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性货币与商业银行国际化途径的间接相关性

2017-11-22 08:11
关键词:补充性东道国跨国

§财政金融研究§

补充性货币与商业银行国际化途径的间接相关性

蒋海曦

补充性货币与商业银行国际化途径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特别是间接相关性,据此可以利用补充性货币与商业银行国际化途径的间接相关性,加速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理论与实践证明,补充性货币在准入门槛、协同效应、扩张速度、投入成本、业务范围、杠杆效应和风险程度等方面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间接相关性影响,是促进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关键要素。较之新建投资途径,选择跨国并购更能充分发挥补充性货币加速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优势。充分利用补充性货币的间接相关性,并将其综合运用于国际化途径中,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

补充性货币;商业银行;国际化途径;新建投资;跨国并购

传统的商业银行国际化途径可以分为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途径和商业银行业务国际化途径两类。*孔庆洋:《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5页。而补充性货币的合理运用,能分别为商业银行的机构国际化和业务国际化带来积极影响。学者们一般认为,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途径的具体内容,主要有新建投资途径、跨国并购途径及附属途径三类。*潘功胜:《大行蝶变: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复兴之路》,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年,第34-38页。补充性货币能对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的这三种具体途径产生影响,强化这三种具体途径对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的正向效应,从而间接地提升商业银行的机构国际化水平。因此,补充性货币与商业银行的机构国际化途径有着很强的间接相关性。

一、补充性货币与新建投资途径

新建投资途径主要应用于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新建投资途径的显著优点是商业银行可以拥有较大的海外经营自主权和灵活性,能不受干扰地独立决策和制定国际化战略布局,如自主选择符合其战略目标的海外机构规模、机构设置区位、机构新建数量等等。同时,商业银行可以长期保持其海外经营和管理的主导优势,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不会外溢。

新建投资途径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首先,商业银行通过新建投资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受到东道国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约束。东道国监管当局对外资银行的进入都会给予较严格的管制,制定较多的限制措施。因此,商业银行能够通过新建投资途径在东道国经营的业务范围有限,商业银行的市场进入门槛和成本较高。

其次,商业银行在实施新建投资途径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筹建和准备工作,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资金、人力、物力和各种其他资源,对商业银行本身的资本实力、经营实力、管理实力及综合实力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对海外业务的经营经验要求也较高。*张军:《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与效率分析》,《经济问题》2017年第3期。此外,商业银行在海外新建机构的筹备和组织工作也相当繁杂,如新建投资的可行性论证、具体实施方案规划、选址、经费预算、许可证申请、设施设备采购、员工选用、新建机构后期宣传等等。这些工作,对于尚未熟悉东道国市场情况的商业银行来说,每一个步骤的进行要克服重重困难。

再次,新建投资过程中和过程后,商业银行需要完全承担投资风险,如出现市场定位、品牌定位的失误或者投资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在海外设立大型分支机构更是如此。*陈彦:《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若干问题研究》,《金融会计》2017年第3期。一般来说,新建投资途径的风险大小与商业银行耗费在新建机构上的时间长短成正比。这是因为,新建投资的前期投入资金较大,商业银行无法在短期内获得收益回报,如果国际市场或东道国市场的市场环境因某些特殊原因发生重大变化,都会对商业银行的新建投资带来很大的风险。

同时,商业银行采用新建投资途径,则无法利用东道国银行现有的经营网络、客户信息等各种资源。当进入一个陌生的金融环境,商业银行将面临与母国完全不同的法律制度、政策规则和市场氛围,新建投资的海外分支机构也很难利用母行的国内资源开拓当地市场。资源整合难度高,会直接导致分支机构与母行的协同效应低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在长时期内都会短缺,因此商业银行无法迅速占领当地的金融市场。

另外,商业银行采用新建投资途径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的耗时较长,建成后到开始经营并盈利的进度较慢,整体过程的建设周期长,投资收益回收较慢。因此,投资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持续投资不能间断,也无法运用杠杆效应,投资的持续成本、沉没成本、固定成本及隐形成本都较高。

除此之外,新建投资途径还存在着一个无法忽略的问题,即新建的海外分支机构在投资后的经营过程中,会长期面临母国和东道国之间存在的人文冲突,如经营理念、管理方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道德等,海外分支机构与东道国的这些人文冲突,将长期存在且很难达成一致,这也将成为新建投资途径顺利实施的巨大障碍。因此,海外分支机构很难迅速适应当地的金融市场,难以被当地消费者接受和认可,甚至会遭到同业的排挤和打压,生存困难。

