能抗拒得了呢?

当然,日本社会所面临着的老龄化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出版公司Taka rajima却认为“思考如何逝世与思考如何生活是一样的”,也不该总是对此话题遮遮掩掩或一语带过。所以刊登于报纸上的年度广告,就大胆地选择了抗癌女演员Kirin Kiki作为“躺在碧绿水面上的老人”形象出现。此广告一推出就引起了巨大反响,被抨击说这是对演员的不尊重。但如今却获颁“最佳设计奖”,就无形中表现了业界的支持与平反,可以说是扬眉吐气了。

理念三:创造性的蓝海

“创造”,顾名思义是以设计开拓未来的构想力;是让天马行空的想法在现实里拥有实体的能力。毫不例外地,来自日本的创造与创新主张都是家電、电讯或科技品牌——单单是索尼就有4件“最佳设计”。然而让人惊叹的,反而是一些与“科技新贵”沾不上边的新科技创造。像为老龄化社会设计的“Comuoon”无线通信系统和“Mago-Channel”机顶盒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前者是日本通用音频设计公司为了拥有听力障碍者的老年人设计的。因为说话者往往在声量上都无法顾及到所有人,所以这一项系统就能为听者进行音频、频率的调节,然后通过高度定向的扬声器输出。这样一来所有人都能保持顺畅的沟通。这尤其在课堂或养老院里特别管用。后者让祖父母辈们能拥有专属的“子孙频道”。将此机顶盒连接于电视端,老人们就能将所拍摄的照片或视频,透过智能手机端的APP传回家,轻松地和祖父母分享孩子们的记忆。其安装不仅简单,也因为机器里已经内置了3G模块和SIM卡而完全不需要接入互联网。这样的设计可说让即使不懂3C产品的祖父母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孙子们的消息。

谈及通讯,在三星新手机陨落的时间点上,一台在无SIM卡的智能手机——虽然这是来自微软的产品一一却获得优良设计奖,这在行情上或许有看涨的可能。来自日本Trinity公司的“NuAns NEO”手机,号称是从头开始设计的新风格手机。设计师解释说,基于纤细和轻盈的手机款式,并非有最舒适的手感,所以在形态上,设计更偏向于弧形的侧面,希望能自然地握在你手中。当然,设计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拥有可互换的背板:天然木材、绒面革和人造皮,再加上79种独特图腾设计,它是否将有可能突破日本,闯荡天下呢?值得期待。

当然,在国外已经拥有高人气的获奖产品中,除了戴森的吹风机外,由英国ROLI公司和日本MI Seven Japan公司共同设计的“Seaboard Rise”也是个值得一提的设计。这款MIDI键盘式控制器最革命性的地方,就是采用柔软的硅胶材质作为琴键的设计。其触感就像是软糖般,绝对能为用者带来新体验。不管是滑动、按动等动作都能够呈现不同的音色。虽然目前要价不菲(最低价约合5,400人民币),可是却因为在未来可能开辟更多新的音乐表达方式进而获得评审的青睐。endprint

“魅力”,是对富足生活文化的想象力,亦是区域乃至国家性的软实力。这一种力量看似由平面设计所创造。但这些获奖的作品中,毛巾、纸牌、甚至是垃圾袋,它们的共同点到底又是什么呢?——或许是在设计的过程中,问了对的问题吧。

像是问了“该如何鼓励年轻人去参观寺庙和神社?”后,就催生出将日本传统毛巾打造成一本护照的“Tenugui”。了解到年轻人在旅游时热爱收集纪念盖章的潮流,设计师就将伊豆城里25个景点化作一段收集纪念盖章的旅途,让完成观光的人在解开护照的绳子后能获得一条独一无二的毛巾,这不仅让游人拥有了回忆,又可当日常品使用,可谓一箭双雕。

另外,当设计师提出了“要怎么才能让小孩藉由小吃来进行学习?”的问题后,“与水族馆合作”的方案却成了最佳的灵感来源,设计师创造了一套有着50种不同海洋生物图像的纸牌“Ottotto”。纸牌还附有零食,帮助孩子和成年人通过小吃来了解海洋生物:包括它们的大小、寿命、环境等。这无形也让孩子在玩乐之间成为小小的海洋生物专家,而且这玩起来应该比梦可宝还来得有趣和轻松吧!

