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

2017-11-07 16:47翟博
成才之路 2017年30期
关键词:育人群众发展

翟博

以人为本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命题和基本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就是要把教育的重点转向人本身,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坚持育人为本。这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任务。全面、准确地认识育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深刻理解和把握育人为本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前提。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着眼点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人的发展既包括人自身的发展,也包括社会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条件。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能力、提升人的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就是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将个体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使之能够在复杂多元、快速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正确进行知识选择和创新。

第三,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人类发展的目的是使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使人们的价值得到实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优化,使人们的能力得到提高。教育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最大需要。教育发展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教育需要,特别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及其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权益,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四,坚持以促进人的持续发展、人的终身发展为本。《联合国首届可持续发展教育会议宣言》指出,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促进人的持续发展,以及人的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既要能满足人当时发展的需要,也要能保证人身心和谐、均衡与持久的发展而不受伤害,具有全面、长久与强劲的发展能力。

第五,关注人人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教育最崇高的理想是让所有人都能够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機会,即人人在教育活动和过程中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保障人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是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六,满足每个人接受教育的个性需要和期望。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要和期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的概念,就是为每个人提供一个有效的教育机会,同时,符合每个学生或学习者不同的需求,也就是要让每个人获得他所需求的有效的学习机会。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求教育既要了解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也要了解到每个人、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使教育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他们的期望。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育人为本的教育,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被育之人、育人之人,还要关注所服务之对象——国家和人民,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需要。以“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为基本出发点,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塑造学生大爱、和谐的心灵。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总编辑、编审)endprint

猜你喜欢
育人群众发展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