然而,补充性货币的合理利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商业银行在新建投资的过程中和过程后克服以上的困难,提高新建投资途径并能提升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水平的效率。

首先,商业银行在新建投资的过程中,可以着力新建补充性货币海外分支机构(实物或虚拟形态)。这些补充性货币海外分支机构可以在传统意义上的子银行或分行的基础上,专门独立开辟一个经营补充性货币业务的部门;但更应该致力于专门设置一种以补充性货币为核心的组织形式(可称为“补充性货币海外银行”),要有独立的法人实体,其经营业务不受相关法律限制,专门为东道国国家提供金融服务。补充性货币海外分支机构的主要作用,即是作为母国和东道国进行业务往来的沟通桥梁,间接性规避新建投资途径存在的自然或人文壁垒,使东道国金融市场能较快地接受和容纳商业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

其次,商业银行在新建投资的过程中,可以大力新建设置补充性货币兑换网点(物理网点或虚拟网点),方便吸纳东道国使用较为广泛的补充性货币或者发行母国使用较为广泛的补充性货币,并将这些吸纳或发行的补充性货币汇总到所谓的“补充性货币海外银行”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通过对这些补充性货币的发行与兑换,逐渐与东道国消费者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获取东道国客户的信任,从而使商业银行顺利进入东道国市场。

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在新建投资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补充性货币的特点和优势,根据东道国现有银行的区位布局,利用区块链技术,*由于区块链技术处于不断自我完善和改进的过程中,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补充性货币也会随之持续发展,推陈出新,展现出极强的生存力、适应力和发展潜力,这将为商业银行所新建的补充性货币线上和线下营销模式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和动力。而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当前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最新进展来设置和新建与之匹配的补充性货币线上和线下营销模式,并随时根据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动态迅速调整相应的营销模式。因此,这种匹配和调节机制,将极大地增加商业银行新建投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升新建投资的成功几率和营销效率。着力新建补充性货币线上和线下营销模式,努力营造与东道国的合作互助关系,建立以高信用度为基础的商业银行新型经营理念,从而增加商业银行进入东道国市场的成功砝码。

最后,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配合补充性货币的发行,大力进行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宣传工作,利用补充性货币所在的高科技网络平台,实现商业银行的商誉、品牌、知名度等无形资产的大规模推广。这种利用补充性货币作为工具进行宣传和推广的方法,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大的影响力和良好的效果。

针对商业银行新建投资存在的问题,补充性货币具体的积极影响在于:

第一,补充性货币的合理运用,可以较好地解决商业银行通过新建投资途径进入东道国市场的门槛较高的问题。东道国对进入本国的外资银行通常会设置若干约束条件或法律限制,主要是为了防止大量外国法定货币涌入本国金融市场,对本国金融业产生巨大冲击,威胁本国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大量外来法定货币的流入,也会加大东道国政府利用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本国经济的难度。然而,商业银行如果直接在东道国市场上建立以补充性货币交易为核心的分支机构,以自己的名义发行类似于“银行券”*银行券最早出现在17世纪西方国家,主要用于替代和补充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卷,第594页。的补充性货币,或者以东道国已有的影响较大的补充性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开展部分海外金融业务,就可以避开东道国对外资银行设置的若干限制条件,迅速进入其市场。

这是因为,补充性货币的使用,能降低甚至打消东道国政府对外资银行采用新建投资途径会带来威胁的顾虑。首先,补充性货币本身不会产生利息,*熊惠平:《基于文献解读的补充货币及其社区货币研究:功能、适用性和实现路径》,《上海金融》2009年第8期。它建立在发行者的信用基础之上,发行的数量和规模容易控制,也不会因为其在金融市场上的流通而造成通货膨胀问题。相反,补充性货币的运用和推广,特别是以东道国的地区政府或机构的信用为基础所发行的补充性货币的使用和流通,还可能成为抑制通货膨胀,帮助东道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工具。此外,补充性货币的种类和表现形式多样,使用方式灵活,互联网平台及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也大大扩展了补充性货币的适用范围,东道国无法制定出限制商业银行利用补充性货币在互联网平台和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经营跨国业务的硬性法律,还会鼓励以补充性货币为交易媒介的新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和经营模式的建立,从而间接地降低了商业银行进入东道国的门槛。

