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酶学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2017-11-13 03:51施贤清刘秀伦龚启华张松松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移植术旁路体外循环

潘 渝 施贤清 刘秀伦 龚启华 张松松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

曲美他嗪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酶学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潘 渝 施贤清 刘秀伦 龚启华 张松松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曲美他嗪治疗对心肌酶学和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有目的的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拟行OPCAB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年龄40~80岁;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于OPCAB术前0.5~1.0 h一次性口服60 mg曲美他嗪,术后服用曲美他嗪(20 mg、3次/天);以手术前后的cTnI水平、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为观察指标讨论曲美他嗪对心肌酶学及左心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曲美他嗪介入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改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要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也明显降低。结论OPCAB术后曲美他嗪介入治疗对于患者病情的缓和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曲美他嗪;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心肌酶学;左心功能

目前为止,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该手术方法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曲美他嗪是一种改善心肌能量的代谢药物,本文就曲美他嗪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酶学及左心功能的影响展开讨论,现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对象: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前瞻、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择期拟行OPCAB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采用随机表法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年龄40~80岁。入选标准:①临床表现为加拿大血管学会(CCS)心绞痛分级Ⅱ~Ⅳ级的患者;②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判断左主干或左冠前降支至少有l处狭窄,且狭窄程度在75%以上(直径法);③狭窄部位均为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所定义的A或B型病变。

1.2 以下情况的患者予排除:术前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升高(>0.05 μg/L)、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术前曾服用过曲美他嗪、合并能够引起心肌缺血的先天性畸形(左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先天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闭锁,冠状动脉分别起自对侧的冠状窦的畸形起源,冠状动脉瘘或心肌桥)、既往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及肥厚型心肌病、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NYHA分级Ⅲ、Ⅳ级)、冠心病合并大面积心肌梗死、术前左心功能严重下降需行IABP支持、急性心梗合并机械并发症、急性感染、损伤、风湿活动、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炎性肌病及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等。

1.3 研究方法:获得所有纳入患者的知情同意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正常接受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血管紧张素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于OPCAB术前0.5~1.0 h一次性口服60 mg曲美他嗪(20毫克/片,法国施维雅公司),CABG术后立即予管喂常规剂量曲美他嗪(20 mg、3次/天)。研究过程中检验医师、超声诊断科医师及手术医师对患者的分组情况不知情。OPCAB手术均为同一手术治疗组固定术者完成。

1.4 检测指标:①所有患者于入院后次日凌晨6时采集空腹静脉血,完善常规血生化检查并测定基础cTnI水平。OPCAB术后24 h再次采取静脉血测定cTnI水平。常规血生化检查及术前后的cTnI水平由贵州省人民医院检验科统一检测。②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随访均监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超声心动图测量均由贵州省人民医院心脏超声科专业医师完成。③观察两组患者OPCAB术后1年期间患者有无再入院、心肌梗死及死亡等事件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前,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总体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结论:通过研究探讨OPCAB术前应用负荷剂量曲美他嗪(60 mg)及长期术后应用曲美他嗪,探讨曲美他嗪对术后相关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2.2 统计结果:以下各项计数资料和剂量资料均用t和χ2检验,检验值>4即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检验值<4即P>0.05时无统计学意义;t和χ2值越大,表示差异越明显。具体结果见表1~6。

3 讨 论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5-6]:曲美他嗪的作用机制为抑制游离脂肪酸氧化,刺激葡萄糖代谢,提高对氧的利用率,优化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从而减轻细胞内酸中毒和钙超载情况,保护线粒体功能,发挥保护细胞的作用,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和损伤,改善心肌重构和心功能减退;值得一提的是,在曲美他嗪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不需要额外增加氧的供应。

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将曲美他嗪应用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治疗,可以有效加强患者心脏功能、优化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保护心肌细胞,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x-±s)

表2 两组手术前后cTnI水平的比较(x-±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末内径的变化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LVEF的变化比较(-x±s)

表5 两组手术后的病情情况[n(%)]

表6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比较

[1] 许鹏,文冰,焦周阳,等.曲美他嗪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29-31.

[2] 宋书田,张彬,张楠,等.曲美他嗪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IL-6、IL-8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4):631-632.

[3] 宋书田,张楠,张彬,等.曲美他嗪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CK、CK-MB及cTnI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8(7):15-17.

[4] 宋书田,张楠,孙文波,等.曲美他嗪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B型钠尿肽和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23):12-14.

[5] 王融,石纪萍,杜丽萍,等.曲美他嗪联合黛力新对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疗效[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2):19-21.

[6] 宋书田,张楠,张彬,等.曲美他嗪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CKMB、cTnI及hs-CRP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5):848-850.

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025-02

筑科合同[20151001]社77号;2015年度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

猜你喜欢
移植术旁路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标准》
——体外循环质量控制的基石
旁路放风效果理论计算
心血管外科的发展需要更安全的体外循环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围手术期难治性冠状动脉痉挛临床分析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效果分析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旁路控制策略设计及应用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
基于SCADA 遥信的旁路代自动识别及应用系统设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