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法”在高校游泳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①

2017-11-24 02:36马丽娜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7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法教学实验实验班

马丽娜

(肇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广东肇庆 526061)

“合作学习法”在高校游泳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①

马丽娜

(肇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广东肇庆 526061)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在高校游泳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实验,为保证教学实验的真实有效,采用单盲实验,教学实验时间为36学时,教学实验开始前对实验班及对照班游泳技能掌握的情况、体育学习兴趣、班级团体凝聚力等情况进行测试对比,实验后再次进行测试对比,同时对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校游泳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更能提高学生的游泳学习兴趣、游泳学习成绩及班级团体凝聚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课后交往频率增加,建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 高校游泳课 教学

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革新一直是学者及高校体育工作者密切关注的课题,近年来,教育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在其政策的指导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传统体育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如: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师教、学生学,机械的模仿与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团结协作的重要性[1]。教学的结果就是老师教学累、学生学习累。众所周知,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学生长期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缺乏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学业完成后无法更好的和社会对接[2]。因此,教学方法革新的不仅是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是课堂上培养出为社会服务的优秀人才。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完全颠覆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体育教学方法革新的过程中慢慢渗入,教师也应在任教的学科里不畏失败、大胆创新。作为高校深受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游泳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扩展交际,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具有很好的作用[3]。游泳作为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掌握游泳技能,对教师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师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纠错,学生继续模仿练习,学习过程枯燥,学生无法及时掌握动作要领,频繁呛水引起恐水心理的产生[4]。本文试着将“合作学习法”应用到游泳教学中,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前做出以下假设: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游泳学习兴趣、游泳技能掌握的程度及团体凝聚力均高于对照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合作学习法”在肇庆学院15级社会体育专业游泳必修课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以游泳教学及合作学习为关键词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内容详实准确的论据支撑,同时在肇庆学院图书馆查阅了体育学科和教育科学的相关书籍和杂志,使论文的理论和实用价值更加充实。

1.2.2 问卷调查法

上课第一周分别向2015级社会体育专业1班24人(对照班),2班23(实验班)人发放《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量表》《群体凝聚力问卷》及基本情况调查表,问卷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形式,两个班共发放问卷47份,回收47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1.2.3 实验法

(1)实验控制。

为保证教学实验的真实有效性,本教学实验采用单盲实验,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均不知晓,两班教学由同一位教师进行授课,教学场地、器材同一,教学实验的时间为36学时。

(2)实验分组。

本次教学实验的实验对象为肇庆学院2015级社会体育专业1班24人为实验班,2班23人为对照班,其中实验班以4个人为一组,共6组,在学习游泳技能的过程中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互相纠错、互相反馈。

1.2.4 数理统计法

所有研究数据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5]。

2.2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比

2.2.1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基本情况对比

上课第一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年龄、身高、体重)进行了调查。表1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基本情况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0.05),符合教学实验的要求。

2.2.2 实验班与对照班游泳技术掌握的情况

表2数据显示:实验前对实验班与对照班47名学生的游泳技术及水性掌握的情况进行调查,经检验显示两班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作为合作学习法的教学实验对象进行对比分析。

2.2.3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1)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体育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实验开始第一周,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兴趣调查。表3是体育学习兴趣前测结果对比,表3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厌恶学习的程度、喜爱体育课的程度、课外自主学习的程度、课外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的四个维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0.05)。

(2)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体育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游泳期末技术考核结束后,分别对两个班的学习再次发放了体育学习兴趣量表,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厌恶学习的程度、喜爱体育课的程度两个维度中有显著差异,而课外自主学习的程度课外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有极显著差异(<0.01)。

2.2.4 实验班与对照班团体凝聚力对比分析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基本情况对比(n=47)

表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游泳技术掌握的情况(n=47)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学习兴趣前测对比(n=47)

表4 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学习兴趣后测对比(n=47)

表5 实验班和对照班团体凝聚力前测对比

表6 实验班与对照班团体凝聚力后测对比(n=47)

表7 实验班与对照班试实验后期末游泳成绩对比分析

(1)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团体凝聚力对比分析。

实验开始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团体凝聚力测试,表5测试结果显示: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团体凝聚力无显著性差异,符合教学实验的要求。

(2)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团体凝聚力对比分析。

表6数据显示,经过36学时的游泳技能学习,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团体凝聚力测试的5个维度积极兴趣、合作式学习、运动参与程度、对体育的关注、游泳学习的兴趣均有明显的变化,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0.01)。另外,游泳课程结束后,实验班学生的课后交往互助频繁度增加。