第二,补充性货币的合理运用,可以解决商业银行采用新建投资途径需要进行大量前期筹备和组织工作的问题。补充性货币的一个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处于高级发展阶段的补充性货币,能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突破单纯新建物理形态的中心机构(如海外银行分支机构)来传递价值的局限。以补充性货币为传递价值对象的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实现了从传递信息的信息互联网向传递价值的价值互联网的进化,为商业银行进入东道国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具有效率和效果的信任创造机制。区块链将交易的数据加密签名后存入区块内部,所有拥有权限的使用者都可以随时查阅补充性货币的所有交易信息。这种公开透明的分布式账簿系统,将省去大部分新建投资途径所需的前期筹备和组织工作,商业银行只需要在实施新建投资途径之前,确保完成补充性货币的虚拟网络交易平台和区块链系统的构建工作,就可以运用高级形态的补充性货币着手开拓海外市场。

由此可见,补充性货币与互联网平台、区块链技术紧密结合,可以创造出新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促进区块链上的金融共享和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这种新型的经营模式,可以极大地降低传统的新建投资过程中所需的前期筹备和组织工作,降低沉没成本、隐形成本和潜在成本。于是,新建投资途径的工作重心不再是修建海外分支机构,而是着力新建并完善以补充性货币为核心的去中心化的数字交易平台系统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包括软硬件、网点等),从而实现商业银行在东道国市场上低成本、无障碍、自由自主地从事跨国经营和交易。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扩大以补充性货币为核心的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将商业银行的海外经营业务领域进一步扩展,完善补充性货币在东道国金融市场的兑换和流通规则,建立智能型合约。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利用补充性货币在区块链中的各种资源,将自身的经营业务扩展到东道国乃至全球的各个领域,真正树立起互信互利、资源共享,信息透明的国际化品牌形象。

第三,补充性货币的合理运用,可以解决商业银行新建投资过程中和过程后存在较大投资风险的问题。商业银行运用补充性货币,既可以在东道国投资新建有经营补充性货币的独立部门的分行或子银行,也可以只投资新建“补充性货币海外银行”,或设立若干补充性货币的经营网点或小型的办理处,甚至只需要投资新建虚拟的补充性货币交易平台和区块链系统。至于新建什么类型的机构,商业银行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情况或实际需要来决定,只要保证补充性货币能正常运行,商业银行通过新建投资途径实现国际化的效果就能显现。这样一来,商业银行投入的资金和承受的风险都会大大降低。此外,由于补充性货币本身可以由商业银行发行,也可以是东道国现有的,所以补充性货币的投入成本也较低。除了发行成本外,投资风险较之传统的新建投资风险几乎微不足道。目前,补充性货币可能存在的风险仅仅是区块链技术的加密算法的安全性问题,但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进步,加密算法在时间戳time stamp(一种数字加密签名技术)和智能资产的运用和支持下,已经越来越完善。*阿尔文德·纳拉亚南、约什·贝努、爱德华·费尔顿等:《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第342-349页。区块链技术的自我改良,会提高系统的私密性、安全性、可追责性,极大地降低了系统的信任风险和欺诈风险。因此,补充性货币的使用风险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完善也可以基本忽略不计。

第四,补充性货币的合理运用,可以解决新建投资途径无法利用东道国银行和母国银行现有资源的问题。首先,补充性货币能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且形式多种多样,对金融市场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国家政府无法也不会通过极端的强制手段对补充性货币进行完全的隔离和控制。补充性货币的表现形态各异,流通渠道无处不在,无论是实物形态还是虚拟形态,补充性货币的存在和发展都能促进全球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和不断创新。随着补充性货币与区块链技术的紧密结合,虚拟形态的补充性货币已经实现了金融资源的全球共享,它的存在能减少金融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促进全球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全球范围内的价值和信息都能自由、高效地流动。因此,补充性货币的运用,也可以突破国家的界限,将东道国银行和母国银行的现有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从而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

第五,补充性货币的合理运用,可以解决新建投资途径建设周期长、投资收益回收慢的问题。传统的新建投资途径之所以存在建设周期长的缺陷,主要是因为投入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等资源被大量用在了建设海外分支机构本身上。而补充性货币的使用和推广,将新建投资的工作方向和建设重点转移到了补充性货币的发行、推广、平台搭建、技术完善等方面,而这些投入所耗费的投资建设周期相对较短,且一旦完成,能够快速地获取收益。且获取收益的持续时间较长。同时,补充性货币正处于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与高科技密切结合之后,补充性货币展现出了不可思议的巨大发展潜力,对各国的经济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各国都对补充性货币的发展给予出了高度的关注。可以说,补充性货币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着无数可能性,未来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因此,如果商业银行能在自身的国际化战略中充分运用补充性货币,将会产生无限的发展潜力。

