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

2017-11-07 01:16张凯旋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东营市服务体系矩阵

李 红,张凯旋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2017-07-16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资助项目(16CGLJ45);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项目(1607464)

李 红(1968—),女,山东高密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10.3969/j.issn.1673-5935.2017.03.021

基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

李 红,张凯旋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2015年东营市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后,如何克服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阻力,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作用,成了相关部门和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运用EFE、IFE矩阵分析法对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进行定量分析,结合SWOT矩阵分析法和定点法,提出了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SO主战略和WO辅战略,并结合东营市的实际提出了以下对策:利用政策优势,加大公共图书馆发展力度;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扭转图书馆的劣势;积累本土资源建设,形成区域文化特色资源;发展文化休闲职能,展开社会教育;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减少文化消费成本,扩大文化消费群体。

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服务;东营图书馆

2015年东营市获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共东营市委及东营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在各县区年度考评中增加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成绩的考核内容,并在政务督查系统当中显示出来。2015年,东营市政府提出了未来五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2017年建成国家示范区,2020年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的现代文化服务。”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可以推动东营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主体建立的,为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设施、机构、运行管理系统以及制度的总称。[1]”

陈威在2006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中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概括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对象;提供公共文化的基础设施、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内容,以及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方式等。”[2]公共图书馆是提供公共文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的提供方式之一。

一、东营市公共图书馆现状

(一)东营市公共图书馆规模

东营市目前拥有七家政府出资支持的公共图书馆、三家高校图书馆和两家行业专业图书馆。始建于1999年3月的东营市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为综合性公共图书馆;东营区图书馆2008年3月筹备建成,是国家县级一级图书馆;河口区图书馆创立于1988年;广饶县图书馆成立于1974年,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一级图书馆”;垦利区图书馆是一所综合性公共图书馆,2013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利津县图书馆成立于1956年3月, 2012年引进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管理的联合编目和网络检索等服务功能[3];胜利油田图书馆隶属胜利石油管理局,以石油、化工、地质等资料为主,向胜利油田职工提供专业知识储备和更新,除专业资料外,还有古籍和两千多张CD-ROM光盘资料,聚集多国专利及我国学术期刊等内容[4];另外,还有学术资料丰富的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及东营职业学院的高校图书馆,这三家高校图书馆暂未向社会成员开放。

(二)东营市公共图书馆现状

随着近几年东营市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公共图书馆建设无论在图书馆规模、管理人才还是资金投入等方面都在逐步提高,几家原县级图书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成为国家级图书馆。各图书馆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寻找大众需求点,唤起大众对读书的热爱等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如2014年开始设立的尼山书院、2016年创新运行的“公共图书馆+书店”的服务模式,这些工作的开展都得到了很好的口碑,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等化和建设“书香东营”的工作中作出了贡献。

(三)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存在问题

目前,借助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的契机,政府对于公共图书馆的投资仍在增加,但东营市公共图书馆仍然存在成本高、投资少、阅读人员偏少等问题。

因此,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探寻影响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因素,制定针对性强的发展战略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二、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影响因素分析

采用EFE(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和IFE(内部因素评价) 矩阵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探讨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影响因素。首先,采用EFE矩阵,将影响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外部因素进行评价;其次,用IFE矩阵对影响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内部因素进行评价;然后,根据多种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综合考虑,对图书馆发展进行SWOT分析;最后,用SWOT定点分析法,找到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主战略和辅助战略。

(一)外部关键影响因素筛选及评价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是一种对所评价组织外部影响环境的分析评价工具。使用EFE矩阵对当前东营市图书馆的外部影响因素评价时,首先要查阅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关于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地理环境、市民文化素养等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统计资料和做好调查问卷资料,还要对东营市公共图书馆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等进行访问调查,最终选取了对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影响重大的15项关键因素,用图书馆管理领导、高校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用德尔菲法进行打分,对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赋予相应的分数,并根据图书馆发展对外部影响因素的反应程度进行评分,评分分为四个档次,反应不敏感为1分,稍敏感2分,敏感3分,非常敏感4分。EFE矩阵中的机会因素计算后的加权分数为1.63分,威胁因素的加权分数为1.16分,外部影响因素加权总分数为2.79分。由此可以看出影响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外部机遇远远大于威胁因素。因此,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利用好这一大好机遇。最终,EFE矩阵的评价结果见表1。