2.2.5 实验班与对照班期末游泳技术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期末游泳技术测试,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蛙泳100m速游,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蛙泳100m速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优秀率及合格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教学实验的结果说明,在游泳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法,实验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团体凝聚力及游泳技能掌握的程度优于对照班学生,支持了教学实验的假设。

3.1 合作学习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经过36学时的教学实验,实验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高于对照班,测试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教学过程中遵循了合作学习法原则,学生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学习,课前学生对要学习的新技能共同的进行讨论、理论学习;课中陆上的学习,教师讲解师范,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组中的学生要对同组的学生纠错并有不同形式的评价及反馈,水中练习时组中的学生交替练习,交替纠错,通过语言、声像等反馈方式把错误动作反馈给组内的每一个学生,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由于组内其他学生及时的对错误动作给予纠正,并通过手机录像功能观察自己的错误动作,能够把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增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出学生游泳技能学习的兴趣。

3.2 合作学习法有效提高了班级的团体凝聚力

期末团体凝聚力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团体凝聚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炎热的夏季,游泳课的授课场地为室外游泳场,室外温度高达36℃~38℃,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较大,教师根据每次课的教学目标和课中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制定出合作学习法的教学方案,让学生了解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学生在组内参与讲解、纠错,学生在讲解纠错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技术动作的了解,学生乐教乐学,教与学的结合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

3.3 合作学习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游泳技术

教学过程中,严格控制教学的诸变量教学实验开始前,对教学实验中的诸变量进行严格控制,以达到教学实验的有效性,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游泳技术起点的水平、身体素质水平、实验班和对照班任课教师的执教水平及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场地、教学器材均为一致,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任课教师学习游泳的年限、游泳教学经历、专业均为一致,为了避免产生“霍桑效应”,本实验采用单盲实验.期末游泳技术测试,测试项目为100m蛙泳速游和技术测评(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3个等级),实验班的用时显著低于对照班。实验班优秀率为42%,合格率为52%,对照班优秀率23%,合格率为45%,说明合作学习法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教学实验结果支持本研究的假设。

(2)教学实验结束后,实验班的体育学习兴趣及班级团体凝聚力高于对照班,印证了游泳技术课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法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游泳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分组相互学习、反馈、纠错及点评更能唤醒学生学习游泳的欲望与热情。因此,本实验的结果也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3)教学实验结束后,实验班100m蛙泳速游成绩及技术测评优秀率和及格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在游泳课中运用合作学习法对掌握规范蛙泳技术动作起到推动作用,课前合作学习让学生对蛙泳动作形成表象认识,将技术动作印刻在脑海里、课中的纠错及语言声像的反馈形式让学生对蛙泳技术形成正确的认识、课后合作学习方式对技术定型有积极的影响

4.2 建议

(1)教学实验验证了合作学习法在高校游泳课中的可行性,优于常规教学法,也符合体育教学改革的标准及发展规律,因此,应在其他体育项目的教学中尝试运用。

(2)在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法”,教师要提前做好教学规划,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小组之间要充分地信任、学习的过程中相互鼓励与支持,合作学习法应用得当,教师引导得当,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为主体,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要不断跟进,密切观察每一个小组的表现,协调好小组之间的关系,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及时地给与鼓励和指导。

[1]陈德琥,李本友.现代学习方式[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坤.体育合作学习方法的改进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

[3]游泳教材小组编.游泳运动[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4]李春华.合作教学操作全手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5]李丹.合作学习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6]苏文生.试论教师在体育合作学习中的角色与作用[J].贵州体育科技,2008,15(3):79-80.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experiment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in the teaching of swimming in college.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to ensure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The single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al object is taught and taught without knowledge. The experimental time is 36 hours, before the start of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and the control class swimming skills to master the situation, spor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lass group cohesion and other conditions of the test contrast, the test again after the test comparison, while the final exam scores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 can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swimming learning, swimming achievement and class group cohesion,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the frequency of post-school communication, which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college swimming teaching.It is suggested that in college sports Teach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each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 Swimming Course in Universities; Teaching

G807

A

2095-2813(2017)09(c)-0097-04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7.097

马丽娜(1986—),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法教学实验实验班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液膜法在线制备微细工具电极教学实验系统研制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具身教学应用于小学绘本故事课堂的研究
“图式理论+合作学习法”教学模式在日语泛读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
能否用斐林试剂鉴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