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配中心输液配送限速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

2017-11-17 01:32杜彦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3期
关键词:医嘱药师输液

杜彦秋

静配中心输液配送限速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

杜彦秋

目的缩短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首批临床输液送达科室时间。方法 通过我院计算机中心收集并整理分析我院自2015年8月首批临床输液到达科室的时间,通过临床输液配置流程改进、临床输液医嘱批次管理、静配中心员工绩效考核、临床输液配送管理等措施,优化临床输液送达时间。结果临床输液配置流程改进后平均时间缩短(30.0±5.5)min,临床输液医嘱批次管理后平均时间缩短(8.0±4.2)min,静配中心员工绩效考核优化后平均时间缩短(14.0±3.5)min,临床输液配送管理后平均时间缩短(7.0±2.1)min,我院首批临床输液平均送达科室时间缩短(50.0±2.0)min。结论通过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有效管理,确保临床及时有效的合理用药。

静配中心;时间;流程管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是为保证患者的静脉输液质量而建立的对静脉输液用药进行集中管理、集中配制的部门[1]。我院静配中心于2003年开始投入使用,至今已有10余年。由最初的6个科室到全院开展,配置输液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抗菌药物,日平均配置输液量7 500袋。既解放了临床护士的生产力,又为患者带去安全可靠的输液,将是未来医院药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我院静配工作流程为静配中心接收医嘱→药师审核医嘱→打印标签、排药、核对→配制→配制后核对→分拣科室并打包→工人配送至科室→护士接收。随着工作流程的确定,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首批输液的配置量大且临床治疗急需,如何将首批输液安全快速送达科室成为静配中心发展的瓶颈。现就我院在缩短首批输液配送时间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为更多的静配中心质量改进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计算机中心收集并整理我院首批输液到达时间。从2015年8月开始,以静脉配置中心优化项目改造时间排序。依次为输液配置流程改进(2015年8月—2015年12月)、输液医嘱批次管理(2016年1月—2016年4月)、静配员工绩效考核(2016年5月—2016年8月)、临床输液配送管理(2016年9月—2017年1月)。

1.2 方法

通过对时间慢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改进方案,其中包括配置流程改进、医嘱批次管理、员工绩效考核、输液配送管理,现做以下介绍。

1.3 临床输液到达时间长的原因

1.3.1 输液配置时间过长 我院静配中心成立初期,由于药师人力不足、药品种类多、临床输液量大等原因,加上前期培训力度不够,药师输液配置经验不足,导致临床输液的配置时间过长,而输液配置技巧欠缺是制约静配中心药物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2]。静配中心运行初期,我院按照早晨8点的上班时间进行运作,而临床输液用药基本在8点30之后就陆续展开,导致输液送达时间拖后,未能跟上临床的治疗进度。习惯上认为每天早8时至次日早8时为一个工作日,这显然不适合PIVAS的工作模式[3],临床输液配置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了整个临床治疗的效率,是整个输液配送的最关键因素。

1.3.2 医嘱、批次不合理 由于初期静配中心审方系统并不成熟,未能有效的进行输液不合理医嘱的拦截。临床医师、护士对于医嘱系统的操作熟悉程度不高。静配中心医嘱培训未能及时跟进到临床,临床医生个人偏好习惯使用的不规范医嘱较多,有单瓶输液医嘱或配伍禁忌的医嘱等,药师与医师的沟通耗费较多时间;输液批次混乱无序,常发生同个患者多份输液同时发送配置的情况,加大了静配中心的压力,往往需要一名甚至多名药师处理退药、与临床沟通修改医嘱等情况,无形中增加了首批输液的工作量,影响了首批输液的配置和运送,既浪费了有限的药师力量,又降低了临床输液配送的效率。

