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M-IV前庭诊疗系统速度阶跃试验及临床意义*

2017-11-07 09:16冷辉孙海波石磊张琦
关键词:眼震规管阶跃

冷辉 孙海波 石磊 张琦

SRM-IV前庭诊疗系统速度阶跃试验及临床意义*

冷辉1孙海波1石磊1张琦1

目的研究健康成人应用SRM-IV前庭诊疗系统进行速度阶跃试验及其特征性参数的正常值,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400例健康成人作为受试者,应用SRM-IV前庭诊疗系统进行速度阶跃试验,记录分析其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急停后30s内眼震慢相速度及其慢相速度不对称比和眼震衰减时间的不对称比。结果顺时针和逆时针阶跃旋转急停后30s内眼震平均慢相速度无明显差别,合计其总的眼震平均慢相速度为(19.25±5.47)°/s,95%参考值范围为8.53°/s-29.97°/s;双侧水平半规管旋转急停眼震慢相速度不对称比为(9.15±5.29)%,上限值为17.83%,眼震衰减时间不对称比为(10.92±5.20)%,上限值为19.45%。结论通过SRM-IV前庭诊疗系统进行速度阶跃试验并建立了旋转急停后30s内眼震慢相速度、两侧眼震慢相速度不对称比和眼震衰减不对称比的正常值。可通过与其他的前庭功能试验的互补而更加全面地评价前庭功能,为眩晕疾病的诊断与康复效果的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SRM-IV前庭诊疗系统;旋转试验;速度阶跃试验

人体保持平衡有赖于前庭觉、本体觉、视觉以及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整合功能,任一系统或部位的病变或功能障碍均可引起平衡功能紊乱或影响前庭疾病的恢复,其中前庭系统是人体维持平衡最主要的结构系统。前庭功能检查是明确前庭功能状态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各种眩晕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近年来,计算机化的前庭旋转试验日益受到重视[2]。速度阶跃试验作为诊断前庭功能状态的检查项目已经得到广泛运用,有人认为该试验是外周前庭病变确诊的“金标准”[3]。孙勍等[4]通过试验证实SRM-IV全自动化前庭诊疗系统可通过速度阶跃试验,对水平半规管的功能进行检测,临床应用效果可靠。临床上发现,部分眩晕患者双侧水平半规管旋转急停试验的眼震慢相速度不对称比和眼震衰减时间不对称比数值正常,但其眼震慢相速度有时极小或极大,难以确定其是否正常。因此,确定旋转急停试验眼震平均慢相速度的正常值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于2015年6月~2016年4月对400名健康成人进行了速度阶跃试验,建立速度阶跃试验正常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受试者为健康成人。受试者入选标准:①年龄18~60岁健康成人,性别不限;②愿意参加本研究;③无眩晕、耳聋、耳鸣等耳蜗与前庭疾病病史;无耳毒性药物应用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患;④试验前24h不饮含酒精、咖啡因等饮料。受试者排除标准:①顺时针和/或逆时针旋转急停后30s内眼震电图定标采集欠佳者;②双侧水平半规管旋转急停眼震慢相速度不对称比和/或衰减时间不对称比≥20%者。共选取400名健康受试者,其中男182名(45.5%),女 218名(54.5%);年龄 19~60岁,平均(47.6±10.3)岁。

2 速度阶跃试验与眼震记录分析方法

采用SRM-IV型前庭诊疗系统(北京斯睿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速度阶跃试验(velocity step test,VST):受试者坐于旋转椅上,头前倾30°,戴好眼罩,系好下颌固定带和安全带,以2°/s的加速度旋转,上升至峰速度90°/s,保持60s,然后转椅突然停止,记录眼球运动30s。顺、逆时针各旋转1次,两次旋转之间间隔10分钟(图1)。由该系统记录速度阶跃试诱发眼震,并对眼震的方向、速度、持续时间、双侧水平半规管旋转急停眼震慢相速度的不对称比以及衰减时间的不对称比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即分别选取顺、逆时针旋转急停后30s的眼震电图,由该系统自动计算水平性眼震的平均速度及方向,计算双侧水平半规管旋转急停眼震慢相速度的不对称比,并生成叶形图及计算出衰减时间的不对称比。