第六,补充性货币的合理运用,可以解决采用新建投资途径后长期面临的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人文冲突问题。商业银行在进入东道国市场时,可以选择东道国现有的补充性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并根据东道国客户的习俗、价值观、文化理念等人文偏好,设计一些宣传广告,投其所好,从而逐渐引导消费者接纳自己。如果商业银行选择自己发行补充性货币,则可以在发行的补充性货币上适当地加上符合东道国国家文化审美和思维理念的宣传性广告、LOGO或金融产品介绍,或者进行一些品牌推广活动,直接引导东道国客户加深对商业银行的正面品牌印象和好感度,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加强与东道国的文化融合。此外,以补充性货币为核心的区块链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本身就能简化交易流程和业务手续,强化东道国客户对补充性货币的信任体系,提升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业务经营效率,避免国家之间的人文冲突。

归纳上述内容,我们可以认为,商业银行通过新建投资途径提升的国际化水平y1受准入门槛x1、协同效应x2、扩张速度x3、投入成本x4、业务范围x5、杠杆效应x6和风险程度x7的共同作用和影响,所以有如下公式:

(1.1)

综上,补充性货币对新建投资途径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新建投资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作用和效率,与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间接相关性。

二、补充性货币与跨国并购途径

跨国并购包括跨国收购和跨国兼并两方面的内容。*严晓燕:《银行国际化发展与竞争力提升》,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年,第55-56页。实施跨国并购途径进行国际化的商业银行,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姜建清:《商业银行国际化:环境与体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第1-2页。商业银行通过直接购入目标银行的所有资产或一定数量的股权,将目标银行转化为自己的附属或联属机构,就能完成并购活动。

目前,跨国并购途径已经成为众多跨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主要途径,是进入国际市场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实现规模经济、推动盈利持续增长的主要手段。

首先,跨国并购途径有利于商业银行迅速进入东道国目标市场。商业银行直接并购东道国本土银行或东道国外资银行,能使商业银行在利用自身资源的基础上,整合被并购银行的原有资源(如客户群、人才库、设施设备、品牌等)和经营管理经验(如组织框架、经营理念、文化、管理制度等),低成本、高效率地直接进入东道国市场。由于被商业银行并购的东道国本土银行非常熟悉当地市场情况,也能避免商业银行在跨国经营过程中走弯路,避免投资开发出现路线方针的失误或者投资的损失,迅速被当地消费者接受和认可。同时,跨国并购途径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成本来新建机构和投入软硬件设施,能进一步加快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进程。

第二,跨国并购途径能绕开一些国家为外资银行进入本国市场所人为设置的限制和约束。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地金融行业不受到他国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冲击,会实施一些地方保护政策,提高外资商业银行进驻本国的门槛,并对这些外资银行的经营业务进行严格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采取新建投资途径进入该国市场就比较困难。

然而,通过跨国并购途径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将东道国的本土银行转化为自己附属的子银行。子银行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且可以超出母银行原有的经营范围独立开展各项金融业务,因此子银行可以拥有更大的自主权选择自己认为适合东道国市场的经营方式和业务范围。同时,子银行非常熟悉当地市场的需求,能保证经营业务的顺利进行。这样一来,商业银行很容易通过对子银行的直接管理和控制,实现突破东道国市场壁垒,加速国际化进程的目标。

第三,跨国并购途径能使商业银行获得杠杆效应,从而减少国际化过程中的投入成本。由于商业银行要实现跨国并购,可以直接购买目标银行的所有资产,也可以通过控股的方式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和经营权。因此,如果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超过10%,则只需要拥有目标公司20%的股权就可以拥有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其杠杆效应高达1∶50。此外,如果被并购的目标银行遭遇到经营风险发生了亏损,商业银行也只需要承担在自身持股比例内的损失即可。由此可见,跨国并购途径产生的杠杆效应,既能大幅度减少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实际投入成本,也能降低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风险。

第四,跨国并购途径能促进商业银行与被并购银行的优势互补。商业银行在顺利实施跨国并购之后,会与被并购的目标银行进行重组和整合,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强强联合,以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获得更大的收益。同时,商业银行还能和被并购银行实现优势互补,在业务、区域、品牌、财务、创新、市场等方面互相取长补短,以充分挖掘未来的发展潜力。优势互补能为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带来很多益处,如分散区域风险、激发创新动力、扩大品牌影响、实现合理避税、提升市场股价、增强综合实力等等。这些益处,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顺利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当然,跨国并购途径也存在着诸多缺点。

首先,东道国监管当局针对外资银行的跨国并购活动也会设定一些限制,如并购的对象、区域、手续、流程、股权比例等等。事实上,跨国并购途径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来讲,无疑是进入东道国市场的较好方式,但对东道国的本土银行业来说却是很大的威胁,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和冲击。因此,很多国家实施的金融及法律政策都不鼓励外国银行通过跨国并购途径获得本国银行的所有权。它们也会为针对外国商业银行的跨国并购活动设置较多障碍,以保护本土金融业的稳定秩序。

