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

2017-10-30 09:16由淑萍陈文静罗园园李思琪漆倩王冰冰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现状及策略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

由淑萍+陈文静+罗园园+李思琪+漆倩+王冰冰

摘要:高校医学教育承担着培育我国医学人才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但部分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并不高。本文在探索可行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基础上,为高校医学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策略

医疗工作是关乎民生的职业,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与医疗工作者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能密不可分。高校医学教育工作的重任是培育医学人才,因此,医学院校需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医学教育培养的目标。同时,做好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赋予每一个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笔者于2017年1月至6月对不同医学专业的981名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其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并探索可行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全球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对当代医学生的思想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良性发展,同时,国内外的形势变化、社会的发展也使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这使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呈现更加多元、复杂的特点。经过调查分析,笔者找出了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不高

被调查的医学生中对学校已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非常感兴趣”的仅占19.2%(188/981),“基本感兴趣”的占421%(413/981),“不太感兴趣”的占38.7%(380/981);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开设,“非常有必要”的占9.38%(92/981),“有必要但不必须”的占41.08%(403/981),“无所谓”的占41.18%(404/981),“没必要”的占8.36%(82/981)。

2.医学生对思想政治关注的热点向个人价值转变

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质体现在:为医学生提供正确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荣辱观,能够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然而,在日常管理中发现,医学生对于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有待提高,部分医学生仍然存在思想政治课堂迟到、旷课、考试作弊等现象。在调查过程中,有的医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态度仅仅体现在考试的卷面答案上,主观上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的状况,甚至认为赚取更多的钱、奢靡的生活是人生的幸福。

3.医学生的思想政治取向存在功利化、庸俗化的趋势

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应积极地把课堂主流教育与课外各项党团、社团活动结合起来,通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规范医学生的思想政治取向,使其摒弃功利化、庸俗化的错误思想理念。调查数据表明,大部分医学生的开拓意识与创新精神较强,呈现积极向上的面貌,思想先进、政治素质成熟;但仍有少部分医学生奋斗、自强意识不足,不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沉溺于小说、互联网游戏中,存在功利化、庸俗化思想。

二、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医学生被誉为“医疗预备队员”,是今后卫生领域的主力军,其思想政治水平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改革和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影响着国家的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不断地强化当代医学生的医学教育工作,稳抓教育中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对保证医疗卫生职业人群的基本素质,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支撑和谐卫生领域长期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优质课堂教育是深入推进医学生正确思想政治理念的生命线

优质课堂教育主要体现为:第一,积极提升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鼓励教师申报教学能手、教学名师,打造一支符合医学生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保证教师育人的责任;第二,在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中,优化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丰富教育素材,采用多种先进的实例、优秀鲜活的事例,达到以感情服人、以理育人,转变传统的思政教育课堂教学理念;第三,在课堂中把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医学生的各专业课程教育资源相互结合,努力挖掘多功效的课堂教育,全面发挥医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有效性,防止医学生重专业、偏政治的学习心态。

2.社会责任感是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有力推手

现代医学模式将自然医学与人文科学相融合,使医学生除了学习医学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还应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在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在不断引导医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使其更宽泛地领悟思想政治的重要性。高校要深入进行“以人為本”“循序渐进”“情境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与和谐社会”等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医学生在树立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将社会责任感转变为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促进力量。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医学生思想教育的时效性

医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的方式是课堂教育,除此之外,另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重要载体则是校园文化。因此,校园文化活动也被称为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讲堂。中国公民宣誓、唱歌曲、讲故事、诵经典、做承诺、送吉祥等丰富的校园活动可以丰富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医学院校的教学运行、日常管理同样应当渗透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相融合,把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校园的方方面面,将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医学生的精神大餐,实现“环境育人、全程育人、教育育人”的总目标,在教学管理、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医院共同协作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教学医院的共同协作。学校和教学医院是培养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体,应该为医学生营造思想政治文化的氛围;家庭教育是思想政治意识形成的基础,父母应积极提升思想政治觉悟,以身作则,始终做好与医学生的引导,率先垂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培养医学生思想政治的坚实保障,各类团体、机构应指导医学生进行责任选择、责任承担,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精神食粮,使医学生在知识、信念、行为方面得到不断的巩固与完善。

5.以典型教育为抓手,强化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树立榜样、动之以情”,通过榜样的力量,选择品学兼优的医学生或优秀医务工作者作为先进典型,通过典型报告、高校论坛等多种方式启发与激励高校医学生的积极性、上进心与自觉性,丰富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保证医学生健康思想的发展,引导医学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重大。加强社会责任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医院一体化教育体系,进行典型教育,这些都可以成为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对策。

参考文献:

[1]梁煜鹏.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湛江几所高校为例[D].广州:中山大学,2010.

[2]吴皓达,吕世军.医学院校医德精神的内涵及意蕴[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6):92-93.

基金项目:2017年“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017XYFG14)。

作者简介:由淑萍(1979—),女,山东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医学教育学。

猜你喜欢
现状及策略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
刍议污水管网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策略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呈现现状及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