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践行雷锋精神的有效机制和路径

2017-10-30 07:10王明月李希唐哲王佰庆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

王明月+李希+唐哲+王佰庆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校大学生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践行雷锋精神的有效机制和路径。提出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与雷锋精神具有高度契合性,高校在践行雷锋精神时应注重发挥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践行;雷锋精神;志愿服务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雷锋精神也被不断地赋予新的时代气息,但雷锋精神的内涵没有变。雷锋精神的内涵,体现为助人为乐、甘心付出、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以及选择一行热爱一行、钻研一行精通一行的敬业精神。

一、当代大学生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的重要性

1.树立正确“三观”,促进自身成长

当代大学生要始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时刻牢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并为之奋斗。而雷锋精神就是爱国为民、无私奉献、勤于助人的精神,因此当代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

2.弘扬雷锋精神,共建和谐社会

雷锋同志始终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信念,并终身为之奋斗。雷锋精神中的爱国爱党之心,不计回报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等都是当今时代需要弘扬的正能量。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必须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与国家、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担负责任使命,助力国家发展

当代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大学生应勇于承担国家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自觉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坚定远大的理想信念,为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助力国家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大学生践行雷锋精神的有效机制和路径

1.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彰显学生的社会责任

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发展至今,不同高校可根据专业特色、学校实际等因素开展专项践行雷锋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相关活动,大学生不仅了解到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也深刻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2.针对专业特点,亲自参与实践服务

结合高校各专业特色,实践专业知识的同时奉献服务,志愿者除具有专业知识外,还必须热爱志愿工作,有甘愿付出、无怨无悔、努力钻研的进取精神,为社会提供高效、高质的服务。

3.全面扶持志愿团队,完善志愿服务体系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是实践弘扬雷锋精神常态化的重要力量。高校应夯实志愿服务基础,完善社会实践体系,扩充参与社会实践的群体,形成良性互动和广泛参与的局面,扩大社会实践的受众范围,增加志愿服务的内容及形式。

4.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形成稳定的志愿服务

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持续开展了多年,对于方式方法的创新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高校应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并在志愿服务对象的所在地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形成志愿服务的稳定性与长效性。践行雷锋精神不仅仅是在每年的三月开展活动,还要将雷锋精神弘扬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志愿服务的连续性。

5.创新服务活动模式,形成高校雷锋文化

在弘扬雷锋精神活动的内容选择上应开拓思路,结合高校实际,发挥高校各自的特点,创新性地开展一些国家、社会、人民有需求,高校自身有专长的常态化活动,使其成为高校弘扬雷锋精神活动的亮点和品牌。

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不受时间的限制和地域的阻隔。对于当代大学生,弘扬雷锋精神不应只是纪念性地、一次性地、阶段性地进行,而应该长期发展推进下去,形成常态化、长效性的机制。高校要把雷锋精神融入育人理念中,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觉悟、理想信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日常工作中,使其焕发永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龙晓菲.对高校弘扬雷锋精神现实途径的思考[J].教学研究,2012,35(5).

[2]李诗夏,李祖超.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4).

[3]王民忠,狄涛.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0):126-128.

作者简介:王明月(1985—),女,浙江紹兴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李希(1988—),女,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唐哲(1977—),女,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文化;王佰庆(1960—),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党建理论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浅谈雷锋精神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大力弘扬“东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高职院校如何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