其次,跨国并购途径的具体操作流程比较复杂,商业银行要通过跨国并购途径实现国际化,需要办理若干繁复的手续,如并购前对东道国银行的资产进行准确评估(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调查、界定、可靠性等)。同时,由于东道国市场对于外国银行本身就具有排斥心理,商业银行要通过外国金融市场收集到目标银行的准确信息困难重重(如信息渠道少、信息可靠性差、无形资产评估困难等)。此外,不同国家的跨国并购办理程序存在差异,如果事先不做好准备工作,可能会出现失误或者耗时较长。

第三,在商业银行实施跨国并购的过程中,对东道国目标银行一般都是溢价收购。为了尽快吸引东道国目标银行的关注度,展示自身的资金实力,确保跨国并购的成功,促进跨国并购的进程,商业银行会在对东道国目标银行进行资产评估后,适当地提高收购的价格,以表示收购的决心和诚意。同时,在与东道国目标银行进行并购谈判的过程中,目标银行可能会运用谈判策略,竭力将并购的价格抬得更高。因此,在双方的共同推动下,跨国并购都会以溢价收购作为结局。而溢价收购无疑会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压力,使商业银行在并购后的跨国经营中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可能性。

第四,商业银行无法顺利完成跨国并购的失败几率较大。究其原因,其一,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东道国的目标银行可能因为很多原因(如为了避税或逃避法律责任而伪造财务报表、掩盖商业机密等)提供相关的虚假信息,从而扰乱商业银行的并购计划,甚至故意引导商业银行在并购中制定出错误的战略决策。其二,由于国别差异,不同的国家可能会采用不同的会计准则和核算体系,跨国并购的评估标准和规则可能出现较大偏差,这也会影响到跨国并购的进度,增加跨国并购的难度。其三,跨国并购总是会涉及到外汇风险,东道国目标银行会在商谈并购金额时加入外汇汇率变动的可能比例。另外,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商业银行本身的管理体系要与东道国目标银行的管理体系进行融合,形成全新的一套兼容的管理体系。然而,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会存在很多人为的不和谐因素的干扰(如经营思想和理念的差异、文化冲突、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导致管理体制整合难度大。

然而,补充性货币的合理利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商业银行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和过程后克服以上困难,新建跨国并购途径,提升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水平的效率。

首先,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与母国企业的国际化是一种共生关系,在跨国并购活动中,这一点尤为突出。母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使自身的国际化程度提高,也会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商机,激励商业银行提供与之匹配的金融服务、建立全球化经营服务体系,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水平。反之,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也会为企业国际化奠定更好的资金基础。补充性货币的运用,能使母国企业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突破国界的限制和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顺利实现跨国并购。因而,商业银行在并购东道国目标银行的同时,可以激励与自己有密切合作关系的母国企业并购东道国当地的一些知名企业,或者与东道国当地使用补充性货币较多的社区达成合作关系,率先鼓励母国企业使用东道国当地的补充性货币或者自己发行的补充性货币来从事业务经营,从而间接地建立起“跨国企业-补充性货币-跨国银行”这种国际化共生循环生态链系统。

其次,使用补充性货币作为商业银行并购东道国目标银行的一部分并购资金,不存在外汇风险问题,这将极大地降低商业银行的跨国并购成本和并购失败的风险。当然,跨国并购中使用的补充性货币,可以是母国商业银行或其他机构发行的、较有影响力的补充性货币,也可以是东道国原有的补充性货币,还可以是商业银行和东道国目标银行经过协商后共同选定的某种形式的补充性货币。同时,补充性货币占总共并购资金的比例大小,可由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决定。

再次,商业银行可以使用补充性货币作为收购目标银行股权的一部分股本,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收购目标银行股权的投入成本,也可以使目标银行的股权所有者进一步分化,增加并购成功的可能性。

最后,跨国并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东道国目标银行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如商誉等)无法准确衡量,如用法定货币进行评估收购,往往溢价更多。如果使用补充性货币作为商业银行并购东道国银行无形资产的并购成本,将避免溢价问题。因为补充性货币的价值也是随时变化的,灵活度大,且未来的潜力也无法确定。因此,商业银行可以自行估算补充性货币的价值,只要在谈判过程中确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补充性货币价值来购买无形资产即可。

如前所述,补充性货币能解决商业银行采用跨国并购途径进行国际化时存在的诸多问题,其具体的积极作用如下:

