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课教学中融入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的若干问题探讨

2017-10-31 11:42赵东云
大陆桥视野·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历史教学

【摘 要】提倡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史纲”)课教学中利用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应注意三方面问题:一是要牢固树立符合现代发展方向的教学理念;二是坚持使用适量,融入精当原则,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三是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教学相长,形成和谐的教学关系。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想政治论课;乡土历史;高等教育

自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方案(05方案)实施以来,“纲要”课陆续在全国各高校开设,至今已逾十年。“纲要”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和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的重要使命,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到历史和人民怎么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么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么样选择了社会主义。

十多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探索、改革和创新,努力提升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不少承担“纲要”课教学的教师尝试将地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教学中去,为“纲要”课教学注入了新鲜内容,活跃了教学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地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虽不算新鲜课题,教师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题和不足,在此,笔者仅从教学理念、教学主题、师生教学中的地位等方面谈谈粗浅看法。

一、理念与价值:倡导教师在“纲要”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域历史文化资源

在“纲要”课教育教学中,寻求利用丰富多样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理应给予充分肯定。但当前有两种情况应当引起足够注意:一是广度和深度不够。就目前来看,将地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纲要”课教学中,还只是少数教师的自觉行为,缺乏系统性研究,融合度很低,更有不少教师对二者融合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二是专题研究与教学实践存在脱节现象。一方面,多年来省内外各高校已进行了很多地域文化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课题研究,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但另一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并没有很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有多种,但首先在于教育理念和对其价值的认识问题。

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教学内容不断充实,教学方式寻求突破,这是每一个思政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追求的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尤其是教育理念,它对于教育实践具有稳定持久的引导和定向作用,蕴含着教育主体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制约着教育教学活动的状况和效果。教育理念蕴藏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它既可以是不断突破、引领进步的前导,又可以是阻碍发展、造成落后的源头。

中央近期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1],就国内而言,这种独特性也正体现在丰富多样的地域历史文化之中。

提倡“纲要”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多、更自觉地融入地域历史文化元素,不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更是由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价值和作用所决定的。

首先,地域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历史智慧,有助于青年学生认清历史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往往要经历无数磨难、波折,人生的长河伴随着急流、险滩,正是这种复杂性往往使人很难洞察社会大潮的流向。(以近现代安徽省为例)包世臣、姚莹洞察西方列强的狼子野心,钻研经世致用之学;李鸿章兴办洋务,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陈独秀、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表现和抉择,源自二人对国情、世请认识上的差异;冯玉祥征战一生,晚年终于决定与旧世界决裂转而拥抱新中国…… 先人先辈用青春、热血和生命书写的沧桑经历和人生抉择,给后人以无限的启迪和引导。

其次,地域历史文化资源饱含着爱乡情节、爱国情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也是进行爱国情感培养和爱国精神塑造的极好过程,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纲要”课教学始终的一条主线。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在开发家乡、建设家乡的过程中,在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的过程中,各地方在不同时期都涌现出许多历史人物、杰出人物和英雄志士。他们从故乡的土地走出来,献身祖国,抵御外辱,心系人民,造福乡梓,惠及后世,他们的光辉事迹可歌可泣、感人至深。这些都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更易拨动学生的心弦。

其三,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纲要”课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人文素质课。“纲要”课的教材面向全国各高校的青年大学生,编著者很难、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到各地高校的具体情况,这就要求“纲要”课教师在将课程教材内容体系转化为教学内容体系时,应当作必要的删减增补,使其更加适合教学需要。在“纲要”课教学中增加一定量的地域历史文化素材,可以大大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这不仅能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对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也必然会大有裨益。

二、主题与主线: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的选用,应力求有的放矢,紧紧围绕主题、主线

倡导教师在“纲要”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域历史文化资源,这里的“倡导使用”并非指随意乱用、滥用,相反,教师在选用地域历史文化材料时,应始终牢记两个原则:一是适量使用,切忌过多过滥,避免掩盖主题主线;二是融入精当,切忌生搬硬套,难达良好教学效果。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悠悠岁月长河积淀下丰厚浩博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这是先辈留给后人的宝藏。教师面对如此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有时难以把握,无所适从,选用的随意性很大,倘若对乡土资源不加选择地使用过度、过滥,往往会陷入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境地,则与教学宗旨相背离。因此,“纲要”课教师的心中必须要有一个选用、裁量的尺度,在了解、熟悉这些材料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精心选用,且勿因材料选用过多、过滥而冲淡和掩盖了主题主线。endprint

