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互联网+”宣传弘扬谷文昌精神

2017-11-15 00:21陈谊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陈谊

摘要:从实际行动中总结出的“东山经验”发展到新闻媒体报道中“谷文昌事迹”,从“谷文昌精神”的凝练发展到“四心”党员领导干部为官典范,在弘扬谷文昌精神的过程中,人们不断深入了解其内涵和价值。

关键词:谷文昌精神;互联网+

一、谷文昌精神的宣传发展过程

1.“东山经验”的总结与报道

面对东山岛的风、沙、旱、涝四大灾害,谷文昌“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握埋掉”的豪迈誓言中,带领东山群众开启了绿化东山。这些实践通过报纸的宣传被大众了解,1962年《福建日报》《人民日报》相继报道东山县八门尺海堤建成,孤岛变半岛。[1]谷文昌也在福建省1963年度农业先进单位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上做了《用革命改造自然建设海岛》的介绍东山防治风沙的经验,介绍东山人民在改造自然斗争中的伟大胜利。这个阶段主要以报纸进行对于植树造林防治风沙经验的总结,推广至全省学习“东山经验”。

2.“谷文昌事迹”的形成与完善

1981年自谷文昌病逝,福建省全省兴起了学习谷文昌的热潮。这一阶段主要以除了报纸的发表,还出现了塑像、纪念碑展览馆等事物展现形式和电视剧艺术展现展示。为了宣传和弘扬谷文昌的先进事迹,当地县委和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墓前竖起“谷文昌同志万古长青”的石碑、建造了半身塑像、谷文昌纪念碑和增建了纪念亭文昌阁。这些实物展示以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遗物、史料展示其执政为民、艰苦奋斗、致力发展的先进事迹。人们可以自行参观、身临其境地感受谷文昌的生活经历。通过拍摄电视剧《谷文昌》上下集,让电视这一集合声音、形态的媒介通过故事性的情节来展示谷文昌的事迹,让谷文昌的事迹不再是停留在报纸上,让谷文昌被更多的人民群众知晓。

3.“谷文昌精神”的发展

2002年开始,针对谷文昌的事迹展开了实地的专题调研,并且电台和电视台都相应地做出了报道,话剧、电视文献篇、书记专著等一批批涌现。原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原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同志到东山就谷文昌事迹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写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县委书记——谷文昌》,新华社、《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后来《光明日报》以及许多省市的报纸都先后转载,从中央《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到地方的电台以及电视台做出了报道,弘扬谷文昌精神,当好人民的公仆。同期,福建省人民艺术剧院也开始创作并全省巡演大型话剧《谷文昌》。此时,谷文昌精神的影响力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以及话剧就不仅仅停留在福建,而是被更多的中国观众所认知,通过一系列的挖掘其内涵和事迹,人们了解的层次也更加地深入。

4.“四有”党员领导干部为官典范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和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把谷文昌同志誉为“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县委书记的典范,后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长篇人物《“四有”书记谷文昌》,号召全体党员学习谷文昌精神人民日报又多次发表系列评论文章,大力宣扬谷文昌的先进事迹,“谷公”的精神再次被民众传颂并深入人心。50多年来,谷文昌精神不断被人们提起,它从报纸的文字、陈列的展品到文学艺术的展现,现如今它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成为现实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内涵的提炼到认知的深入人心,最后外化于行动,这其中有一部分要归功于宣传的力量。

二、“互联网+”对宣传谷文昌精神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思潮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各种思想文化的相融交锋,这些对于深入贯彻好落实社会核心价值观充满着挑战,党和国家应该要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看清本质,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理论制高点,深入挖掘真实案例,传播真实信息,表达正面意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谷文昌精神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实三严”和“两学一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开展,谷文昌精神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继续彰显新的魅力,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将互联网和弘扬谷文昌精神充的宣传方式相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利用电视剧、电影、话剧等可以让更多的观众看到谷文昌的精彩人生。

三、借力“互联网+”宣传谷文昌精神

1.“互联网+”信息的海量性可以实现内涵立体化

现如今人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行使作为网络主体的参与权,获取资讯和信息,“互联网+”及时收集和反馈人们认识状况和参与情况,形成对于谷文昌精神丰富的认识。其次,成立谷文昌精神研究中心,致力于研究和探索谷文昌精神的产生和发展,进一步挖掘和丰富谷文昌精神的内涵,形成谷文昌精神研究人才库、思想库和信息库。借助大数据及时收集国内研究谷文昌精神的现状,与时代主题相结合,密切交流形成丰富研究成果。最后,“互联网+”按照贴近生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理念,不是悬浮在空中的思想楼阁,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社会息息相关,挖掘谷文昌精神与动漫产品、影视作品、以及生活产品的融合,丰富其内涵与外延。

2.“互联网+”平台的便捷性可以探索多元宣传渠道

利用“互联网+”可以开设专题网页、专题专栏深人宣传谷文昌先进事迹,报道学习谷文昌的做法和成效,积极交流学习经验,进一步凝聚社会正能量;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谷文昌精神的宣传和弘扬,把谷文昌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提炼与整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碎片化的信息发布,让大众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接受谷文昌精神的教育与感化,发挥新媒体的“碎片化、小容量”的优势。通过论坛、贴吧、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进一步拓宽谷文昌精神的宣传平台,做到及时发布重大信息,引导群众参与讨论,理性地发表个人观点。最后,可以组织开展谷文昌精神的远程学习教育课程,发展网络教育平台建设,让更多的人自主参与到课程学习中,主动性成才。

3.“互联网+”交往的共享性可以拓宽宣传广度

随着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发展,QQ群、朋友圈、以及微博的作用越来越大,互联网使人与周围的人、与陌生的人联系越来越成为可能。因此可以借助这些平台人们共同分享资源,互动学习充分发挥社群性。在弘扬谷文昌精神过程中,往往是局限于福建省,甚至是漳州市存在地域研究性。虽然谷文昌精神源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其作为伟大的精神财富是被全国大多数地区所适用,成为许多党员的典型示范。“互联网+”则突破了时空限制,使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因此,在宣传谷文昌精神的过程中,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一些有能力的人员参与研究,吸引一些有号召力品牌加以宣传,拓宽宣傳的广度。

参考文献:

[1]孙永明.县委书记谷文昌[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28.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