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开展养成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2017-11-07 14:10马长发
成才之路 2017年30期
关键词:落实农村学校养成教育

马长发

摘 要:农村学校养成教育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固然和部分农村地区教育的落后有关,但究其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应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两方面改善目前的状况。

关键词:农村学校;养成教育;落实;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0-0099-01

从幼儿开始,父母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在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就规范并让孩子学习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这就是一种养成教育,一种好习惯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城乡教育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单单体现在教育资源、学生素质、学习成绩上,还体现在学生的养成教育方面。一些农村地区的学生不管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还是生活习惯普遍较差。因此,在广大农村地区落实养成教育势在必行。

一、农村地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原因

在中小学时期,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生理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也是生理、心理变化的重要时期,他们正处于获取知识、增长才能的阶段,更是良好习惯、品行养成的绝佳时期。而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学生在这一阶段都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原因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1)观念意识落后,对养成教育的认识不足。这也是一直以来,养成教育在农村大部分地区无法落实的根本原因。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慣;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从小养成好的习惯的重要性。所以,只有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好的习惯逐渐积累沉淀成最优秀的品质,这样才能助推学生一步步走向人生的成功之路。由此可见,从小就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对孩子终身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父母以务农为主,平时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有的根本不管,有的直接将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家。而老人家自身的生活习惯也不是很好,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就导致了这些孩子小时候就养成无法无天的性格。这样,等到他们上学时,上学前形成的某些不良习惯自然带到了学校。由于受之前不良习惯的影响,当他们迈入新的环境时,各种不适应会一一迎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不良习惯的表现,而且有的不良习惯纠正的过程很难,大大加重了学校教育的难度。

(2)学校教育中,以抓学习成绩为主,对养成教育重视不足。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农村大部分学校把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孩子好坏的重要标准,往往会形成“学习成绩高就是好孩子”的错误观点。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门的教育工作者,作为养成教育的“龙头”,有这样的观念就大错特错。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反复强调日常行为规范,强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可是真正落实到实处的却少之又少。渐渐地,这些“强调”也被淹没在学习成绩的洪流中,令教师们也无可奈何。

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协调统一

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耐心细心和爱心,持之以恒,才能初见成效。据科学家考证,一项行为需要持续重复21次方可成为习惯(一般也以30天为准),习惯顺理成章成为自然,直至终生。可见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是教师能独立承担起来的任务,必须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条途径来实现,三者之间要协调一致,同心协力。在这三条途径中,学校要承担起养成教育的主要责任,协调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建立起一个教育网络,形成一个较为理想的模式。就学校本身而言,要结合实情,营造一个能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教育环境,切实将养成教育深度融合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学校教师人人都要做养成教育的参与者、引导者、监督者,在学科教学各环节要处处渗透养成教育,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同时结合主题班会大力宣传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学校要注重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养成教育的氛围中,让学校所有墙壁会说话。这样一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会逐渐提高,良好习惯也会日久生成,在这种浓浓的教育氛围中学生一生受益,也给学生的人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家教也是养成教育的最重要环节,对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影响颇深,是学生形成良好健康人格的开端。在家庭教育中要让孩子明确孝敬老人、充满爱心、有担当责任、勤劳节俭、讲究卫生等这些良好习惯的意义,以及对今后的人生发展的益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起到模范作用,学会做人,诚实守信,说到做到,孝敬老人,有责任心,只要父母以身作则,孩子良好的品格自然就形成了。

三、结束语

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说:“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是教给少年儿童终身受益的东西,它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这足以证明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而好的习惯就是人生的一个好起点,只要教师踏踏实实、一丝不苟,严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就一定能教育出一批又一批拥有良好习惯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杜卫东,姜善亭.农村初中养成教育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1(02).

[2]杨万雄.让农村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养成教育的基石[J].中国农村教育,2012(04).endprint

猜你喜欢
落实农村学校养成教育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