图1 SRM-IV前庭诊疗系统速度阶跃试验示意图

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均数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旋转急停后30s内眼震慢相速度

受试者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急停后30s内眼震平均慢相速度及其95%参考值范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将400例800次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急停试验的眼震慢相速度及95%参考值范围的数据合并为一组数据(表1)。

表1 速度阶跃试验眼震慢相速度

2 双侧旋转急停后30s内眼震慢相速度不对称比及衰减时间不对称比

双侧水平半规管旋转急停眼震慢相速度不对称比平均值为(9.15±5.29)%,上限值为17.83%。双侧水平半规管旋转急停眼震衰减时间不对称比平均值为(10.92±5.20)%,上限值为19.45%。双侧水平半规管旋转急停眼震慢相速度不对称比和眼震衰减时间不对称比的95%参考值范围仅给出其具有临床意义之上限值(见表2)。

表2 速度阶跃试验眼震慢相速度不对称比和衰减时间不对称比

讨论

速度阶跃试验属于旋转试验的一种,在前庭外周病损急性期可帮助判定其患侧,也可用于判断两侧前庭功能是否全部丧失,故有学者称旋转试验是判定两侧前庭功能完全丧失的“金钥匙”。另外,旋转试验同时作用于双侧前庭感受器,能够反映出前庭受损后的中枢代偿过程,对眩晕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的评价很有价值[5]。因此,速度阶跃试验是评价前庭功能状态的最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

SRM-IV型全自动化BPPV诊疗系统由主机、操作台、眼罩3大部分组成,可进行速度阶跃试验,眼罩内装有无线红外摄像头,用于观察记录检查过程中受试者的眼球运动,可将眼震的方向、速度、持续时间等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应用该系统进行速度阶跃试验具有以下优点:①受检者自身不需要做任何运动,采取端坐位随转椅做整体旋转,可以排除颈眼反射、前庭颈反射的影响。②封闭性眼罩可阻挡外界光源的进入而排除视觉对前庭系统的影响[6]。③可充分体现前庭系统及其检测技术的频率特性[7]。所进行的速度阶跃试验最大频率为0.25Hz,更接近于前庭半规管的生理性刺激,所引发的内淋巴流动及其流体动力学改变符合生理变化特性,可与摇头试验、冷热试验、前庭自旋转试验等其它前庭功能检查互补,更加全面地评价前庭功能,对眩晕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④相对于冷热试验等检查,速度阶跃试验的刺激较小,患者易于接受,尤其是儿童患者。⑤方便监测患者的前庭功能,评价患者的前庭代偿状态,较准确地反应出患者的病程变化[8]。⑥头前倾30°使水平半规管完全处于水平位置,更加准确地检测水平半规管功能。

目前,速度阶跃试验旋转急停后30s内眼震平均慢相速度的正常范围国内外尚未有统一定论。Maes等[9,10]通过研究认为,速度阶跃试验观察的相关参数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给出了速度阶跃试验旋转急停后30s内眼震平均慢相速度及其95%正常值范围。本研究且显示,正常人顺时针与逆时针阶跃旋转后眼震的平均慢相速度无显著差异,说明前庭功能正常时双侧速度阶跃试验旋转急停后眼震慢相速度具有良好的对称性。本研究进一步显示,双侧水平半规管旋转急停眼震慢相速度不对称比和眼震衰减时间不对称比及它们95%参考值范围上限值均在20%以内,这与目前公认的双侧水平半规管旋转急停眼震慢相速度的不对称比与衰减时间的不对称比正常范围<20%相一致。如果双侧水平半规管旋转急停眼震慢相速度、衰减时间的不对称比在数值上是正常的,但是旋转急停后30s内平均慢相眼震速度结果不在正常值范围内,即数值过小或过大,则提示前庭功能低下或亢进,可高度怀疑前庭功能异常,这可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对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前庭系统结构复杂,且有频率敏感特征,冷热试验相当于0.003Hz的旋转刺激,因此其试验结果异常只代表一部分超低频功能的受损,速度阶跃旋转试验的频率和敏感性高于冷热试验。本研究通过SRM-IV型前庭诊疗系统进行速度阶跃试验并建立了该试验的平均慢相速度及双侧水平半规管旋转急停后眼震衰减时间不对称比的正常值。该试验可与其他前庭功能检查互补,更加全面的评价前庭功能,可为眩晕疾病的诊断与康复效果的评价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

1 吴子明,张素珍.前庭功能检查与选择[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3,11(3):397-400.