首先,补充性货币的合理运用,可以解决东道国监管当局对外资银行的跨国并购活动设置障碍的问题。补充性货币可以凭借互联网平台和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自然能突破东道国监管当局对外资银行跨国并购活动所设置的若干限制和约束。东道国当局能限定跨国并购对本土银行股权购买的数量,但不能限制商业银行发行或使用补充性货币的数量。商业银行可以凭借补充性货币的发行和使用,在互联网和区块链平台上实现自身无形资产的不断增值,从而增加其进行跨国并购的实力和对东道国目标银行的吸引力。东道国国家除非在全国关闭互联网,否则无法利用法律条列限制补充性货币在本国市场上的存在。同时,如果商业银行的自身实力强大,东道国国家就算是再限制,也无法阻碍目标银行自愿被并购的意志。

第二,补充性货币的合理运用,可以解决跨国并购活动的操作流程复杂、评估困难和信息可靠性差等问题。跨国并购之所以手续繁琐,流程复杂,主要就是由于东道国目标银行的资产评估困难、估算标准有国别差异以及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如果商业银行选用某种补充性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对东道国银行进行资产评估,就避免了法定货币价值的标准不统一、估算方式存在差异和信息不透明问题。商业银行可以用自己发行的补充性货币进行以上的操作,评估标准和信息获取都可以获得较大的主动权,自然降低了跨国并购的操作难度。

第三,补充性货币的合理运用,可以解决在跨国并购过程中商业银行的溢价收购问题。如前所述,补充性货币可以充当衡量东道国目标银行无形资产的价值尺度,解决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困难的问题。同时,如果商业银行在跨国并购中选择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持的补充性货币作为虚拟金融资产,能使东道国银行对该商业银行的前景产生乐观的憧憬,有利于商业银行在跨国并购的谈判过程中,适当压低并购的价格,降低跨国并购的实际成本。

第四,补充性货币的合理运用,可以解决跨国并购失败风险较大的问题。补充性货币本身不产生利息,在发行和使用过程中,发行机构是根据当前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目标来制定补充性货币在市场中流通的数量和规模的。因此,补充性货币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没有外汇风险问题。此外,补充性货币的使用,可以使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自动划分为法定货币业务和补充性货币业务,而法定货币业务中涉及到的财务报表作假或者核算体系存在差异等问题,在补充性货币业务中都不会涉及,也不会影响补充性货币方面的业务在商业银行中的正常开展。因此,就算东道国目标银行因为财务报表作假或者其他原因,影响了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进度,但补充性货币方面的业务不会受到影响,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进程仍然可以继续推进。同时,由于补充性货币对于法定货币有着补充和替代的功能,在法定货币业务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补充性货币业务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法定货币业务出现的缺失和负面影响,从而降低跨国并购失败的几率。

另外,补充性货币的合理运用,可以解决跨国并购过程中的人文冲突等问题。如前所述,商业银行在跨国并购过程中,如果选择东道国现有的补充性货币作为沟通桥梁,将两国的文化、理念、管理方式等人文因素加注在补充性货币这个载体上,将缓解两国银行管理组织间存在的直接矛盾,人文因素冲突将通过补充性货币逐渐消化,最终在跨国并购后形成新的、具有兼容性的商业银行企业文化。

如果对上述分析进行归纳,我们同样可以认为,商业银行通过跨国并购途径提升的国际化水平为y2,y2受到准入门槛x1、协同效应x2、扩张速度x3、投入成本x4、业务范围x5、杠杆效应x6、风险程度x7的共同影响,同样有:

(2.1)

综上,补充性货币对跨国并购途径有着积极的影响,它可以提高跨国并购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作用和效率,与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间接的相关性。

我们将新建投资和跨国并购这两种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的主要途径进行对比后,得出的具体指标及结论如下表1所示:

表1 新建投资途径和跨国并购途径的具体指标对比分析表

此外,新建投资途径和跨国并购途径的区别还体现在组织形式和实施效果上。新建投资途径在东道国市场上的组织形式较为丰富,而跨国并购途径的组织形式一般只限于子银行或合资银行两种。新建投资途径取得的国际化效果短期内不明显,相反,跨国并购途径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明显的国际化效果。

根据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新建投资和跨国并购的机构国际化途径,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而补充性货币可以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影响,增加新建投资和跨国并购对国际化水平提升的效应。可用模型表现为方程组:

y1(x1)

y1(x3)

y1(x5)

y1(x7)

即有:

(2.9)

则有:

(2.10)

若设:

Δy=y2(x7)-y1(x7)

(2.11)

