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时代高校篮球运动员疲劳因素的研究

2017-11-26 11:41邱剑奇
运动精品 2017年11期
关键词:手游篮球运动篮球

邱剑奇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随着“手机族”人口的增加,手机网游(简称手游)成为了新的娱乐时尚方式,侵蚀着我国中、青、少年三代健康的生活与学习。大学生成为最庞大的“手机族”群体,越来越多大学生沉溺于这种娱乐方式,对手机网游在高校的风靡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手机网游对高校大学生的危害深而广,对高校篮球运动员的危害更是值得关注。

高校在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的推进中各校组建的高水平篮球运动队日常训练与管理制度更规范化。高校篮球运动一直是体育运动项目中的热门,所以各高校篮球运动队水平的高低则是它风靡发展的聚焦点。篮球运动队水平与训练质量是正相关的;提高篮球运动训练质量需要以恢复运动员机体疲劳为前提;篮球运动员身体疲劳恢复的快慢速度是保证训练质量、稳步提高篮球技战术与比赛制胜的关键。近年,手机游戏入侵高校后对篮球运动员的学习、训练与生活作息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高校篮球运动员跟所有大学生一样变得迷恋手机游戏,愿意将更多的课余时间、睡眠时间花在手机游戏上,能坚持利用训练以外的时间进行自主练习或能自主进行早操、晚锻炼的运动员已经偏向为“稀奇”群体。调查发现高校篮球运动员在手机网游的吸引与自控能力较差双向因素影响下,占据他们最多时间是“手游”,形成午晚休作息混乱,熬夜与通宵导致作息时间不足;吃食以外卖为主,一天三餐不调;在校最重要的事情变成了“升级”“打排位”,最后促成高校“通宵达旦玩游戏”和“课堂低头族”的学生人数与日俱增的现象。

高校篮球运动员训练疲劳的成因和恢复是决定训练效果与提升运动水平的重要过程。通过结合“网游”时代对高校篮球运动员生活与训练方面的影响分析篮球训练疲劳多元化因素的研究,让高校篮球运动员充分认识“手游”对自身发展的毒害,了解身体产生疲劳的基本原理;提出以学会补充合理的营养、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为主,以按摩、热水浴放松为辅对身体疲劳进行有效地恢复;安排必要的理论课程,教会篮球运动员们消除身体疲劳的方法;提高训练质量,促进篮球运动队水平得到整体的提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的篮球运动队各20名男篮球运动员,年龄在18——25岁,运动年限达3年以上。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数据库查阅并下载关于“手机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危害”“篮球运动员的疲劳恢复” 的文献,对文献进行分析、整合,从中获取有助于本研究开展的理论,以前研究者的理论作为铺垫,结合在“手游”时代下当代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发展变化,着重分析“手游”对篮球运动员的影响。

1.2.2 调查访问法

为保证研究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通过对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普通在校生与篮球运动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手游”对高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响,对高校篮球运动员生活与训练的影响,从中获取最直接的研究数据,从而确定研究论点。

1.2.3 对比分析法

对高校篮球运动员在“手机网络游戏”出现前后的学习生活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从中阐明“手游”对高校篮球运动员训练后疲劳恢复的不良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手游”对大学生的影响介绍

手机网游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网络与游戏网络服务器或其他客户发生互动的游戏。手机网游也简称“手游”,可分为手机单机游戏和手机网络游戏两类,包括在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玩的游戏。手游跟随着手机功能的强大和多样发展起来,而手机与网络连接之后更是增加了手机网络游戏的功能,使手机网络游戏成为集新鲜、刺激、交互于一身的极具吸引力的新娱乐方式,深深地吸引着靠自主学习和意志力薄弱的大学生。

据相关数据显示证明:高校是“手游”最大的发展市场,而大学生是最具潜力且最庞大的消费群体,这个现状极大地冲击着我国高校教育。经历过繁重的被动学习阶段,很多大学生不适应高校的主动学习方式,以致出现过于放松,甚至放纵的现象,如课上、课后、作息时间时时手机在手,不管不顾的玩。大学管理制度以自我约束和管理为主,多数大学生不知道如何科学地安排空闲时间,而被网络游戏所吸引;有的大学生受各类社团活动影响,把学习和生活安排得很满,过的很充实。大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完全是出于一种对游戏本身的痴迷和热爱。长时间重复、机械地操作手机网络游戏会引起腰酸背疼、身体各关节僵直受损,危害着他们的身体健康。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游戏没有正确的认识,多数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最受高校大学生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是篮球,在爱屋及乌的作用下,手机网游中的“NBA 2K11 ”“ NBA2K12”“NBA街头篮球”等几款篮球游戏自然也最受大学生追捧。高校篮球运动员对手机篮球游戏更是十分沉迷,午晚休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消费在“手游”上,导致他们作息时间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他们的篮球运动训练及疲劳恢复。