表1 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二)内部关键影响因素筛选及评价

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是一种对所评价组织内部影响环境的分析评价工具。使用IFE矩阵对当前公共图书馆的外部影响因素评价的过程与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的过程类似,只不过评价的内容有所不同,EFE矩阵是对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和威胁进行评价,IFE矩阵则是对图书馆自身内部的优势劣势进行评价。内部优势因素的加权分数为1.09分,内部劣势因素的加权分数为1.50分,内部影响因素加权总分数为2.59分。由此可以看出,影响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内部劣势大于优势因素。因此,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作为决策者应该考虑如何避开内部劣势、改革发展,并发挥自身优势。评价的结果见表2。

表2 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三)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的SWOT矩阵分析

在外部环境(EFE)矩阵和内部环境的(IFE)矩阵分析中,可以列出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SWOT矩阵:机会方面主要是东营市关于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的契机,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应以此为机遇,在东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发展;威胁方面是市民对公共图书馆认可度低;根据东营市公共图书馆IFE矩阵分析可以得出,公共图书馆的优势因素主要表现在图书馆格局初步形成,资源比较丰富,劣势表现在东营市人口居住分散,图书馆相对位置大都较偏僻,借阅不方便。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SWOT战略组合矩阵参见表3。

表3 东营市图书馆发展的SWOT战略组合矩阵

从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的SWOT矩阵中可以看出,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应主要采取SO战略,即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的发展战略;并辅以WO战略,即利用外部机会,把握机遇,克服内部劣势的争取型战略。

(四)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的SWOT定点分析

图1 东营市公共图书馆SWOT定点分析

利用EFE矩阵和IFE矩阵对影响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关键因素的评价结果呈现在SWOT定点分析图上(见图1),P(2.59,2.79)这一战略定位点,综合了东营市图书馆的内外部因素,决定着东营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具体做法是:首先,利用外部环境因素的机会和威胁因素作为纵坐标,将内部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平均值2.5作为坐标原点,并以1.5为半径画圆;其次,将内部环境关键影响因素的优势、劣势作为横坐标,划出SWOT定点分析图;最后,将EFE矩阵和IFE矩阵的评价结果P点(2.59,2.79)在定位图上清晰地呈现出来,P点位于圆圈内右上方的机会型—增长型战略区间(见图1),由SWOT定点分析图中P点的位置可见,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应该采取机会型增长战略,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实现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在数量与质量上的提升和发展。

三、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战略及对策

根据对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影响因素的分析,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发展以SO战略为主, WO战略为辅,具体落实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政策优势,加大公共图书馆发展力度

1.扩大规模,增加资源

以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逐年增加的政府资金。改变图书馆产品品种较少的现状,逐步增加纸质版图书引进数量,更新落后设施,使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跟上时代步伐。

2.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在2016年开始实现的“图书馆+书店”模式的基础上,加大合作力度,同时,积极开展更多的合作渠道,建立民营书店、咖啡店、茶吧等更多的便民读书渠道。

(二)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扭转图书馆的劣势

1.拓展网络服务形式,克服地理位置的限制

东营市公共图书馆的有效辐射范围受限于东营市分散的地理位置,但可以通过不断加大网上资源的建设,实现大小图书馆网上资源共享,借助互联网的建设,突破地理位置的限制,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借阅图书方便,最终形成辐射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

2.扩大网络服务渠道,增加公共图书馆服务覆盖面

东营市市民居住区较为分散,东营市公共图书馆的第一任务就是要建成现代化覆盖全市的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图书馆分馆,完善互联网建设等工作。同时,与高校图书馆合作、开放社区图书馆都可以很好地增加服务覆盖圈。

3.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扩大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

大力发展东营市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地借阅图书和阅读电子图书。学习借鉴嘉兴的“文化有约”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建立模式[5],苏州图书馆“网上借阅、社区投递”模式和内蒙古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彩云服务”模式[6],让更多的人可以方便快捷地享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7]。

(三)积累本土资源,形成区域文化特色资源

各个图书馆可以储备与地方文化相一致的图书资源、电子资源、学术文献等,创办图书馆期刊,建立起地方特色图书馆。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建立起区域特色资源库,不但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形成稳定的读者群,又在很大程度上传承了当地文化遗产。