当Δy足够小或趋于0,或Δy的风险效应(负效应)小于其他指标的总效应,即

(正效应)

(2.12)

时,跨国并购仍然是较之于新建投资更佳的途径。

三、补充性货币与其他附属途径

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的其他附属途径主要包括跨境金融服务、战略联盟、联营、合并和境外上市或发行债券等等。*林景臻:《跨国方略: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与执行》,北京: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第229-246页。补充性货币的合理使用,也可以强化这些附属途径对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效用。

(一)补充性货币与跨境金融服务。跨境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国际化附属途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商业银行采用附属途径实现国际化的主要手段。跨境金融服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海外客户提供各种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以满足海外客户实现资产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的需求。跨境金融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跨境投资与融资、境外资产和财务管理、移民和留学金融服务、境外投资银行业务、境外咨询、跨境结算与清算、境外资产避险等等。可以看出,跨境金融服务业务的范围和规模越大,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越高。然而,商业银行从事跨境金融服务业务要承担的风险也较大。补充性货币的合理运用,同样可以使商业银行在提供跨境金融服务时降低遭受的风险。比如,商业银行可以发行自己的补充性货币或目标市场上流行的补充性货币,进行跨境结算和清算。由于补充性货币的价值是以发行者的信用和市场认可度为基础的,只要发行者的信用度和市场的认可度高,补充性货币的价值就比法定货币更稳定。同时,商业银行从事跨境金融服务业务,可以部分使用法定货币,部分使用补充性货币,这样可以综合两种类型货币体系的优点,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从而分散风险。因此,补充性货币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降低跨境金融服务的风险,加速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进程。

(二)补充性货币与战略联盟。战略联盟是指为了实现共赢的目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银行经协商后共同建立的具有合作或协作关系的联合体。这种联合体可以是实体形态,也可以是网络虚拟形态,具体的合作内容包括技术合作、代理业务、网络银行、战略投资、创新项目等等。战略联盟的成员会通过协商,明确分工和合作领域,实现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从而增加协同效应,增强联盟的整体实力。这种战略联盟的形成,有着类似于跨国并购途径的优点,能降低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投入成本,扩大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增加跨国经营的实力和成功几率,且能发挥联盟各成员的比较优势,分散跨国经营的风险。协议式的战略联盟是当前最主流的银行结盟形式,各个商业银行通过协商后会达成结盟的合作协议,确定合作的内容和方式,以实现共同的国际化战略目标。

然而,战略联盟的劣势在于其不稳定性。联盟内部各成员之间存在社会文化、市场环境、政策法规、战略导向、客户偏好等方面的差异性,任何一个因素造成的意见分歧都可能导致联盟的破裂和瓦解。

补充性货币的合理使用,可以较好地解决战略联盟关系的不稳定问题。高级形态的补充性货币以互联网为平台,区块链技术为基础,将战略联盟的各个成员按照区块链上的节点进行连接,信息传递快、透明度高、安全性强,且能突破国别的地域及人文环境、文化等方面的限制,建立充分的信用体系。由于区块链上的每个节点都能查看交易记录,任何成员的背叛行为都会在第一时间暴露给联盟内部的其他成员,因此也能有效抑制和约束成员的违约行为,维持联盟的长期稳定性。同时,补充性货币本身就具有互助共赢的特性,很容易在战略联盟成员之间建立信用,因此极大地提高了战略联盟途径的国际化效率。

(三)补充性货币与联营。联营又称合资,是指商业银行之间通过控股等方式形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永久性经营机构,是一种横向经济联合体。联营银行的股东通常是两家及以上、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业银行,它们为了共同的商业利益,在自愿的前提下开展深度合作。联营银行能迅速获得融资和经营经验,降低跨国经营成本,自由开展跨国性银行业务,并获得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比较优势,是中小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时减少成本和风险的有效途径。

联营银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各个股东的利益不同,在跨国经营战略和具体经营方针上常会发生争执和矛盾,这些矛盾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造成联营银行的内部经营和管理的严重问题。补充性货币在联营银行中的合理运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化解各个股东之间的分歧和矛盾。比如,联营银行可以成立一个内部机构,专门从事补充性货币的经营管理。补充性货币也可以作为联营银行的一部分资产,按照股东的资金投入比例给予一定数量的补充性货币作为回报。同时,各股东有权利分享通过对补充性货币的经营获取的利润。因此,股东对补充性货币的关注度会增加,也会为了共同推广和做强补充性货币的目标,减少分歧和摩擦,从而提高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效率。

