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理论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11-26 11:41田银城
运动精品 2017年11期
关键词:网球动作理论

田银城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0)

随着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教法难以满足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也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就是立足于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对教法的大胆创新,移植是最佳的方式之一[1]。特别是初学者在学习新的复杂运动技术时,无所适从,不知该从哪里入手,怎样使人们从这种朦胧的潜意识转化为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主动地积极的思维和行动,移植教学有其重要的作用。

先前移植的研究主要是在农业、医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而在体育教学中多是以迁移理论的研究为主,移植教学的出现使迁移理论在实践中更加具体化、可操作化,体育教学中关于移植的研究以田麦久的项间移植为主,本研究将打破对项间移植的原有认知,从网球教学出发,对移植理论重新审视。

1 概念界定

移植原指将植物从一个到另一个地方种植,后来应用于医学,包括身体器官、组织、关节、细胞等移植,如心脏移植和肝移植。在软件工程中也有运用,如源代码从一种环境下放到另一种环境下运行也可以称为移植。通常的移植是指把一个地方的经验、长处、做法引进到另外一个地方。体育教学中的移植是指将某一领域技术及其方法、结构部分或全部引入另一区域中,并通过一定的改造进行新目的改造[2]。

2 移植的分类

国际上,通用的把移植划分为4种:原理的移植、环境的移植、方法的移植和综合移植。本研究坚持“以人为本”,根据网球运动的特点和迁移理论把移植划分为身体经验移植、表象移植、环境移植和综合移植,综合移植是前三种移植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移植的综合。先前的关于运动移植的研究都是以项间移植为主,本研究把移植训练方法上升到理论与实践融合,把移植分为四类。

2.1 身体经验移植

身体经验移植是指根据人的生理特点,把先前的身体感知和身体肌肉记忆移植到新的事物学习中,达到快而有效的学习效果。

2.2 表象移植

表象移植是指根据人的生理结构特点,把先前从事与新事物学习相似的理论进行移植,能够产生新的使用价值。

2.3 环境移植

环境移植是将某一事物原封不动地移植到另一使用环境下,可以产生新的使用价值[3]。

2.4 综合移植

前三种移植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移植的综合[4]。

3 网球教学中移植研究的理论依据

3.1 网球运动项目的类别

学校体育教学中,对运功项目理论宏观的学习至关重要,根据田麦久的项群理论,把运动项目分为心智能主导类、技能主导类、体能主导类和综合主导类四种,这是根据竞赛能力主导因素的特点进行分类,根据张洪谭的思想,所有运动项目的运动表现都会有技能、体能、战能三大因素,只是三大因素在每一个项目里的比重不同,配比最大的因素就成为那个项目决胜的主导因素,这是运动训练的训练理论,同时也是体育教学的教学理论,因为它可以提高学生对网球运动技术的理解和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明确每一运动项目的主导因素,就可以准确把握一个乃至一群运动项目的基本特征和运动技术传习的关键点。

3.2 网球运动技术的特点

网球运动是一种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目。首先,从网球运动项目本身特点出发,它是一个持械、隔网、对抗的技能主导类项目。运动的对象是网球,它具有球的一切特点,球为圆形物体,运动的形式是上旋、下旋、侧旋、平抛或者两者及两者以上的融合;持械为网球拍,它和羽毛球拍相似,是圆形或椭圆形中间穿线的有弹性的物体;它和乒羽网排都具有隔网无身体接触对抗的性质;这就是学其它相似的项目快而有效的真实原因,也是对举一反三的诠释,但是需要区别对待。其次,教学比赛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而教学比赛开展成功与否,关键就是技术水平的高低。有关研究表明,运动技术水平越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越高。

网球运动技术特点同其他运动技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网球单手正手击球技术:准备姿势——后摆引拍——前挥击球——随挥跟进动作[4]。网球单手正手击球技术四段制教学不仅适用于网球运动反手、发球、切削、高压等各项技术的学习,也同样有利于对体育课四段制“准备部分——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理解;移植理论的应用不仅使学生快速有效的学习运动技术,同样也会给带来心智的提高。

4 移植理论在网球教学中应用

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难度大,学不会”这一问题移植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提出了领会教学,分层次教学等理论,但是这一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移植理论的提出对这一问题(现象)的解决(改善)产生了启发。移植理论的应用需要我们对移植基本要素有一个深入了解,移植的基本要素有移植的对象、移植的主体、移植的方法、移植的目标。

4.1 身体经验移植

网球双手反面击球技术:移植的对象是双反击球技术;移植的主体是双手泼水;移植的方法是打双手反手的时候,想象你端了一盆水,把它泼的越远越好,这个动作和反手发力特别相似;目标是许多初学者不知如何发力,学会双反的基本技术动作。

发球技术:移植的对象是发球技术击球前的背拍动作;移植的主体是止痒的搔背动作;移植的方法是将复杂的技术细化分解为准备动作之后的引拍搔背动作;移植的目标是把复杂的动作形象用搔背动作表现出来,增强运动技术的合理性,提高击球质量和美观度。

4.2 表象移植

切削放小球技术:移植的对象是指切削放小球;移植的主体是假象笑脸;移植的方法是在对方来球时制造出柔和击笑脸的意境;移植的目标是改变击球的节奏,使对方被迫性失误或触不到球失分。

4.3 环境移植

网球击球意识训练:移植的对象是网球击球意识训练,移植的主体是网球游戏机,移植的方法通过网球游戏比赛,训练网球击球的意识,移植的目标是网球游戏击球练习,提高学生球与球的反应,控制比赛节奏。

