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优势与举措

2017-10-30 14:01黄铭杰吕文惠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辅导员

黄铭杰+吕文惠

摘要:新形势下,许多政策、形式和学生特点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契机,但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思政教育中具有特殊优势,发挥其在新形势下的特殊作用刻不容緩。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积极践行核心意识、创新意识、顶层意识和体验意识是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新形势;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全国高校在党的领导下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高校思政工作持续加强和改进,并呈现良好的态势。新形势下,许多政策、形式和学生特点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契机,但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了解社会发展大背景,准确认识并把握形势发展变化所提出的新要求。高校辅导员作为青年学生的“身边人”和“引路人”,是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得天独厚、不可替代的优势,发挥辅导员在新形势下的特殊作用刻不容缓。

一、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征分析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共享”的春风,时代的进步带来了教育的多元化。新形势下新的平台契机以及高校学生的特点皆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多方面新形势、新特征并轨,碰撞出的是充满时代感及新特征的火花。

1.“互联网+”背景下,工作开展趋于灵活多样。“互联网+”的提倡及普及,塑造了全新的媒体环境,加上智能手机的流行,如今每个高校学生都是最直观的媒体终端。这无形中改善了过去教师与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信息不对称的尴尬境地,使教师和学生接受信息内容与频率处于同样的位置,也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的多样性,诸如“两微一端”(微博、微信与客户端)、QQ、以某些媒体介质为基础的网络平台等;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作为信息流通渠道,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顺畅,更具互动性。

2.“双创”号召下,工作开展创意不可或缺。近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风同样吹进了高校校园,高校学生的创业激情澎湃,效果显著。在创新创业团队的管理中,来自校方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在创新理念的引领之下,处于研究前沿及时代“风口”的高校更要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同时,还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让学生有更多获得感。

3.“95”后、“00”后学生特征明显。所谓“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一代又一代的高校人才在回馈社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道路上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存在的意义。伴随高校学生更迭的脚步,高校迎来了越来越多“95”后甚至“00”后的学子,他们处于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特殊成长环境,是计划生育的“末代人”、改革成效凸显的“初代人”。时代的特征赋予了这些年轻人自由的心态、自主的理念、有些攀比的心理以及压力无处释放的特点。这意味着传统纯理论、“灌输式”甚至“压迫式”的思想引导方式已不再适用于新一代学生群体,不能简单地复制到他们身上,只有进一步研究更合适的方式,方能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探究

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形势的“新”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变得日益清晰与新颖,但同时,其也考问着传统工作的开展。“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在新形势“标尺”面前,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则更为显而易见。

1.内容过于单一,不能“百花齐放”。在学生思想引领方面,部分高校仍以“照本宣科”为主,对相关政策未及时结合学校实际,在宏观内容上对学生的教育过于简单。一般依托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进行讲解,内容单一易导致学生产生较强的厌烦心理,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排斥。

2.形式较为落后,不能“量体裁衣”。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效果被削弱,施教者的话语被挑战,尽管“两微一端”等互联网的尝试在各个高校广泛开展,但由于内容新颖度不高、形式吸引力不够,缺乏品牌意识、顶层设计、长线规划等原因,使得这些创新形式收获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以培训、开会、讲授等方式为主的传统教育,没能与时俱进,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政策和社会提供的新平台。

3.共青团在学生思想引领方面参与感较弱。共青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但现实中团委往往只致力于校级层面活动的开展,而且活动过度依赖辅导员或学生会团体进行传达,这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各院系学生的参与,增加了学生对团委的距离感。

4.思想政治工作未能与学生所关注的内容密切结合。由于内容的单一、形式的落后、学生参与机会较少,导致高校没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未能将学生最关心的专业学习、人际关系培养、就业问题等实现无缝对接,这势必会让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打折扣。

三、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分析

高校辅导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直接参与者,既是党政管理干部之一,又是教师中的一员,这使得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