(四)补充性货币与合并。合并是商业银行和东道国目标银行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了扩大规模、获取市场势力、节约成本、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等目标,执行契约或者法令完全归并为一家新的银行的经营活动。这种方法更普遍运用于商业银行在国内市场的扩张,对于商业银行的海外扩张运用较少,也很难实现。但是,如果双方真的有合并的意愿,补充性货币也可以作为两者合并的桥梁,促进双方合并的成功,从而提升新形成的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水平。

(五)补充性货币与境外上市或发行债券。如前所述,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境外上市或面向东道国目标市场发行债券的方式,扩大品牌效应和影响力,从而提升国际化水平。境外上市或发行债券还能使商业银行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资金来源,扩充现金流和综合实力,提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然而,我们认为商业银行在境外上市所发行的股票,或者向东道国金融市场发行的债券,都属于补充性货币的范畴,因此境外上市或发行债券的这种国际化附属途径,实际上已经运用了补充性货币。这种附属途径,可以看作商业银行合理运用补充性货币提升自身国际化水平的一个实例。

从实质上看,商业银行国际化附属途径,无论是跨国金融服务、战略联盟、联营、合并还是境外上市或发行债券,都是从其他方面实现与跨国并购途径类似的正效应。所以,通过附属途径实现的国际化,如通过跨国金融服务实现的国际化y3、通过战略联盟实现的国际化y4,通过联营实现的国际化y5,通过合并实现的国际化y6,通过境外上市或发行债券实现的国际化y7等,都有:

(4.1)

(4.2)

(4.3)

(4.4)

(4.5)

显然,如果一个商业银行综合运用直接新建投资和跨国并购及上述附属途径,则必有通过所有这些途径得到的国际化yz,则有

(4.6)

而通过补充性货币的作用,将使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形成最终的国际化程度Y,这时有

(4.7)

其政策意义在于:如果商业银行同时使用三种途径,在补充性货币作用下,其国际化水平的提升程度会更高。

四、启 示

补充性货币对提升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

第一,补充性货币提升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的功能不能再被忽视。从当前中国的情况来看,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较外国典型国家的差距很大。*浙江大学银行国际化课题组:《中外资银行国际化对比》,《中国金融》2016年第22期。然而,我们一直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全力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来缩小这种差距,这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尽快重视补充性货币对提升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的作用和功能。

第二,作为一种强催化剂,补充性货币与商业银行国际化的间接相关性能有效提升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水平。补充性货币具有的门槛效应、杠杆效应、扩张速度等方面的间接相关性影响,是促进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重要的实践依据。

第三,要利用好补充性货币促进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优化途径。理论与实践说明,通过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全部途径,能使补充性货币的间接相关性作用发挥到最大。但在当前情况下,如果条件所限,利用单一的商业银行国际化途径促进其国际化,跨国并购比新建投资更佳。

第四,要防范补充性货币的金融风险。过去的金融风险,主要是由纸币超发引起,但当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使补充性货币的金融风险凸显。两者迭加所引发的金融风险,以及相应的“蝴蝶效应”,会加剧经济社会的动荡,必须对此尽早加以防范。

第五,要充分利用补充性货币的间接相关性,缩短中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因为补充性货币促进商业银行国际化比法定货币即人民币的作用更大,故而如果我们能尽快利用补充性货币促进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将会获得更明显的效果,尽快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责任编辑:李慧宇)

TheIndirectCorrelationbetweenComplementaryCurrencyand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CommercialBanks

Jiang Haixi

There is a very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complementary currency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in particular an indirect correlation, which reveals clearly a positive effect of complementary currency on improv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of commercial banks. Therefore, we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is indirect correlation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indirect correlation influence of complementary currency, in term of entrance threshold, synergistic effect, expansion rate, investment cost, business range, leverage effect and risk level, can be key elements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Compared with greenfield investment, merger and acquisition can better utilize the advantages of complementary currency to expedi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Meanwhile, by fully utilizing the indirect correlation of complementary currency, we can greatly upgrad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of commercial banks.

complementary currency, commercial banks,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ization, greenfield investment,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F831.6,F830.33

A

1006-0766(2017)06-0120-11

蒋海曦,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后(成都 610074)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补充性货币监管研究”阶段性成果(16CJY067)

猜你喜欢
补充性东道国跨国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论投资者——东道国仲裁中法庭之友陈述的采纳
国际投资仲裁庭对东道国反请求的管辖权探析
论刑法上的谦抑主义
机制与风险:补充性货币如何提升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
晚近国际投资协定中东道国规制权的新发展
国际刑事法院案件可受理性研究
国际刑事法院案件可受理性研究
跨国大瀑布,一起去探秘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