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法在培智美术课中的作用

2017-11-03 19:53王玉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智力障碍游戏法美术教学

王玉

[摘 要]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儿童是从游戏开始学习的。在游戏教学法中,教师融合特定的教学内容于游戏中,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在培智学校美术课程中运用游戏教学更能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知识,拓展思维,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关键词]游戏法;智力障碍; 美术教学

游戏对于孩子们来讲是一种独特的隐性学习方式,游戏也是最能引起孩子兴趣的教学形式,美术课离不开说、玩、画、做、创,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游戏内容,但培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力通常较差,另外,对于培智学生来说,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觉得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学起来没劲,自身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厌学情绪。所以在课堂上,能熟练的运用游戏法进行教学无疑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以下是我的一些浅见。

一、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美术课的简单解读

绘画与手工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通过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采取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手段完成作品的制作,旨在促进学生的手眼协调,培养他们的视觉、观察、绘画与手工制作能力,发展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最终促进学生适应生活、融入社会。

二、游戏法的主要理念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力莫过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这种内在兴趣的莫过于游戏。而游戏性教学法无疑就是对这项教育准则的最好解读。对于任何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游戏都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游戏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也就是说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甚至在激烈的竞赛中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学到了必须掌握的课外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简单地说,“游戏教学法”是将“游戏”和“教学”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三、游戏法在培智美术课中的运用

培智课程注重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强调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绘画与手工和生活的关联,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魅力,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巧妙运用游戏法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能更好的帮助培智学生获得体验与感悟,发展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1.运用于兴趣的激发:对智力障碍学生实施游戏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智障学生由于生理的缺陷,他们的感知觉发展缓慢,语言和思维发展更表现出明显滞后,所以他们的游戲范围往往比较狭窄,参与游戏的兴趣不高,所以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是进行游戏教学的关键。

常用的激发方式有两种:①以音乐激发兴趣。智障学生大部分都比较喜欢音乐,那些节奏简单、曲调明快的音乐能迅速引起学生注意。因此,在每次实施教学之前,可以播放音乐或童谣等,有利于学生进入游戏教学。②用肢体语言激发兴趣。我们可以通过手指操等简单的肢体语言,吸引不同水平的智力障碍学生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没有口头语言能力的学生,可以只跟着做动作,有口头言语能力的学生,可以边做边唱。

2.紧密联系生活

有些学生之所以觉得学习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教学内容脱离了生活实际。因此,在培智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生活空间,让学生先感受、再理解、最后学会运用。只有让游戏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能感同身受,才便于理解和掌握游戏内容。如在教学“买蛋糕”中,我们利用学校的烹饪教室模拟蛋糕房,布置与实际相似,然后让学生先观察再绘画。这样学生们通过实际观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直观感受运用美术手法表达出来,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

3.课堂中注意反复循环

反复循环是指增强游戏教学的持续性和变化性。没有持续,不能收到教学的效果,没有变化,不能连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样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反复巩固以利加强。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学的关键之处还在于小步子多循环,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不仅指活动的内容要多循环,同时也要把活动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如在教学“教师节”,我们设计了儿歌跟唱游戏,可在课前、课中、课后利用歌曲来调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放松,同时也可复习巩固对教师节的记忆。

(2)稳中求变以求新奇。对于智力障碍的学生来说,每掌握一个知识或技能都需要无数次的反复训练,但如果每次都以同一方式来训练,久而久之,他们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在实施游戏教学时,要以不同的游戏方式来呈现学习的内容,如教学“教师节”,可安排贴画片、手工制贺卡、老师的画像等游戏来训练学生对教师节的认识和理解老师的辛苦从而更加热爱老师。

四、游戏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游戏法在课堂中的运用能延长孩子注意力的保持时间,有助于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课堂中如果游戏运用不当也会影响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教学目标。我认为在运用游戏法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一堂课中游戏的类型搭配与时间安排。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爱动,而且注意力不够集中,对于培智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在课堂中运用游戏固然可以寓教于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但不能从始至终一直游戏,长此以往也会让孩子产生倦怠心理,例如一堂课只进行涂色游戏也会使孩子感到厌烦。

2.游戏的难易层次,让学生有选择性。在选择游戏时,考虑到培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较大,避免有的孩子因程度较差无法完成而产生失望感,可以适当的选择集体游戏,在集体游戏里增加他们的参与感,也能有所表现。

3.把握好教师对游戏的控制度。孩子们都喜爱做游戏,但是如果教师掌握不住游戏的节奏,就会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游戏进行的过快时有孩子会因跟不上节奏而失去学习欲望,游戏进度过慢时有的孩子觉得无聊。这都会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游戏的设计应注重真实性。培智学生是智力迟钝、能力低下、辨别是非水平很差的儿童,大多数智力落后学生在技能的学习上,迁移能力很差。对他们的教育与训练,更应该注重联系实际,讲究教学内容贴近真实。例如:在学习“小鸭子”时,可以先向学生讲述关于小鸭子的趣事、小故事等,使学生产生一种仿佛小鸭子就在他们身边的感觉,在讲述之后再引导学生根据理解画出关于小鸭子的图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美术知识。

5.游戏的与时俱进。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运用也使课堂中游戏方式的选择变得更多。例如:在“手帕、餐巾纸”中,不仅可以运用实物进行教学,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儿歌,示范折纸游戏,使教学变得更加便利更加多样。

“游戏是儿童的天职”一说已被众人达成共识,爱玩游戏对智障学生来说,同样是他们的天然使性!更重要的是智力障碍的学生以游戏作为语言,他们更愿意打开心灵之窗,自愿进行学习、合作、接受挑战,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雪芳.游戏教学法在培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

[2]张琦.培智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讨[J].魅力中国,2014(14).

[3]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61).

[4]《教育过程》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61.

[5]唐海.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人格发展影响的初步研究[D].湖北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智力障碍游戏法美术教学
寓教于乐
合理运用游戏法与小学羽毛球教学效果的关系分析
高职院校足球教学中游戏方法的应用研究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研究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力障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艺术治疗在智力障碍、自闭症人群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究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