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指标对急性肾损伤合并心肾综合征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预测分析

2017-11-13 03:51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尿量连续性肾脏

王 思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辽宁 大连 116091)

临床指标对急性肾损伤合并心肾综合征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预测分析

王 思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辽宁 大连 116091)

目的分析临床指标对急性肾损伤合并心肾综合征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预测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6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肾损伤合并心肾综合征患者,按照心功能是否好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为心功能未好转并选择连续性肾脏替代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除BNP以及呋塞米用量,剩余临床指标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产生,比对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和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的临床指标,统计学意义产生,P值在0.05以下。结论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24 h尿量和BNP水平对急性肾损伤合并心肾综合征患者进行预测,从而决定其是否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肾损伤;心肾综合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肾损伤是病情危重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而心肾综合征则是心脏和肾脏的联合病理产生异常,而患者出现心脏或者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特点则是极易产生水钠潴留,所以对其进行治疗时应本着安全以及缓解容量负荷原则进行[1]。此研究对临床指标对急性肾损伤合并心肾综合征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此研究中的6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肾损伤合并心肾综合征患者,按照心功能是否好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8例和12例,年龄为48~78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62.3±8.4)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0例和10例,年龄为50~77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63.1±7.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相关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计算,P值在0.05以上,统计学意义未产生,数据之间的临床可比性有所加强。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前3 d予以内科保守治疗,其中治疗药物包含呋塞米、西地兰以及硝普钠等,并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加用CCB(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相关药物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其心功能并未好转,因此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应用爱德华Aquarius床旁血滤机,通过hf-1200高通量滤器,其抗凝药物为普通肝素或者低分子肝素钠,选择前置换方法,选择经股静脉或者颈内静脉进行留针,并创建血管通路,每分钟的血流量为150~200 mL,将改良后的Pot配方设置为置换液,按照临床需求将其电解质成分予以调整。按照患者的容量情况对超滤量进行调整,待患者心功能有所好转时对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时间以及次数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观察组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的尿素氮、血肌酐、BNP、呋塞米用量以及24 h尿量,并对其进行比对[2]。

1.4 统计学数据: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研究结果均选择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并通过t值或者F值对数据进行检验,数据之间经对比后统计学意义产生的标准为P<0.05。

2 结 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其尿素氮、血肌酐以及24 h尿量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产生,比对其BNP以及呋塞米用量,统计学意义产生,见表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的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量、BNP以及呋塞米用量经对比,统计学意义产生,P<0.05,见表2。

表2 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的临床指标(x-±s)

3 讨 论

急性肾损伤合并心肾综合征患者即为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肾损伤患者,其心力衰竭症状可以为急性或者慢性[3]。对于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而言,如果未出现少尿或者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现象,经保守治疗后其心功能是否出现好转决定患者是否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临床中患有此病的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水钠潴留现象,如果想要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应将其容量负荷予以缓解[4]。对于急性肾损伤患者而言,可采用利尿加大尿量或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将多余的水分清除。

此研究结果表明,24 h尿量是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指标,当患者经保守治疗后3 d,其24 h尿量在2400~2500 mL以上时,其心功能会有所好转,通常并不需要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如果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其24 h尿量在2400 mL以下时应及时对其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5-6]。观察组患者经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其尿量减少可能是因为患者治疗后其容量负荷有所缓解,直至肾脏无充分的灌注,因此降低了尿量。而BNP的主要合成为心室肌细胞,其半衰期为18~22 min,因为此项指标能够充分反映患者的心脏负荷程度,对于同一个患者而言,短时间中数值的变化通常说明容量负荷产生变化,所以心肾综合征患者如果其肾功能有所降低时,其BNP水平会呈现上升趋势[7]。

经过上述研究可知,急性肾损伤合并心肾综合征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24 h尿量以及BNP水平可以决定患者是否需要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但是此研究因样本数过少,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分析和探究。

[1] 万美燕,崔永军,夏平,等.临床指标对急性肾损伤合并心肾综合征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预测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1):1245-1248.

[2] 郭风玲,陈磊,周瑾,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伴急性肾衰竭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疗效的Meta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4,48(1):77-84.

[3] 王震,李建军,董化江,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热射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3,20(4):216-219.

[4] 高瑶,修明文,边毓尧,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老年心肾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5,14(10):1039-1042.

[5] 徐建国,徐敏,李钰,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1型心肾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4):103-106.

[6] 徐建国,徐敏,张雪良,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伴利尿剂抵抗的2型心肾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医学,2015,37(14):1212-1214.

[7] 刘阳,邱光钰.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心肾综合征难治性心力衰竭观察[J].中国药师,2016,19(3):532-534.

R69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166-02

猜你喜欢
尿量连续性肾脏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人人享有肾脏健康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哪些药最伤肾脏
连续性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