然而不是所有设计都来自于有趣的问题。像日本人最爱庆祝的万圣节,却每每在庆祝完毕后生产堆积如山的垃圾。所以设计师便问:“有没有可能让收拾垃圾变得有趣呢?”因此,Dentsu.inc就灵机一动,在垃圾袋上印有南瓜灯笼的图像,让装满的垃圾袋宛如城市的装饰品,同时亦让万圣节期间的收拾垃圾志愿者和路人看到垃圾袋也会会心一笑,暖心亦应景。

理念五:伦理的新探索

当设计师能对社会、环境进行思考的时候,就能表现出“伦理”的理念。而优良设计奖也自2011年,日本大地震灾后,设立起一个“重建”的类别,以身作则地展现出对此理念的注重,也希望能让获奖的作品成为地震区域或国家的借鉴与参考。不管是建筑、产品、甚至是广告和书籍,都有可能通过设计在未来灾难发生时能取得最广益的效果。

像设计师板茂早在东日本地震后提出的隔离系统设计,就在日后熊本地震赈灾时派上用场。这一个简单的隔离系统,只需要使用纸管就能搭起结构框架,让疏散设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安装。而其矩阵式的排列不仅能有秩序地安顿灾民,也因为布料式的屏风让出入更为方便,并同时顾及到人们所需的私隐。

而后,当需要进行灾后集体搬迁时,手岛浩之设计的宫城县岩波市公共住房计划则能成为最佳的蓝图。这一项住房计划中拥有44个单位,而每间房子内部都被均分为四部分,其中之一为浴室和厨房,剩余的则是生活空间。共享式的露台则连接到人行道上。名为“绿色道路”的创建是为了促进邻居之间的沟通。若有老年人和孩子们住在一起就能因此互相关注,成为社群的一部分。

谈及社群,奖项中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伦理”设计或许就是名为“Gochibo”的“應急食品宴会”。在地震频频的日本,当地人民或多或少都会有应急食品的储存,但是相应的问题也会浮现:“紧急食品可能不太好吃”或“储存好的食物会过了赏昧期限”还有“在紧急情况下我一个人该怎么办?”等等。所以此宴会的功能就能化解这些忧虑,让人们在定期更新库存与发挥烹饪创意的同时,也能增进彼此的感情,未雨绸缪。

奖落谁家?

6件候选为“年度大奖”的设计作品还真的极致多元,无所不包:从电池到拖拉机、从公寓改造到防灾书籍、还有编程玩具与投影式地图——他们全都是好设计,但哪一件才真正满足了评审们所注重的五项评选理念:人性、真实、创造、魅力和伦理呢?我们情愿相信是《东京防灾》这本书。

若以去年的年度设计作品“WHILL”轮椅来分析评审们的选择模式的话,那该作品的商业市场也许小众,但其影响力却可能是无远弗届的。以此类推,虽然《东京防灾》只有日语版本,但它自推出以来就已经免费入驻了750万个居家,成为东京人最不可或缺的防灾读物。其内容不仅充满了独特的生存技巧,也在新一代设计师Nosigner的设计指导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达防灾意识,甚至还让一些棘手问题的应对显得不那么可怕。

如此以设计力量保护公民身、心、灵的作品,应该就不仅仅是件好设计,而且是对你“好”的设计,不是吗?

(编辑:王蕊)endprint

猜你喜欢
设计师日本设计
小小设计师
日本元旦是新年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黄金时代》日本版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推荐一个设计师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