1.3.3 绩效分配模式落后 静配中心在未开展绩效核算之前,我院静配中心仍维持着传统的“大锅饭”模式,员工绩效未能按个人工作量进行分配,导致小部分药师消极怠工,出现日常工作中“挑三拣四”的现象,即只排简单的输液单,只配置操作简单的输液;静配中心未能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少部分药师迟到早退,导致输液配置人员不足,影响输液配置速度,直接导致了首批输液配置缓慢,配送不及时的结果。少部分药师工作态度不够端正,未能严肃对待,工作差错没有及时登记并进行处理,间接影响了整个静配中心的正常运转,长时间的问题累计,直接影响药师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整个静脉配中心的健康运行。

1.3.4 输液配送管理混乱 初期临床输液配送未能及时开通专用通道,常出现临床输液配送与医务人员、患者共用通道的情况,输液配送效率极低。我院输液的配送人员为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医院归属感不高,工作纪律性差,常出现错投科室情况,输液配送前存在“等药”现象,未能及时送走输液,配送过程中多次出现输液破损情况,送达科室时未能及时有效与主管护士进行交接,错投临床科室不能及时取回并正确投递,这些现象的普遍存在降低了配置好的输液送达临床的效率,往往一些小细节将影响整个临床输液物流配送的效率。

1.4 改造项目介绍

1.4.1 输液配置流程改进 我院静配中心首先将工作时间从早上8点提早至清晨6点,上班时间提前可以更好消除首批输液的高峰,并将首批输液的排药步骤放在前一天下午4点之后,摆放的输液按科室、药品的种类集中筐内摆放[4],配置时节省了传递时间、人力和摆药筐,减少清晨首批输液的额外工作。PIVAS药品种类繁多,药品颜色、包装、名称相似、不同厂家相同药名或同厂家不同规格,药品造成排药错误[5]。针对这一特点,我院静配中心采用国际先进的6S管理模式,配置区、排药区井然有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降低差错。输液配置过程中采用无纸化模式,只需利用电子设备对工牌、输液条码进行扫描,这样既提高了药师的操作速度,又可以追踪到输液的每个环节。

1.4.2 输液医嘱批次管理 我院静配中心根据临床医生、护士常出现的医嘱问题进行整理总结,定期开展临床输液医嘱规范性的培训。中心采用PASS医嘱审方系统,从源头上控制输液医嘱的审核,减轻审方药师的负担。对患者输液医嘱进行科学的批次管理。根据输液医嘱执行时间、用药频次、剂量、抗生素、TPN 以及各科室、各批次液体用量要求、各批次送药时间间隔,综合分析,智能划分,无需人工干预,效率高、科学合理[6]。批次的合理划分减少了首批输液的数量,促进了首批输液的配置运送。

1.4.3 静配员工绩效考核 静配中心输液配置高峰期明显,排班复杂,管理人员可以按科室、按批次、按配制类型来统计配制数量,合理安排PIVAS人员的工作[7]。我院静配中心采用工作量模式对药师进行绩效考核,实行早班签到打卡的工作制度,迟到的药师将扣除相当数目的工作量及绩效。根据各步骤、每份输液配置的难易程度合理设置工作量,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的同时,更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静配中心每月召开质量控制会议讨论、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当奖惩措施;静配中心年底汇总记录,为每个工作人员打分,评先评优[8]。通过一系列针对工作量的绩效考核,使员工积极投入日常工作。

1.4.4 临床输液配送管理 输液配置后输送为到达临床的最后一个环节,此环节常见的差错有打包和成品输液数量混乱,病区或批次混乱,放错外送箱[9]。外送输液的管理对缩短送药时间有着重大的意义。我院静配中心采用专业的物流输送车,并开通专门的输液配送通道,对配送团队进行有效管理,优胜劣汰,将工人的配送时间进行绩效考核,未能在规定时间送达的将扣除一定的绩效。输液临床接收采用PDA闭环模式,发现漏送,错送及时补救。建立高效的输液配送模式和团队,将能够有效缩短最后一个环节上的时间损耗,及时将输液送达临床使用科室。

