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泉为什么成为解冻后首批县改市?

2017-11-02 01:53冷宣荣
决策 2017年10期
关键词:平泉城市群河北

■冷宣荣

河北平泉为什么成为解冻后首批县改市?

■冷宣荣

平泉县成为“撤县设市”尘封20年后解冻的首批获批县之一,也是河北省首个。为什么会是平泉?

尘封20年的“撤县设市”在2017年出现新动态。解冻后的第一批设市的县共有5家,其中河北平泉县尤为显眼。自雄安新区横空出世,全国对河北的关注一直未停歇。平泉县为什么能够成为全国首批、河北省首个获批的县级市?

“第一咽喉”

2017年5月26日,平泉市成立大会在平泉市政府中心广场举办。自1997年踏上撤县设市之路,平泉终于在20年后,如尝所愿。

与平泉一起撤县设市的,还有湖南宁乡、陕西神木、浙江玉环、四川隆昌县等五县,它们成为全国县改市封冻20年后第一批成功获批的县。

平泉区域总面积3294平方公里,总人口48.3万。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166.8亿元、全部财政收入10.8亿元。这样的经济水平放在全国并不亮眼,为何平泉能在解冻后获得首批?

据悉,民政部并非采用单一经济指标考量,还结合了空间位置因素。如2017年获批的6市中,陕西神木、湖南宁乡、浙江玉环三地均属全国百强县,2016年宁乡GDP达1098亿元,而河北平泉、四川隆昌经济实力偏弱,2016年平泉GDP仅166.8亿元,但三地均位于跨省交界处。

平泉地处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处,是辽蒙与京津华北内陆交通必经之地,素有“京冀门楣、通衢辽蒙、鸡鸣三省”之称,是联结华北与东北的“第一咽喉”。

从交通区位上看,平泉近邻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赤峰等大中城市,距北京293公里,天津330公里,承朝高速、锦承铁路等“六线”汇聚、四通八达;京沈高铁今年将过境建设并设站,平泉即将融入首都“一小时”经济圈,成为沟通东北与华北的交通要道,是曹妃甸港、天津新港、秦皇岛港的重要腹地,也是内蒙古出海的重要通道。

虽然平泉经济总量不大,但在经济结构上优势显著。平泉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形,特色突出、支撑多元。平泉县是“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山杏之乡”“中国活性炭之乡”,随着航空科技、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后劲十足。在文化产业上,平泉在河北省率先起步,谋划实施了辽河源契丹、食用菌等五个文化产业园区,是河北省文化产业十强县;商贸物流上,形成了以华北物流中心为龙头,以汽车产业园等十余个商贸设施为节点的“龙形”发展格局。

除以上原因,从京津冀协调发展、从河北省域发展和平泉县发展看,平泉能得以成功撤县设市还有没有特殊原因?

弥补城市等级序列缺陷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共同构成我国的三大战略重点。这一点决定了完善京津冀城市群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依据国际经验,一个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城市群,通常有1-2个超大城市,有若干特大城市,一批大城市以及几十个中等城市和中小城市构成,这些大中小城市有比较完善的等级序列,呈现“金字塔式”空间结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辐射带动周边中等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发展。

“金字塔式”的城市群空间格局,有利于产业从高等级城市向低等级城市顺畅实现“梯度转移”。城市群空间结构如果不完善,不利于产业梯度转移,进而不利于整个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放到京津冀城市群来看,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布局还不尽如人意,存在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单就承德市而言,此前,还没有一个县级市,城市等级序列是有缺陷的。所以,平泉撤县改市,在弥补城市等级序列缺陷方面承担重要角色。

从长远来看,之后还会有其他县进入此行列,这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也是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完善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现实需要。

壮大中小城市的示范作用

站在河北省的视角看,平泉为何会成为解封后的首批获批县?

为何“撤县设市”政策会尘封20年?民政部曾作出回应称,全国城镇化水平已达57.35%,但县级市数量持续减少了80余个。“县级市数量的持续减少,导致中小城市发展滞后,带来大中小城市发展失衡、城镇化布局形态不合理、人口城镇化滞后、大城市病凸显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依据民政部公开数据推算,当前包括直辖市、地级市、自治州、县级市在内的城市数量为693座,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全国城镇常住人口为7.93亿人,但许多城市还需消化自身大量农村户籍人口,城市总体压力较大。由此判断,县改市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举措之一。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2006年6月国家选取重庆市和成都两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此后,又先后有三批246个市县(镇)在新型城镇化方面进行改革试点。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其中提出河北的四大定位之一——“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

但从河北实际来看,2016年河北省城镇化率为53.32%,比全国低4个多百分点,却为何能担当示范区角色?其根本目的是把河北城市群放在京津冀大格局中,借助于京津双引擎的带动,发展壮大河北的城市,促进河北城镇化率和城乡统筹水平的提高。由此,河北提出“到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要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城镇化率力争达到全国水平。”

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变京津两大城市过于“肥胖”,河北中小城市过于“瘦弱”的短板,要不断发展壮大中小城市。其中,平泉的撤县改市是壮大中小城市的举措之一。

脱贫攻坚的新探索

平泉县改市的实现,另外一个特殊意义是贫困县脱贫攻坚的探索。

平泉县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当时仍有贫困人口12.3万,占总人口的26.7%。而在整个河北,有62个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其中包括39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当全国扶贫攻坚工作进入深水期,增加内生动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摘掉贫困县帽子,成为平泉县的重要工作内容。

平泉县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人文优势,强力推进“农业立县、工业强县、市场兴县”进程,突出开放项目、特色产业、民营经济、企业改革、城镇发展和环境建设等重点工作,县域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2亿元、同比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171.6亿元、同比增长6.4%;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1807元、9057元,分别同比增长9.1%、10.5%;全部财政收入10.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42亿元。

同时,平泉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十二五”时期累计实现9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6.4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产业脱贫模式被确定为“全国十大产业扶贫范例”,“一户一棚”“两区同建”“三零”精准脱贫经验在省市推广。

截止2017年5月,全市已实现52个贫困村出列,8万人口脱贫,预计到2017年底,全县脱贫。

眼下,平泉不仅摆脱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困局,还升级为县级市,实现农业立县向工业立市的转变。这对河北省,乃至全国的贫困县发展都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正如承德市副市长、平泉市委书记董正国总结平泉撤县改市“六大利好”:有利于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加强生态保护建设,有利于发挥平泉区域性地缘优势,有利于完善城市发展内涵,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城市建设发展引领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填补承德市无县级市的历史空白。

(作者单位:河北省委党校河北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猜你喜欢
平泉城市群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平泉市人大常委会多措并举做实联动监督“后半篇文章”
平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孙婷婷
平泉:以五大理念为引领加速县域经济绿色崛起
平泉发改局:打好立县富民“三张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