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及归因风格对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2017-11-07 01:16张双双田孝彦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归因教养维度

张双双,赵 森,田孝彦,陈 丽

(1.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教育与艺术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2.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护理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2017-07-03

山东省青少年素质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专项课题(14SZJ015)

张双双(1988—),女,山东济宁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0.3969/j.issn.1673-5935.2017.03.020

父母教养方式及归因风格对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张双双1,赵 森2,田孝彦1,陈 丽1

(1.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教育与艺术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2.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护理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归因风格具有密切的关系。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和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对406名独立学院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归因风格与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调查发现,独立学院大学生在冲突管理和情感支持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适当拒绝维度上有显著的城乡差异,而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总体人际交往能力、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露、冲突管理上的差别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各个维度与父母教养方式、归因风格多个因子均呈显著相关关系;归因风格、父母教养方式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及各维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调查结果说明,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人口统计学因素上有显著差异,且受到大学生归因风格、父母教养方式多维度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归因风格;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学院

人际交往能力又称社会交往能力,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体,形成满意和稳定的人际关系必须至少具备5种能力特质,即人际关系建立能力、适度拒绝能力、自我表露能力、冲突控制能力和情感支持能力[1]。家庭教育是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不可替代因素之一,而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态度、教养行为和非言语表达的集合,与孩子的成长有着密切联系[2-3]。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有显著相关[4]。

归因是把他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断的过程。在个体心理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即归因风格[5]。大学生对自己人际交往过程中遭遇到的成功或失败,在自我心理层面上作何解释会影响到日后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所以,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归因风格会影响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6]。

独立学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办学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产物,对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7]。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特质、能力发展和认识水平有别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因此,探讨其人际交往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归因风格的关系,有助于因材施教,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增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山东省某独立学院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随机发放问卷500份,被试分布情况如图1。调查收回问卷438份,其中有效问卷406份,有效回收率为92.7%。

图1 被试各维度人数分布

(二)研究方法

研究选用了如下三种问卷作为工具,从不同维度进行了调查:

1.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包括父亲、母亲2个分量表,设置66个条目,父亲量表包括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6个维度;母亲量表包括情感温暖理解、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偏爱被试5个维度。通过被试对每一个题目就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式分别回答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经测试,该量表一致性系数为0.69~0.87,两个分量表各个维度重测信度在0.58~0.82之间[8]。

2.归因风格问卷

归因风格问卷选用Lefcourt等学者编制的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ultidutional-Multiattributional Causality Scale,MMCS)。该量表共48题,针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两个方面,包含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四种归因倾向。结合研究需要,只采用了人际关系归因的测题。该量表内在一致性信度为0.88,重测信度为0.70,聚敛效度为0.62。每一题均按Likert五点评价尺度作答[9]。

3.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

采用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家Buhimester编制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共40题,分为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露、冲突管理和情感支持5个维度。经国内学者翻译及对大学生的施测研究,该问卷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87,5个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78~0.86,与人际反应指标(IRI)的总分相关值(效标效度)为0.82[10]。

问卷发放后,所有被试以不记名方式、根据指导语独立完成。问卷回收后,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和SPSS17.0软件完成数据的采集、统计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情况

研究选取性别、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学生干部等6个人口学变量,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这些维度上的差异,结果如表2。

表1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情况

表2 人际交往能力在各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上的显著性比较

注:*p<0.05;**p<0.01 ;***p<0.001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性别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冲突管理、情感支持维度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得分明显高于男生;在地域比较上,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但在适当拒绝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城镇大学生得分高于农村大学生;在群体比较上,除了情感支持维度外,担任干部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他4个维度上明显比非学生干部的大学生要强;不同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归因风格的相关分析

表3的结果表明,归因风格的情景、努力、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及其4个维度都具有显著正相关,只有运气维度与人际交往的情感支持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努力因子与人际交往能力相关性最高。

表3 归因风格各倾向与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各维度的相关度情况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总体上与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偏爱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人际交往的各个维度具体相关情况如下:(1)主动交往维度与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偏爱、母亲过分干涉维度的正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2)适当拒绝维度与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母亲偏爱、父亲过分干涉存在显著相关;(3)除了父亲过分干涉、母亲偏爱维度外,自我表露维度与父母教养方式中其他各维度都有显著正相关关系;(4)冲突管理维度与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母亲偏爱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5)情感支持维度与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母亲偏爱的正相关关系显著,与父母亲惩罚严厉、父母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分干涉的负相关关系显著。

表4 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与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关系

(四)父母教养方式、归因风格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回归分析

为了深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归因风格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及特点,研究以父母教养方式、归因风格各个因子为自变量,分别以人际交往能力及其5个维度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表5。