2 Su YY,Chiou WY,Weng PK.Computerized rotational vestibular testing in normal subjects[J].Zhonghua Yi Xue Za Zhi(Taipei),2000,63(5):377-383.

3 高林溪,林颖,邱建华,等.视频头脉冲试验临床研究进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23(5):554-558.

4 孙勍,杨玉兰,孙悍军,等.应用SRM-Ⅳ进行速度阶梯试验的可行性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4,12(3):467-469.

5 于立身.前庭功能检查技术.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3:232-246.

6 Lang EE,Walsh RM.Vestibular function testing[J].Irish J Med Sci,2010,179(2):173-178.

7 王娜,林鹏,陈太生,等.前庭试验技术的频率互补性在前庭功能评估中的作用[J].天津医药,2009,37(7):571-573.

8 张道宫,樊兆民.前庭功能检查在眩晕症诊断中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29(1):5-8.

9 Maes L,Dhooge I,D haenens W,et al.The effect of age on the sinusoidal harmonic acceleration test,pseudorandom rotation test,velocity step test,caloric test,and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test[J].Ear Hearing,2010,31(1):84-94.

10 Maes L,Dhooge I,Vel ED,et al.Normative data and 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the sinusoidal harmonic acceleration test,pseudorandom rotation test and velocity step test[J].J Vestib Res,2008,18(4):197-208.

Velocity step test by SRM-IV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for BPPV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LENG Hui,SUN Haibo,SHI Lei,ZHANG Qi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2,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ormal values of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in velocity step test performed by SRM-IV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for BPPV in the healthy adult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Methods A total of 400 healthy adults as subjects underwent the velocity step test performed by SRM-IV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for BPPV.The mean slow phase velocity of nystagmus in 30 seconds after sudden stop following clockwise or anticlockwise rotation,the asymmetry ratios between bilateral nystagmus and between the decay time of bilateral nystagmu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an slow phase velocities of nystagmus after sudden stop following rotation between clockwise and anticlockwise rotations,thus producing a total mean slow phase velocities of(19.25±5.47)°/s for bilareral nystagmus,with a 95%confidence interval(CI)of 8.53°/s-29.97°/s.The asymmetry ratio between the slow phase velocities of bilateral nystagmus was (9.15±5.29)%,with a upper limit of 17.83%for 95%CI,and the asymmetry ratio between decay time of bilateral nystagmus was(10.92±5.20)%,with a upper limit of 19.45%for 95%CI.Conclusion SRM-IV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for BPPV can perform a velocity step test,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normal values for slow phase velocity of nystagmus after rotation,the asymmetry ratios between bilateral nystagmus and between the decay time of bilateral nystagmus.This test is complementary examination for evaluate the vestibular function and the efficacy of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vertigo.

SRM-IV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for BPPV;rotation test;velocity step test

10.16542/j.cnki.issn.1007-4856.2017.05.004

辽宁省卫生计生委: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技术推广项目(编号:LNCCC-D56-2015)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沈阳,110032)

冷辉,主任医师.Email:lengh1976@163.com

(收稿:2017-01-09)

猜你喜欢
眼震规管阶跃
离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诊治策略
42例轻嵴帽患者的眼震特点及临床疗效分析
特高压直流电流互感器阶跃特性分析及测试方法
直流电压互感器阶跃响应试验方法及应用
12例复位过程中转换为前半规管BPPV的后半规管BPPV病例分析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①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一种直流互感器暂态校验装置及校验算法设计*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中的应用
内耳及相关解剖结构的教学方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