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实行体教结合的可行性①

2017-11-24 02:36滕文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7期
关键词:体教后备教练员

滕文华

(辽宁省游泳运动管理训练中心 辽宁大连 116023)

辽宁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实行体教结合的可行性①

滕文华

(辽宁省游泳运动管理训练中心 辽宁大连 116023)

近年来,各竞技体育运动都在尝试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本文结合我省游泳项目的实际,通过文献资料法深入解读体教结合的重要意义,对教练、管理人员和运动员进行访谈,总结和学习我省试点项目和学校体教结合的特色,从而进一步探讨转变思想观念,实现体育和教育的协作,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寻找我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新出路。

游泳 后备人才培养 体教结合 可行性

竞技体育的发展要紧紧跟随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三级运动员训练和培养体制根深蒂固,新体制的改革和推广并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没有很好地与当下的教育环境相融合,越来越多的弊端问题突显,辽宁省的游泳项目表现尤为突出。如何改变游泳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1.1 运动员出现“人满为患”和“人才紧缺”的矛盾现象

在北方,游泳项目受季节影响很大,每年的暑假都是孩子们学游泳的高峰期,每名二、三线教练员至少会有20~40名新学员。因此,我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人数每年只增不减,注册总人数达几千人。每年的上、下半年青少年游泳锦标赛参赛人数也接近千人。

分析注册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可以发现:小学阶段的最多,高中阶段的最少,中学和高中的相差不多。主要是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相对较轻,学生的课外时间比较多,很多家长都比较支持将游泳训练作为兴趣培养。而进入中学阶段包括初中、高中,特别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都比较繁重,课外时间相对较少,大部分家长担心游泳训练会影响其学习,于是在这个阶段参与训练的队员相对较少。因此,我省游泳后备人才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储备不均衡、留不住人、可供挑选的、有天赋的孩子不多,优秀苗子不增反而减少,呈现出“人才紧缺”的状态。

1.2 家长训练的态度影响队员走向

家长对孩子参加游泳训练的态度决定了孩子从事体育锻炼的程度。对70位家长关于孩子参训游泳训练的动机进行了调查(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支持孩子训练的目的很现实,希望可以通过该项目的学习为孩子在通往大学的路上找到一条捷径。而进入专业队伍,成为职业游泳运动员的比例远远小于考大学的比率。

表1 家长对孩子参加游泳训练的目的统计表

1.3 教练员力不从心,项目发展呈现泡沫状态。

教练是训练的主导者,教练的素质和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运动队的发展,运动员的前途。我省一线教练多为退役运动员,技战术过硬。多数教练都带队参加过全国比赛、城运会、全运会,执教经验丰富。年龄结构方面以中青年为主,工作有激情、上进心很强,教练整体队伍结构合理,但队员的自身条件、家长的态度等方面都直接影响着教练的训练积极性。

目前,我省游泳项目选拔和留住人才困难、后备人才流失严重、多个年龄段人才断档、教练员积极性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使得看似蓬勃发展的游泳项目呈现出泡沫状态,以至我省游泳项目近年来一直没有特别突出的成绩。

表2 影响运动员学习的主要因素统计表

2 辽宁省体教结合现状

体教结合政策提出的初衷在于解决三级运动员培养训练体制中的学习与训练矛盾,拓展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培养途径,从根本上改变运动员的面貌。体育局教育局联手,将运动队与中小学联合起来,充分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形成从“小学到初中再到大学”的一条龙服务。

辽宁省的传统运动项目篮球、足球体教结合走在前列。例如,沈阳市第31中学,该校的篮球项目体教结合道路很成功,学校曾多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中学生篮球锦标赛,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全国中学生篮球联赛曾多次获得冠军。该校对于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很有特色,采用分班教学与独立组班双轨制的形势,高一、高二的运动员插到普通班上课,有利于运动员打好文化课基础,高三队单独成立班单独配班主任,可以使运动员更系统、有计划的学习。据了解,该校篮球队员每年的高考升学率可以达到35%以上。

足球项目,沈阳市回民中学和大连市第48中学体教结合模式开展的比较好。回民中学曾在2001年5月代表中国参加第17届世界杯中学生足球赛一举夺冠,取得了中国足球事业的历史性突破。两所学校每年都向上输送大批高质量的足球人才,培养出李明、阎嵩、张耀坤等多名国脚。这三所学校选才一体化、育才一条龙的思路和做法,教育体育部门齐抓共管,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为我省游泳项目发展作出了表率。

3 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实行体教结合的可行性

3.1 辽宁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实行体教结合具有必然性

一方面,运动员文化教育需要。对120名运动员进行调查,了解影响学习的因素(多选)。

从表2可以看出,认为“文化课基础差”居第一位,“自己不够努力”居第二位。其它依次是“重视程度不够”,“训练累”等原因。主要原因是运动员在初中甚至在小学期间因训练耽误了学习,文化学习没有打好基础。还有,训练后运动疲劳,自我管理能力差,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上。

另一方面,学生体育教育需要。我国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目前仅靠学校每周二次的体育课锻炼,学生的体质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逐渐养成锻炼的习惯,这是竞技体育初级的培养目标。

3.2 辽宁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实行体教结合具有优越性

游泳项目不同于其他项目,受地域和天气影响我省很多学校都没有游泳场馆,因此,尽管学生有学习游泳的需求,但学校无法解决场馆问题。而体育系统方面有场地、器材和专业的教练以及训练和竞赛等方面的优势。把业余训练融入学校体育中,在学校开设游泳项目训练基地,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场馆使用率,教练员自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价值,而且教育系统方面有生源来源广泛的优势、学校文化知识传授和教育的优势、在学生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教育优势等等,我省游泳项目面临的学训矛盾问题、选材难、运动员管理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4 结论和建议

辽宁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有的模式制约了项目发展,影响了教练员的积极性,而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体教结合模式有着其自身的优势:不仅能解决运动员文化学习和训练的矛盾,培养具有体育特长、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且能解决运动员淘汰或者退役之后的安置问题,进一步提高运动员成才率。

首先,教练员要以身作则,建议教练员从选材开始,重视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多和家长沟通,在提高运动训练成绩的同时,协助家长抓好学生的学习,走好体教结合培养优秀人才的第一步。

其次,体育工作者、相关人士要积极进行探索,从运动员管理、教练员队伍的建设、训练条件保障以及教学、训练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为新模式的顺利开展和推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最后,建议各级体育教育部门加强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全面协作,改变目前游泳后备人才培养体教分离的现状,全面塑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运动员。

[1]李超群.吉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实行体教结合的可行性[J].教学改革,2016(32):208.

[2]胡小明.从“体教结合”到“分享运动[J].体育科学,2011(6):5-9.

[3]冯爱民.我国校园足球体教协调合作机制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7(1):107-110.

G861.1

A

2095-2813(2017)09(c)-018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7.187

滕文华(1986,12—),女,汉族,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游泳教练,研究方向:游泳。

猜你喜欢
体教后备教练员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体教融合: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治理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融合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诉求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