其次,材料融入必须力求精当。教师在选用材料时不仅要思考:“为什么要选用这则材料?”更应思考:“这则材料应该在何时、在哪个环节使用?”一则原始资料,倘若随意切入教学内容之中,不仅会给学生以生搬硬套之感,还会使教学内容游离于主题主线之外。对于所选用的原始材料,教师应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对其进行科学分析整理,汲取其中精华,适当裁剪,精心编辑,使其符合教案文本表述,符合教学整体风格;其次要考虑如何使用它,是作为背景材料、论证材料?还是作为一则典型案例?安置于那个环节?这些都需要进行认真思考,反复推敲。

“纲要”课教材是课程编写组延请多位专家教授呕心沥血、殚精竭智的编撰成果,已经清晰展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主脉、揭示了中国人民作出的历史选择的必然规律和结论。“纲要”课国家课程教学和统编教材的内容是教学必须归依的主体,在教学实践中必须严格遵循,其与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关系,犹如“鲜花”与“绿叶”的关系,无论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多么丰富、浩博,无论所选用的材料多么贴切、精妙,也只是作为辅助材料、起着陪衬作用。鼓励教师充分挖掘、利用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是为了使教学更显生动、更显活跃,提升教学实效性,从而更有利于學生掌握课纲要求的相关内容,实现该课程的教育宗旨和教学目标。

三、主导与主体: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二者兼顾,不可偏颇

教育家徐特立先生曾指出:教师要“专心致志,钻研业务”,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和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胜任教职[2]。教师是“纲要”课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挖掘、整理、利用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引领者、实施者,这就需要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首先有赖于教师自身的学识和能力。就目前而言,“纲要”课教师多为思政专业毕业,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但人文素养、文史知识、尤其是地域历史文化知识还比较欠缺。高等教育机构和高校应该通过培训、访学、交流、专家讲座和鼓励自学等形式,努力提升“纲要”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帮助他们学习掌握现代教学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善其知识结构,补充其地域历史文化知识欠缺的短板,从而使他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更加能够应付裕如,驾轻就熟。

在备课阶段:课前教师必须仔细研究教材,了解和熟悉教学目标、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等,在此基础上多方收集整理资料,认真整理讲稿、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对教学环节、教学时段、问题设置、史料呈现以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等,都应精心设计并力争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善于将课程教材内容体系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要充分考虑如何将所选用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及其他材料融入教学内容体系中去,使教材本体内容和所选用的素材无缝对接,融为一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掌握课堂的主动权,讲授时当紧紧围绕重点难点,分析阐述力求简洁明快,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突出主题主线。在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讨论交流时,教师应给予积极指导,做到讨论热烈而不散乱,争辩激烈而不离题,学生感到困惑、疑难时则及时给予解答和引导。

在实践教学中:“纲要”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编制好实践课教案、活动方案,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一定量的线索、信息和资源;帮助学生选择调查研究的项目,制定活动流程,并做好实施过程中的跟踪指导;在学生撰写调研报告和展示实践成果时,教师更应积极进行点评,帮助分析存在的问题,指出不足,给予鼓励,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要求。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就是把学生置于学习的核心,关注学生的个性,依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这既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呼唤,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环节。鼓励学生成为教学好助手,学生可以协助老师收集资料、查阅文献、了解信息、发掘资源和进行问卷调查等;学生可以协助组织教学活动,参与一些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提供和制定一些社会实践方案和调研项目。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善于与学生“对话”。这里的“对话”不仅指语言上的交流,更具有哲学范畴上的意义,它是“对话”双方相互理解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过程。思政教育中的“对话”,要求尊重主体意识,给大学生以充分的人性理解。大学生不是孤独、被动的知识受体,他们有自己的丰富情感、内在意志与个性品格,需要教师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离开尊重和理解必然无法唤起受教育者的深层道德情感和道德冲突,更谈不上与其已有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而未经主体内化的道德教育绝不可能生成任何有意义的道德品质。

既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师、学生的激情和干劲,师生间产生良好的互动,形成和谐的教学关系,使“教”与“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进一步提升“纲要”课的教学品质和实效性,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本书编写组.徐特立教育文集[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295.

作者简介:

赵东云(1970—),安徽泾县人,安徽新华学院思政部,从事党史、军史研究,讲师,硕士,中国作协会员(省分会),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

基金项目:

安徽新华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安徽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运用于“史纲”课教学研究”(2015jy0111)(赵东云主持)。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历史教学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