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共成长
——论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的多重身份

2017-11-26 09:38张丽琴
就业与保障 2017年9期
关键词:身份学会笔者

张丽琴

与孩子共成长
——论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的多重身份

张丽琴

家庭是一个孩子的快乐之源,好的家庭教育能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成长,父母能更快乐,正确地建立多角度的亲子关系才能让孩子和父母一同成长。

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 多重身份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教育的开始,父母的言传身教极其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堂”,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这凸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好的家庭教育源自父母的良好自我管理和对孩子的亲切的人文关怀。

在家庭教育中“关系”很重要。孩子生命中第一份关系是亲子关系。父亲给予孩子力量,母亲给予孩子爱。读过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更是让笔者深知“好妈妈”的深刻含义。在和女儿的亲子关系中,笔者努力地扮演着不同的身份来强化这种关系。

一、母亲的身份

母亲是子女生命的孕育者、家庭环境的营造者、德行滋养者、生活的照顾者以及学习的监督者。

年幼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比较弱,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未形成,母亲需要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担任引导者。平时应关心、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更要教育好孩子有爱心、懂得分辨是非,逐步建立起健康、正确的人生观。而扮演好这个重要身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母亲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榜样,一举一动是孩子学习的最直观的教材。母亲以身作则的示范,不仅可以增强说理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也能像春风润物一样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母亲应时刻对照检查自己,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为子女的品德修养做出示范。孩子年龄越小,榜样的感染力就越大,可塑性就越强。小时候受到榜样的影响,印象会极为深刻,甚至终生难忘。

(二)用心记录孩子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处处用心留下具有纪念意义的事物更能强化亲子关系。笔者将女儿每一阶段有意义的事件整理记录下来,有时给她写一封信等,当做一份礼物送给她。当孩子长大后,看到这些东西时,留给她的不仅是一份美好的回忆,更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三)“平常心”对待孩子,“狠心”磨砺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过度地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会造成伤害。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不足,每个孩子都是有灵性的,都是唯一的,所有的方法都是因人而异,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成长方式。

家长还要学会对孩子进行磨砺。失败和挫折是人生的学校,它能折磨人,更能考验人、教育人、锻炼人,使人学到许多终生有益的东西。家长的过度保护,只会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和人格欠缺,无法让孩子树立自我奋斗的意识,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朋友的身份

(一)保持童心接近孩子的心灵

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她聊一聊感兴趣的话题,让她觉得拥有我这样的一个朋友很愉快。在日常的交流中,可以与孩子共同讨论她看过的书籍,聊一聊她的朋友,倾听她的想法。

除此之外,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家长还可以适当地拾起童心,扮演起孩子的密友。笔者经常和女儿一起穿上亲子装,学着以孩子的视角来表达感情。这时,暂时地忘却自己家长的身份,做孩子们的同龄人,不时地寻求孩子的帮助,让她更有成就感。“姐姐”一样的母亲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跟孩子相处得更亲密融洽。

(二)注意相处的模式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家长也要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下采取不同的相处模式,才能和孩子之间建立更加良好的关系。

对于孩子来说,大自然的美有无穷的吸引力。家长带孩子郊游,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色会带给孩子美好的遐想和憧憬,与此同时也会唤起家长对童年趣事的回忆。共同的心境和语言,缩短了两者之间的距离,家长也能借机培养孩子的欣赏自然之美的能力。

除此之外,寓教于乐也是和孩子相处的不二法门。对于孩子来说,出游能够拓宽视野那些名胜古迹和各种展览都值得去看一看。游览时,若家长能做到精辟的讲解,则让孩子佩服不已;如显得知识不足,则会迫使家长去翻书查资料,这更能赢得孩子的心。和孩子共同活动的内容很多,共同活动的目的是要消除代沟,融洽感情,寓教于乐活动之中,让家庭教育在欢乐、亲切、无拘无束的活动中进行。

三、亲子共同成长

作为一个母亲最大的喜悦,是孩子能让自己童心复苏,接触到和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面。要用心和孩子相处、细细欣赏与品味,珍惜和孩子一同成长的时光。在相处的过程中,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迈开共同成长的步伐。

(一)学习中的共同成长

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活动,比较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园生活、学习情况,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处理好一些幼儿园内的问题;课后能及时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和孩子共同探讨作业中疑惑的内容。比如幼儿园开展的“亲子阅读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一起收获。

(二)生活中的携手进步

对于家长来说,可以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寻回童真。父母在同孩子一起外出活动的时候,适时地表现出自身对于活动的喜爱,让孩子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心情,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积极支持女儿和同学、小伙伴的相约,征求她的同意后,有时笔者也会参与。这个过程让父母学习到简单、真诚的同学相处之道,让孩子们感受到与大人们之间的友谊,也能让父母更加理解孩子之间的友谊。

(三)思想上的共进

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光中,父母可以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宽容,互相信赖。相信孩子有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父母也逐渐地自我成长:努力学会对自己目标、情绪、言行、时间等的管理。

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规律要学习,不要把正常的现象误以为是孩子的问题,尤其要学习孩子的敏感期的相关知识,还要学习亲子沟通技巧,学会尊重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尊重孩子的天赋秉性和唯一性。

家庭教育中最有用的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其实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从改变自己开始教育孩子,只要有颗坚持不断学习的心,积极而有自信,扮演好母亲、朋友的身份,相信并懂得欣赏与享受亲子相处的过程。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搭建起信任,尊重,平等的桥梁,相信孩子一定可以创造属于她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的陪伴,牵着孩子的手,朝着我们共同的方向,一起快乐地成长。

通过教育女儿的过程,笔者得到一些亲身体验,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并把它们运用到自己幼儿教育工作中,把孩子们当做自己的孩子,精心培育他们,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幼儿园)

猜你喜欢
身份学会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学会分享
跟踪导练(三)(5)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