表5的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在预测大学生总体人际交往能力时,有4个显著变量进入回归方程,按照对人际交往能力的贡献率大小排列分别为努力、情景、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能力;对回归方程进行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显示回归方程达到极为显著的水平(F=85.261,p<0.001),说明这4个因子来预测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水平是完全可靠的,解释率为25.6%。

另外,父母教养方式、归因风格对人际交往5个因子的预测情况具体如下:努力、父亲偏爱、能力对主动交往有显著预测作用,解释率为14.3%;努力、情景、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适当拒绝有显著预测作用,解释率为19%;情景、能力、父亲惩罚/严厉对自我表露有显著预测作用,解释率为14%;努力、情景、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能力对冲突管理有显著预测作用,解释率为22%;努力、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情景、母亲拒绝/否认、能力、运气对情感支持有显著预测作用,解释率为31.9%。

表5 父母教养方式、归因风格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各因素间的回归分析

三、讨论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特点

第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在冲突管理和情感支持维度上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女大学生明显在冲突管理和情感支持方面强于男生,这与前人的研究部分一致[11]。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生理因素、性别角色差异化和社会刻板印象有关。在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下,国人对男性的刻板印象包含着冲动性,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是顺从、温柔、善解人意,导致女大学生更擅长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情景;同样在性别社会化过程中,社会普遍要求男性人际交往中更多保持独立个性和与众不同,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和困难;而大众更倾向于认同女性的依赖性,使得她们可以从周围环境和身边人群中获得情感支持,建立了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因此,在人际交往中男大学生的情感支持少于女生。

第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在适当拒绝维度上有显著的城乡差异,即城镇大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这是因为,农村大学生相对自卑心强,总体上敏感、脆弱,在人际交往中更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时常通过一味顺从他人的要求来满足个人尊重和友谊需要。所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城镇大学生比农村大学生更懂得适当拒绝。

第三,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总体人际交往能力、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露、冲突管理上的差别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二者在情感支持维度上并无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无论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独立学院大学生都能够通过亲人、朋友、师长等方式替代学生干部经历渠道获得足够的情感支持。另外,相较于非学生干部,担任学生干部可以扩大日常社交范围,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露和冲突管理这些品质上也明显得到锻炼和加强。

(二)归因风格、父母教养方式与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

1.归因风格与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表3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归因风格的情景、努力、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及其4个维度都具有显著正相关,只有“运气”维度与人际交往的情感支持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努力因子与人际交往能力相关性最高,且表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努力倾向都以贡献率最大进入预测主动交往、适当拒绝、冲突管理、情感支持和总体人际交往能力的回归方程中。总的来看,独立学院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主要进行内在归因(即努力),即个体越努力,自身人际交往能力越强。

2.父母教养方式与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表4和表5的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这两种积极的教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主动交往、适当拒绝、冲突管理、情感支持品质的养成,总体上增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父母亲惩罚严厉、父母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分干涉与情感支持呈显著负相关,说明这三类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感受到更多负面情绪体验,不利于大学生从父亲处获得情感支持,甚至出现社交回避情况,阻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性别、地域、角色不同而有所不同,且与大学生的归因风格、父母教养方式有密切且复杂的关系。因此,在家庭中,父母应该加强教育方法和沟通技巧的学习,形成积极情感温暖和理解为主的相处方式,减少严厉、批评指责、干涉等负面的教养方式,给予子女足够的自由成长空间,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现状。独立学院的学生工作者应该通过开展人际交往专题课程、组织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大学生人际交往知识,增强人际交往技巧,并根据大学生特点,因人制宜,提出有针对性的辅导建议,引导大学生学会合理归因;积极正确地与学生家长进行针对性沟通与交流,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的增强,培养出一代积极健康成熟的青年。大学生也要加强学习,正确认识自我和发现自我,多参与社会实践和校园活动,学习并养成合理的归因方式,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1] BUHRMESTER D,FURMAN W,WITTENBERG M T,etc. Five domains of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in peer relationships[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8,55(6):991-1008.

[2] DARLING N,STEINBERG L.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An integrative model[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113:487- 496.

[3] 宋新涛,冯正直.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08- 410.

[4] 薛敏,廖大凯,薛涛.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3):358-361.

[5] 赵华.归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6):20-21.

[6] 丁晶.高职生归因风格、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7] 马金宝,曹兰霞,王钰婷.论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8):41- 44.

[8]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61-167.

[9] 张磊.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归因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10] 魏源.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1046-1048.

[11] 段润芳,郭巍伟,梁执群.高职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交能力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5):591-593.

G648.7

A

1673-5935(2017)03- 0070- 05

[责任编辑]徐月欣

猜你喜欢
归因教养维度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教养方程式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