4.4 综合移植

网球单手正手击球技术分为四段制。第二段引拍动作,移植的对象是单手正手击球技术第二阶段引拍动作,移植的主体是怀抱大树,移植的方法是第二阶段就像上身正直、两腿自然分开情况下怀抱一颗大树练习,移植的目标是使学生感知击球动作的引拍动作的要点;第三阶段挥拍击球阶段,移植的对象是挥拍击球,移植的主体是想象持拍手从山脚下到山顶上的挥拍轨迹;第四阶段击球结束随挥部分,移植的对象是指击球随挥动作,移植的主体是指雨刷器,移植的方法是使学生想象并感知雨刷器的工作原理,移植的目标,增加球的旋转速度,控制球的方向和落点。

网球、羽毛球等相关运动技术都要求持械及不持械的,都要求有最快加速度,所以鞭打动作要充分,正如打陀螺。

体操许多的高难度动作技术都是从武术腾空技术中发展而来。我们不仅把移植理论运用到某个项目运动技术动作中,而且在训练理论、技术和方法中都有很好的作用,比如:我们把瑜伽上的静态练习移植到运动员在大负荷的力量训练后进行身体放松练习,起到很好的效果。我们在移植后需要进行移植修复,使移植后的理论和技术动作的更加科学、专业、系统化。

5 结果与分析

体育教学中,课时少、内容多、运动技术难度大,这些都是运动技术学不会真正原因,我们怎么在现有条件情况下,提高体育教学的的质量,移植理论的引入对运动技术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成效。先前移植理论的研究停留在体育项目之间的教学元素移植,学科之间教学元素移植的研究,而对无运动经验的参与者,学生在学习新的运动技术时,却很难理解体育教学中一些网球专业术语,本研究使我们把网球技术难度大术语和动作联系生活,把抽象、复杂的技术清晰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并且其它技术亦如此。比如:放小球技术——心理暗示给对手一个微笑的球,发球—搔背、看表等。

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运动经验,在学习新的运动技术时可根据项间移植进行科学合理移植,特别要注意运动项目自身特点的学习,不能照抄照搬,区别对待,选择相识度较大运动项目或技术,并做好移植后修复。学习者运动技术学习遇到瓶颈时,寻找其产生的根本原因,运用移植理论给予思想指导,指明方向,也就是心理认知、思想指导和身体记忆。其次,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教学环境限制,适时的选着教学工具,采用最佳的移植方式。比如:网球双反运动技术的学习,由于条件的限制,桶泼水的练习,不太可能完成,教育者可以对受教育者进行——定条件下短时间假象模拟训练,使受教育者不仅在思想上有方向,而且也会有一个很好地身体记忆。网球正手击球技术,从引开拍到击球过程,就像从山脚下像山顶运动,这就说明了这个过程的轨迹;从击球后期到随挥结束,就像汽车挡风玻璃的雨刷器的运动相似;这两个阶段都无法用身体直接去体验而移植到网球正手击球技术上,这两者主要是通过思想上清晰地思路对行为进行指导。而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就是鞭打动作,小孩子打陀螺也正是如此,它们具有相同原理。正如我们在上课前期所玩的“打陀螺”游戏。

在体育教学时,虽然我们采用简单到复杂、分解部到完整、局部到综合逐渐加深的教学模式,但初学者在学习复杂技术动作技术时,仍然不知从何入手、收效甚微,动作技能大多由相关联的动作序列出现。要想学好某项运动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移植教学法的运用使初学者能够从先前的生活阅历(看到的、经历的、生活常识、各学科理论知识等)获得思想和行为启发,在学习复杂技术动作使初学者对某一运动技术形成清晰、具体的和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动作的方向、轨迹和步骤,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小蓉的研究规定认为:“移植是创造新的方法,新技术的重要途径”[6]。移植理论不仅应用于体育教学的运动技术的学习中,对体育器材的开发,游戏的创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很多地区和学校依然存在体育器材短缺的现象,对体育教师提出挑战,废旧器材的创新利用,代替其它物体的功能,比如废弃球类改建标识物、纸足球等。

“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充分说明学生喜欢运动,不喜欢体育课固定而死板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因此,游戏创编的合理性极其重要。为了增加体育课的趣味性而进行游戏,游戏的体育教育意义必然突显,从移植理论视角探析游戏代替教学内容有效性。

6 结论

6.1 本研究打破体育教学常规,使体育教学者对教学中运动技术的学习有了全新认识,根据运动技术与运动技术,运动项目与运动项目,运动技术、运动项目与身体经验和表象的相关度进行移植。

6.2 先前主要是对项间移植的研究,而对无运动经验的学习者起不到效果,本研究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移植研究,降低了运动技术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6.3 通过移植理论的研究,对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学不会”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

6.4 移植理论的应用具有创新的特点,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创新精神。

6.5 移植理论的应用不仅在技术动作上,而且在体能、战术、理论、训练方法等各方面均有其重要的作用。

6.6 移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对学校体育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作用。

6.7 移植理论的实践应用对学生心智、思维方式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学生举一反三之能力不是迁移的影响,而是移植的效果。

[1]任毅民.球类技术相互移植与嫁接[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按学报,1994(2):66—67.

[2]陈笑然.运动训练方法的项间移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8.

[3]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36.

[4]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85.

[5]茅鹏.运动训练的新思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6]陈小蓉.竞技体育创新原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网球动作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下一个动作
超级殚跳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