(四)发展文化休闲职能,展开社会教育

东营市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宣传欠缺的现象,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读者群的缺失,建立不了良好的图书馆氛围,引起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惰性,氛围的缺失会再次导致读者群的流失,长此以往会阻碍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可以借助发展其文化休闲职能,举办各种比赛、读者参与购书等活动。2016年4月开始的“公共图书馆+书店”模式就是一种群众喜爱的模式,让消费者自主选择书目,由图书馆付款,消费者只需办理相关手续就可以将书借走。这样的模式可以将图书馆的阅读氛围搞活,读者自由选书,能够帮助图书馆进一步了解了消费者需求动向,对图书资源有效引进可以降低图书馆的运营成本。这一活动贯彻落实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高了读者参与度,此举在山东省图书馆界尚属首创,很受读者的欢迎[7]。下一步应该将这一模式扩大推广,让更多的书店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推广到更多的社区,使图书馆的利用突破地理位置的限制,为大众提供多元化服务。

(五)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1.加强培训

东营市公共图书馆新进人员多,学习能力强,制度全面。加强对馆员的培训工作,可以使各项制度得到贯彻落实,改善图书馆服务态度和图书馆工作氛围,增强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2.改善人员聘用制度

引进专业人才改变员工队伍自身认同感低的现状,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高服务形式和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待遇,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建立考核系统,严控员工进入方式,增强工作人员职业认同感。

3.完善日常管理制度

目前,在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人员当中,30至50岁的人居多,平均年龄38,女性多于男性,是男性的两倍。从专业角度讲,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聘用图书馆情报专业、计算机专业等与图书馆工作相关专业人才。在图书馆一线工作的人员常出现不在岗现象,表面原因是内退、借调、病假、产假等导致了离岗,但工作懈怠的实质是因为去图书馆的人少,图书馆建设机制不完善,待遇差等。

(六)减少文化消费成本,扩大文化消费群体

1.扩大文化畅享卡的适应范围

2016年东营市首度发放文化畅享卡,“主要目的是通过特约文化类社会组织和企业,面向特殊群体和全体市民让利销售和提供优惠文化服务。”[8]公共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政府的文化财政支出,让文化畅享卡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吸引更多的收入水平较低的市民参与到读书行列中来,点燃他们靠知识改变生活的欲望。

2.利用政府补贴,降低服务收费价格,减少读者的读书成本

去图书馆的读者数量少且借阅量低是公共图书馆的最大问题之一。根据全国读者年龄统计,不同年龄段读书的目的和欲望有很大差别,读者愿意付出的成本也不同。因此,为了避免读者群的流失,公共图书馆在服务收费上可以根据年龄推出不同服务模式和收费标准。10至19岁的学生群体和30至39岁的群体借阅量最高,可以对其定价较高。20至29岁和40至49 岁的群体借阅量居第二位,对其定价可较低。50至59岁的老年人借书量最少,可对其进行免费开放。另外,老年人带孩子进图书馆的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制定鼓励老年人带孩子来图书馆的服务项目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决策。

四、结语

随着东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建设,东营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积极利用这一机遇,建立完善的公共图书馆资源体系和服务体系,发挥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上的作用和影响力,是提高东营市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和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东营市公共图书馆应该确立“机会型增长战略”,克服自身的劣势,积极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拓展服务渠道,让更多的人便捷地接受到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为“书香东营”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

[1] 戴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20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3.

[2] 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53.

[3] 文宣.山东省文化厅文化设施利津县图书馆[EB/OL].[2014-05- 04].http://www.sdwht.gov.cn/html/2014/tsg_0504/14482.html.

[4] 杜守先.胜利油田图书馆局域网建设方案[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1,89(5):79- 81.

[5] 王学思.“文化有约”:嘉兴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N].中国文化报,2014- 08-22(8).

[6] 中国新闻网.“互联网+”为公共文化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EB/OL].[2015- 07-27].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5/07-27/7430589.shtml.

[7] 高青.滨州:新馆新服务[N].中国文化报,2008- 09-21(04).

[8] 东营市文广新局文化艺术科.“东营市文化畅享卡”9月份将面向广大市民发放[EB/OL].[2016- 08-26].http://www.dywgx.gov.cn/Item/2140.aspx.

G127

A

1673-5935(2017)03- 0075- 05

[责任编辑]谭爱兰

猜你喜欢
东营市服务体系矩阵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东营市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矩阵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