1.自身时代感强,紧跟政策步伐。现阶段,高校辅导员呈现年轻化趋势,虽然他们在工作方法上有所创新,但存在着政治立场不够坚定、思想政治素质不过关的问题,然而这些在“教学相长”原则下并不是无解的问题,这支年轻化的队伍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富有想法,且更为明确地知道如何高效地开展思政工作。另外,自身的时代感加上自媒体终端的辅助,使他们在信息爆炸、日新月异的今天能紧跟政策步伐,把握住思想政治工作的脉搏。

2.自身创造力强,创新形式与内容。实践是创新之基础,问题是解决之根本。年轻而重视实践的队伍往往具有创造动力和源泉。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密切,能知学生之所想,更能解学生之所急,能以此为创新源泉,设计出易于学生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3.学生认同感强,工作开展高效。工作上的真诚、生活中的关心往往是最打动人心的力量。辅导员与学生有着更直接、更紧密的交流与相处,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寻求帮助的首选人员。学生对辅导员的认同感强,这也提升了辅导员思政工作开展的实效性。endprint

4.工作开展潜移默化,渗透力强。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同,辅导员或依托于自己的人格魅力,以身作则,让自己成为最直接的思想教育品牌;或通过细致谈心,因材施教;或借助班集体的力量,以氛围战、爱心战作为基本阵地;或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攻破不同阵地,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往往渗透力更强、影响面更广、效果更好。

四、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落实上的“四大意识”及具体举措

毋庸置疑,无论任何时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学校和学生而言都是永不过时的“功课”。新形势带来的大好前景不可忽视,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上的优势属性决定了其在学生工作方面必须敢于担当、有所担当、善于担当。辅导员在学生思政工作的落实上要积极发挥“四大意识”的作用。

1.核心意识。把握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主体核心:社会或高校大环境、辅导员自身以及学生群体。

第一,紧跟时代步伐,在国家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趋势下,努力营造学生认可的高校思政教育氛围。第二,辅导员要“严以修身”,加强师德修养,不断学习和实践,努力成为一名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在工作方面,要培养积极探索和创新意识,扎根学生群体,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思政工作质量。第三,学生作为思政工作的主要对象,有被尊重的权利,也有参与学习、接受教育的义务,在表明自身诉求的同时,也应珍惜和感恩学校及辅导员的付出。方式的核心在创新,内容的核心在多元。除此之外,还应多措并举,直击核心,保证工作开展的效果与效率。

2.创新意识。时代呼吁创新,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开展同样离不开形式和内容的创新。

第一,创新工作载体。主动占领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将教育融合在新媒体中,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做好线上思政宣传;建立辅导员个人品牌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做好政策宣传、展示人格魅力,并与学生保持互动;通过话剧、情景剧等有趣且令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思政工作融入其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可通过历史教育、案例分享等方式开展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分享交流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宜。

第二,创新引导主体。传统思政工作往往以教师为主导,而在学生与辅导员信息日益对称的情况下,需要创新引导主体,适当赋予学生自主引导权,自主策划、主持、总结、提升。

第三,创新合作意识。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加强辅导员与共青团的分工协作,搭建学生与专任教师、导师间的桥梁,重视辅导员与学生干部间的关系,在合作中打通思政教育工作道路。

第四,创新具体内容。将思政工作与学生关注焦点结合,并作好思想引领;把重点放在亲情教育、家风建设、心理疏导、就业等学生关注的问题上,在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提高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把内容定位在关注学生的“心里话”和真正想法上,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提高工作实效。

3.顶层意识。思想政治工作远不止于所谓的思想教育,它与安全、学习、就业、心理等各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坚持以生为本,完善顶层设计,做好长远规划,不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独立开来,而应将该工作落实完善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整体,并贯穿于教学始终。

4.体验意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体验是将理论内化的最直接方式。注重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的分享和体验是有必要的。通过参与式体验、实习、专题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应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己任,扬长避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远大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为其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练就过硬本领,助力其成长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而这些都离不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想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高效,辅导员就要不断深思、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冯刚.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J].思想教育研究,2015(3):6-11.

[2]钱春彦,赵海涛.对新形势下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7(6):36-38.

[3]冯骏.关于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方式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4(4):57.

[4]秦珑.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辅导员专业素养构建研究[J].管理观察,2015(34):81-83.

作者简介:黄铭杰(1987—),福建漳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