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翻转课堂的评价策略实践与探索

2017-11-10 07:28李荣芹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9期
关键词:助教考核评价

李荣芹

(辽宁何氏医学院通识教学部,辽宁 沈阳 110000)

高校计算机翻转课堂的评价策略实践与探索

李荣芹

(辽宁何氏医学院通识教学部,辽宁 沈阳 110000)

互联网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翻转课堂势在必行,在改革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很多问题。由于传统教育的弊端,导致多数教师仍然对知识目标关注多,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方面的关注少,甚至有意或无意地忽视和放弃了这类目标。本文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在学习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进行多元化的过程评价策略,在实践中得到了实证,在此和大家分享,为推动翻转课堂的实施尽微薄之力。

翻转课堂;教学评价;学习能力

引言

翻转课堂能优化教学结构。传统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而翻转课堂是把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以教导学”转变为“以学定教”,由“注重学习结果”转向“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知识的内化,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不受时间或空间的限制,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此,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仅仅是期末考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如何对学生学习能力、掌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和提升素质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一、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基本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包括两大环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教师课上引导学生知识内化和提升的过程。根据我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般,学生主动性不高等特点,设计了我们实施的翻转课堂模型。

图1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

(一)资源提供环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发放学习任务单的形式,引导学生及时跟进并准确领会课堂需求,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视频配合文档视频录制的难点及重点。文档是对学习内容的详细阐述。文档和视频进行配合保证了知识点的完整性。供学生课前、课后复习。慕课网址:用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二)助教活动环节

助教是老师和学生的桥梁,选择大二、大三的计算机成绩比较不错的学长和学姐,负责组织班级学习活动为学生答疑解惑,负责向老师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解决基础的学生未能解决的问题。

(三)线上互动包括课堂的线下与教师的互动包括头脑风暴呵答疑讨论环节

头脑风暴环节:提问的是开放性问题,从宏观上了解学生的知识。答疑讨论环节: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过程中学生、助教、老师互相答疑,形成良好的答疑氛围。一方面教师随时、及时地解决学生的问题,负责解决学生高难度更深层次的问题,另一方面考察学生自学的情况,为课堂翻转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教师课堂拓展

图2 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引导学生积极争论来解决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高质量的作品,谈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谈自己的思想与思路,给学生提出宝贵的意见,营造良好的思辨学习环境。针对以上翻转课堂的教学的模型设计,我们提出了多元化的评价框架。

二、目前的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仍然停留在知识层面

目前评价方式仍然采用一张期末试卷的方式,忽略了学生能力和素质考核。针对互联网时代的学生来讲,慕课和微课的出现,给学生学习带来丰富的资源。获取知识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但是,如何获取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是高校教学改革需要关注的事情。因此,对素质和教育的考核是评价方式需要调整的方向。

(二)互联网平台的自动评价结果不客观

目前互联网移动学习平台,很难完全监控学生学习的详细过程。只是机械化对几个模块如观看视频时长、讨论问题的次数多少、互动上线的率等模块进行测评,但是,针对学生是否真正看了视频、讨论问题的质量、互动上线的精准率不能详细而精准的监控。

(三)评价的目标不明确

评价目标的设定不够精细,涉及到学生的知识层面只是用“了解”“掌握”,设计到学生的态度只是用“认真”“积极”宽泛的概念去描述,导致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不能深入地学习。

(四)忽略过程评价

由于传统教育的模式,很多教师仍然以结果论成败,忽略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课前、课中、课后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学生积极地参与,其注重的不仅是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情况,更加关注的是通过学习而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提高。那么,过程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分栏观看视频 观看视频时长获取知识的能力,完成任务单填写课前(25%) 助教活动任务完成的程度提问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线上互动学生积极活动的程度为学生解答问题的质量是否有序的回应课中(40%) 课堂讨论完成任务的情况质疑的能力思辨能力的体现思考问题的深度团队协作的能力知识内化程度价值观的导向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项目报告 详细阐述项目的制作过程项目的逻辑性阐述课后(35%)期末答辩考试口头表达能力掌握知识的程度是否抓住问题的更关键所在

三、针对我们设计的翻转课堂,设计我们的评价体系

(一)课前评价

包括学生自主观看视频的、助教活动、教师线上互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监督学生的观看视频的时长,督促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学生填写任务单的情况,能考察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助教活动每人提交一份作业,通过助教的辅导,对每个学生的成绩进行测评可以判断学习的积极程度、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线上互动,进一步判断积极性、主动性,乐意帮助学生解答问题的品质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是否遵守群内规则,进行有序做答的品质。整个过程评价方式可以采取A,B,C,D分级的方式。

(二)课中评价

每小组交一份作业,对每组进行测评。从能力、素质和知识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完成任务情况,知识内化程度,可以采用量化打分制。团队协作能力、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价值观的导向是对素质的考核。质疑能力、思辨能力,思考问题的深度都是针对学习能力的考核。可以采用A,B,C,D分级的方式。

(三)课后评价

包括每一次的项目报告和期末考试答辩,从能力、素质两方面进行考核,项目报告体现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答辩环节可以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考核。这个阶段的评测可以采用量化打分制。

四、总结

总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对教学实施过程关键的一环,笔者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特点和翻转课堂的模式提出一种对素质、能力和知识掌握等多方面进行过程性评价。从学生考核到小组考核,考核的过程严密谨慎,使得翻转课堂顺利实施。整个翻转课堂的比例是:课前比例为25%,课中的比例为40%,课后占35%。比例的分配上充分体现了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方法。本文阐述的量化和分级考核可以视教学模式和学生的情况而定,并不是固定的单一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去进一步研究。

[1]李成严,高峻,唐远新,陈德运.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11):100-103.

[2]李晓文.翻转课堂的学生满意度评价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3):98-105.

[3]李馨.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96-100.

[4]王永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15):86-88.

[5]杨春梅.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16(1):59-63.

G642

A

猜你喜欢
助教考核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processes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家庭年终考核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