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第二课堂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实施

2017-10-30 08:25田华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

摘要: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以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策略也不断改进。双创型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双创型人才,高校开设了第二课堂,以期通过第二课堂的设立,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选择第二课堂项目,进而实现培养双创型人才的目的。本文主要对高校第二课堂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具体的实施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第二课堂;双创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

双创型人才指的是融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为一体的人才,这类人才不仅具有先进的工作理念和较高的工作技能,同時也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对社会以及个人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第二课堂指的是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任务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实施的多元化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以及兴趣爱好选择第二课堂进行深造。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知识和提升技能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及创业技能的提升,是推动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一、第二课堂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改善第一课堂培养单一性的缺陷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守旧。教学方式主要以灌输的方式为主,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被动地听讲。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缺乏实践能力的指导,导致学生远离社会,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差,进而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受到局限。在教学内容上,由于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全是抱着应付考试的目的,很少的学生能够从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去学习,使得自身的知识面越来越窄。同时,课堂教学的目标过于笼统,缺乏个性培养意识及层次性和创新性,使得学生缺乏个性和想象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的能力。而第二课堂恰好能够有效弥补第一课堂的这些不足之处。

2.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理论知识的吸收和实践,通过开放式课堂的开展,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的很多限制性因素被打破,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特别是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来说,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实现对创业理论与实践的兼顾作用。学生可以在第二课堂中通过阅读、比较、观察、实验、思考等多种活动形式,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和了解,进而不断地开阔知识视野,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利于自身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实现实践能力的提升。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根据相关心理学家的分析可知,创造性活动需要基于一定的条件,包括心理自由以及心理安全条件。在第二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需求和兴趣爱好等自主选择创新创业活动,而高校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安全环境,使学生有足够的心理自由。这两种条件的结合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对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第二课堂的开放性和丰富性也使得学生在参与第二课堂时能够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创造性,进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科技素养以及审美情趣。

4.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

“体验经济”是当前经济学中一种重要的概念,主要通过“体验”来带动经济的发展。所谓“体验”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遵从学生的心理感受而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执行者。通过对活动的策划、开展,学生的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锻炼。通过亲自参与活动的开展,学生还能够提升归属感和成就感。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实现了从被动围观者到主动参与者的角色互换,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才智、特长和能力,有利于自身个性的发展和才能的展示,激发自身的创新创业思维。

二、第二课堂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的实施策略

1.注重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结合

(1)从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第二课堂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和重要途径,因此第二课堂的开展必须与高校教育整体工作进行有效的契合。第二课堂的目标、内容、时间等方面的设置需要与第一课堂进行紧密衔接,并成为第一课堂创业相关教学的有效补充。高校需要以创业教育的整体目标为基础,结合第一课堂培养学生的重点内容,丰富和拓展创新创业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进而构建更加科学、系统的第二课堂创业教育平台。

(2)从学生的学习需求着手,保证第二课堂贴近实际创业活动。第二课堂创业活动能够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目的,吸引学生加入第二课堂,进而实现教育目标。高校需要考量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及形式是否是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入手,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入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实现因材施教。同时设计一些与学生的兴趣相符的教学内容,并贴合当前社会的创业和创新实际,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3)从活动的整体入手,构建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很多活动还流于形式,活动创办的目的比较单一,无法发挥创新创业活动的作用,而且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虽然第二课堂活动相对于第一课堂活动更加活跃、轻松和有趣,但是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相对于其他的文艺性较强的第二课堂来说还是稍显枯燥,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因此高校在打造第二课堂过程中,还需要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一体化的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全面对接。

(4)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入手,推动第二课堂课程化的建设。第二课堂的开展目的是与第一课堂的知识内容结合,进而实现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总目标的设定下,还需要注重第二课堂教育平台构建的层次性和个性化,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个性特长等,并根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第二课堂平台的建设还需要课程化的支持和推动,所以第二课堂的参与虽然具有自主选择性,但是一旦参与到创新创业的第二课堂中,还需要遵守课程化原则,遵守相应的学分制规定,这样才能够保证第二课堂的有效性。

2.以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第二课堂教育平台

(1)设置创新创业课堂平台。为了使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教学更加体系化,高校还需要设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委员会,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委员会的主任,其他成员则由科研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以及部分教師担任。同时,各个院系也需要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制订以及相关工作的管理,并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设计和开展工作。高校要通过对第一课堂以及第二课堂资源的整合来创建更加广阔的创业课堂平台。第二课堂平台相对于第一课堂平台来说,其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生动。高校可以通过沙龙、讲座、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第二课堂,同时还可以通过与一些社会权威机构的合作实现第二课堂的开展,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良好的辐射条件,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和环境。

(2)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创业培训也是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高校可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创新创业培训课堂,开展科学创业、返乡创业、公益创业、“互联网+”等相关专题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知识、技能的提升,而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邀请一些知名的创业成功人士以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开展讲座和论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开阔学生的视野。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作为第二课堂开展的保障,也是激发学生创新创业信心和兴趣的手段。基金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筹集,比如学校的财务拨款、企事业单位的赞助等。

(3)强调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校园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的营造也是创新创业第二课堂开展的关键。在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需要注重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环境和氛围是实现这种力量的关键。通过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学生会逐渐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进而更好地激发自身的创造力。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文化活动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由于此类活动的规模大、人数多、形式丰富、内容有趣,所以相关负责人和组织人员必须具有缜密的思维和良好的策划能力,能够利用活动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双创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对双创型人才的培养。但是仅凭借第一课堂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往往受到课时以及授课方式等多方面的限制,难以实现目标。因此,高校需要积极创建第二课堂,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优势,为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传玲.以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6-38.

[2]周杰.探究第二课堂管理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6):12-14.

[3]吴汉东,于洋,郭雪松等.高校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建设的研究——以辽宁医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继续教育,2015(8):36-37.

[4]南琳芝.基于“创新创业”教育视角的独立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与管理[J].才智,2016(35):196.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6C0590)。

作者简介:田华,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实践观对第二课堂建设的启示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第二课堂的设计与开发策略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