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肛术联合放、化疗治疗低位中晚期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2017-11-01 13:46胡金敏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2期
关键词:低位放化疗直肠癌

胡金敏

(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湖北 黄冈 438300)

保肛术联合放、化疗治疗低位中晚期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胡金敏

(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湖北 黄冈 438300)

目的分析保肛术联合放、化疗治疗低位中晚期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的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低位的中晚期相关直肠癌103例患者资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48例采用Miles术治疗,研究组55例采用保肛术联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出血量、手术用时、导管留置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低,差异比较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肛术联合放、化疗治疗低位中晚期直肠癌的效果显著,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保肛术;放化疗;Miles术;直肠癌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一种恶心肿瘤,通常多发于中下位,占比约为70%,临床上常采用Miles手术进行治疗,根治效果良好,但是易对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保肛术与放、化疗技术得到更新与进步[1-2]。为进一步提升其临床疗效,本研究对本院选定的低位的中晚期相关直肠癌103例患者应用不同方案临床疗效分析,如下报道。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低位的中晚期相关直肠癌患者103例资料,根据治疗采用的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55例,男女的比例为30:25,年龄为20~65岁,平均为(37.21±3.98)岁,病理类型:绒毛状腺癌18例,管状腺癌37例;对照组患者4 8例,男女的比例为26:22,年龄为19~65岁,平均为(38.38±6.92)岁,病理类型:绒毛状腺癌14例,管状腺癌34例;两组年龄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Miles术方案治疗,将结肠的淋巴组织部分和直肠血管进行完全阻断、切除,手术中需要保护机体输尿管的通路,并完成直肠的双侧韧带切断,同时进行闭腹腔内断端肠管的复合封闭以预防感染,缝合会阴部伤口,并做人造肛门。研究组予以保肛术与放化疗联合方案,术前放化疗,其直肠、腹腔的放射剂量为50 Gy,1.5 Gy/d内,间隔四周进行一次全身化疗,放疗的药物选择甲酰四氢亚叶酸、5-氟尿嘧啶,剂量使用需注意控制为<320 mg/m2,四周为一个疗程。一疗程后行保肛手术,同时术前需要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经肛门、直肠且扩大肛门,注意术中需要分离直肠周围组织壁层与系膜脏层,注意保护骶前相关自主神经。如果肿瘤距肛缘为4~7 cm,行低位前段的切除术,需要远端切口3 cm内,如果肿瘤距肛缘4 cm以内行Parkg术,需要远端切口2 cm左右,同时术后用药氯化钠的注射液完成盆腔冲洗,放置硅胶的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

分析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情况:出血量、手术用时、排气、导管留置及住院相关时间[3];分析两组1年后临床复发和死亡[4]。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选择SPSS 19.0统计相关软件分析,百分比(%)来表计数相关资料,行组间比较,标准差用“±s”来表示计量相关资料,以t完成组间组内数据比较;当P<0.05比较具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情况

研究组手术用时、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排气时间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如表1。

2.2 两组复发与死亡情况比较

研究组死亡率10.90%低于对照组16.66%,两组复发率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如表2。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情况(±s)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情况(±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n 手术用时(min) 出血量(ml) 排气时间(d) 导管留置时间(d) 住院时间(d)对照组 48 183.98±22.08 197.25±17.48 2.82±1.08 4.75±0.56 13.76±1.88研究组 55 145.02±20.09a 164.03±18.38a 3.07±0.71 3.45±0.38a 10.82±1.25a

表2 两组复发和死亡对比 [n(%)]

3 讨 论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具有高死亡率等特点,对患者身心及生存质量造成影响[5-6]。为进一步提升低位的中晚期相关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本研究主要对用保肛术与放、化疗联合治疗方案患者临床相关疗效指标、复发及死亡指标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本研究中研究组手术用时、出血量、住院及导管留置相关时间指标比对照组均低,且死亡率10.90%低于对照组16.66%,表明低位中晚期直肠癌采用保肛术联合放、化疗治疗是切实可行的,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分析原因可能为:进行Miles手术可有效去除病灶,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预防复发与转移、挽救患者生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术中需切除肛管与肛管环,造人工肛门,从而破坏了患者肛门局部原有的解剖结构,易对患者术后排便产生不良影响,且加重患者术前不适感,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等不良情绪[7]。而保肛术则保留患者的肛管、肛管环、内外括约肌、肛提肌以及支配的神经,从而保留患者的排便功能与肛门外形,避免对患者术后排便产生影响,但是这无疑增加手术难度与复发风险。因此在术前进行放、化疗等手术措施,可以有效扩大保肛手术的适应证,方便进行手术,且可以减小肿瘤体积,让肿瘤、直肠管壁相关分界清晰,降低临床手术解剖复杂难度,进而提高更多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8]。由于受例数、时间等因素限制,对保肛术于放、化疗联合方案对低位中晚期直肠癌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有待临床进一步探究予以分析补充。

综上所述,低位中晚期直肠癌行保肛术、Miles方案治疗可提高直肠癌肿瘤切除率,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1]田 君,王志勇,姚学权,等.新辅助放化疗治疗低位直肠癌83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9):871-875.

[2]田永飞,彭金军.开放式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60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0):45-46.

[3]路 阳.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8):90-91.

[4]宋 伟.保肛术联合放、化疗治疗低位中晚期直肠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6):126-128.

[5]李 俊,蒋胜昌,贾 萌.低位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0):91-92.

[6]彭承东,龚义伟.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4):48-49.

[7]邢宝成.放化疗配合保肛术治疗低位中晚期直肠癌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0):61-62.

[8]张士义,李学波,张玉娟.新辅助放化疗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1):147-148.

R735

B

ISSN.2095-8242.2017.042.8155.02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低位放化疗直肠癌
预计2020年油价将低位震荡
枣树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术
上半年磷复肥市场低位运行
利好不足下半年尿素市场仍将低位震荡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联合放化疗治疗乳腺癌对患者内脏损伤分析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