表1 优化项目后时间表

1.5 评价指标

平均值处理,将第一批所送达科室的时间求出平均值,并计算缩短时间。

2 结果

2.1 改造项目前输液送达时间

根据我院计算机首批输液送达时间求平均数,未优化项目前平均送达时间为(88.0±6.5)min。

2.2 静配中心流程优化后输液送达时间

根据我院计算机首批输液送达时间求平均数,目前临床输液平均送达科室时间为(30.0±1.6 )min,平均缩短时间(50.0±2.0)min,见表 1。

3 讨论

静脉配置中心的建立进一步为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了保障,减少临床工作量使之更好服务患者,但是普遍存在输液配送滞后的现象,尤其是早晨开展临床治疗的首批药物。我院通过上述努力,已将首批输液的送达时间缩短,但仍有很大进步空间,包括送药效率,输液送达时间及输液送达准确率等。静脉配置中心的人员优化管理尤为重要,在面临繁重的配置日常工作中,如何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及减低疲劳度应成为日常工作的重心。日常工作中可以优化人员排班,使工作人员有一定时间的休息,有助于缓解疲劳,降低出错率,间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在无菌条件的允许下,可适当美化工作环境,使操作室不再单调枯燥,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而又温馨的环境。也可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由每个药师轮流担任主讲者,让他们从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来讨论[10],并在科室中开展有奖征集活动,鼓励员工头脑风暴,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可以提高效率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公共交流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及时通报需要改进的事项,对疑难问题集思广益,充分征求全体护士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提升工作效率[11]。适时的开展班外活动,通过活动或者游戏培养员工之间的熟识度和默契,凝聚团队力量,将会对日常的静配工作提供帮助。

[1] 汪立梅,史文秀,隋颖,等.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防范用药失误中的作用 [J]. 护理学杂志,2007,22(20):16-17.

[2] 王聚全. 探讨静配中心提高药物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3):68-70.

[3] 李中,王松,刘雪梅. 论静脉配置中心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6):215-216.

[4] 李雪梅.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模式改进体会[J]. 全科护理,2010,8(33):3096.

[5] 张晓霞,卢秀娟,魏玮,等. 6S模式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8):1392-1394.

[6] 周娴,熊旺平,曾海英,等. 基于静脉药物配置安全信息系统的设计 [J].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5,24(1):66-69.

[7] 王晓峰.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流程信息优化管理与实践[J]. 海峡药学,2012,24(10):278-279.

[8] 樊变兰,王迎红. 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J]. 护理研究,2016,30(23): 2938-2939.

[9] 白兰,卢海波,朱龙社,等. 我院静配中心各工作环节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J]. 西南国防医药,2015,25(1):96-97.

[10] 曹敏.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与防范措施[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5,9(11):836-837.

[11] 赵小玉,刘桂秀. 静脉药物配制环节的持续质量改进[J]. 护理学杂志,2016,31(8):74-75.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Key Factors in the Speed Limit of Drug Distrbution in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DU Yanqiu Department of Pharmac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2, China

ObjectiveTo shorten the delivery time of the first infusion clinic in the intravenous drug allocation center of our hospital.MethodsThrough the hospital computer center to collect and organize the data of the first batch of clinical infusion to reach the clinical department time of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hrough the clinical infusion configuration process improvement, clinical infusion doctor batch management, static center staff performance appraisal, clinical infusion delivery management and other 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delivery time of clinical infusion.ResultsThe average time was shortened (30.0 ± 5.5) min after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infusion configuration, the average time was shortened (8.0 ±4.2) min after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infusion by doctoral management,and the average time was shortened (14.0 ± 3.5) min after improvement of static center staff performance appraisal, the average time was shortened (7.0 ±2.1) min after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infusion delivery, and the average time of delivery of the first batch of clinical infusion was shortened (50.0 ± 2.0) min.ConclusionThrough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PIVAS in our hospital, it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e timely and effective use of medicine.

PIVAS; time; process management

R95

A

1674-9316(2017)23-0010-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3.005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福建 厦门 361002

猜你喜欢
医嘱药师输液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