2.2 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特点与要求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多变、激烈对抗,由灵活巧妙的技术和变化多端的战术相结合的竞赛项目。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具备力量、弹跳、速度、灵敏等全面素质,所以,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具有全面发展的要求特点。篮球运动员日常训练任务是要全面发展体能与体质,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弹跳力、对抗力、篮球技战术;而体能与体质是发展的重点,这是任何一名高水平篮球运动员都必须要具备的。人体本身就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篮球运动员在经历高强度的运动训练之后身体会进行自动恢复,但恢复的程度是跟运动员的年龄、身体机能特点与运动性疲劳的程度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高校篮球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在18—25岁之间,他们的生理机能仍处于较强的阶段,过硬的体质与体能能够帮助运动员运动疲劳后恢复。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体能与体质的维持与发展必须以保证睡眠和合理营养为前提的。

2.3 高校篮球运动员疲劳产生机制

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的素质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使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能提高内脏器官、感觉器官和神经中枢的功能。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与训练中体内的肌糖元会无氧分解,释放能量合成ATP,同时产生乳酸;当乳酸在体内大量堆积后引起人体内环境酸化,降低ATP的合成,对肌肉的工作形成障碍,使机体产生疲劳。篮球运动员经长时间的激烈运动后会大量排汗,使体内丢失水分和盐,细胞间的渗透作用造成细胞失水,机体内部环境稳定性发生变化,引起机能协调紊乱导致疲劳。篮球运动的特点决定运动员在大强度的运动训练及比赛中需精神高度集中,因而运动员在承受运动负荷时大脑皮层活动是非常紧张的;人体机能一旦紊乱,受大脑皮层调节的各器官功能就会失调,使各器官功能受挫,降低工作效率。最终导致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积极性下降,甚至丧失斗志和目标,出现情绪不稳定、厌倦训练,阻碍篮球水平的提高。篮球运动员在长时间的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后,过多地消耗体内能量,而未能及时得到补充,则会出现运动疲劳现象。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人体有着保护的作用。人体不是机器,也会产生疲劳,非过度疲劳会自动恢复,对人体的健康无危害。实际上,篮球运动员运动到一定程度时,机体运动能力会暂时降低,但经适当休息和调整就可以恢复。

2.4 重新认识:高校篮球运动员的疲劳因素

2.4.1 高校篮球运动员产生疲劳的内部因素

运动性疲劳是身心的疲劳,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造成的。以篮球运动员为主体进行分析,篮球运动由加速跑、耐力跑及各种跳投技战术结合在一起的综合类持续性对抗项目;具有运动强度大、时间长、对抗激烈的特点。篮球运动是有氧和无氧相结合的混合供能项目;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是以间歇性无氧供能为主,有氧功能为辅;他们在较长时间的攻防转换的对抗中不能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的运动能力和运动状态;经过大强度的运动后,神经细胞长期兴奋导致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当ATP和CP的储备率低于使用率,篮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则会下降,而肌组织因缺氧堆积较高浓度的乳酸可产生许多不良作用,会导致肌肉工作能力降低,产生疲劳。

运动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是很正常的,一般情况下,运动后保证好睡眠,辅以食物营养的补充便能恢复。但由于“手游”的吸引,篮球运动员多数出现对自己的正常作息与饮食因沉迷“手游”不能自控,甚至有的人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以致运行后疲劳的恢复速度大大降低。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篮球运动员要历经训练上的磨练、机体的疲劳、身心方面的压力,并一再地克服这几方面的困难才能获得比赛的机会。总的来说,高校篮球运动员产生疲劳的内部因素包括:篮球运动员对高强度训练的承受能力、能量的储存量、消除运动后体内堆积乳酸的速度,以及篮球运动员对自身学习与生活的自控和规划能力。

2.4.2 高校篮球运动员产生疲劳的外部因素

高校篮球比赛呈综合实力化、多元风格化的较量是现代高校篮球运动发展方向,推动着高校追着更高的篮球运动水平的发展目标,对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战术的选拔条件与培养要求也更高。大学生篮球运动员需要学校、教师、教练三方的重视、管理与支持去共同培养,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不可。学校不重视,则无法成立高校篮球运动队,没有经费组织训练和比赛;缺少教师的支持与教导,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易以“特殊身份”自居,逃避理论知识的学习;脱离班集体,放纵自我;出现在课堂上玩“手游”或经常性缺课的现象。教练是篮球队的核心力量,是篮球运动员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行、交际、生活与自我要求等多方面形成的影响者和效仿者,对篮球运动员的影响是广而深远的。教练的管理,关乎着篮球运动员训练与学习是否缺席;关乎着他们篮球运动水平与文化知识水平的提升。

对于高校篮球运动员外部的疲劳因素分析,疲劳成因很大程度跟心理因素有关;由于篮球运动员处于青年阶段,他们的情绪和心理易波动、易受外界因素干扰,从而产生疲劳;特别是处于学训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无法对自身的运动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做出调整,超越原有极限,就更容易受到打击,导致疲劳的产生。所以,对于高校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教师和篮球教练应在思想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注重引导他们对自身生活管理和学习与训练的科学统筹规划,加强自身情绪的控制力和对大学娱乐生活的过度追求,抵制不良生活习惯对自身的影响。综上所述,影响高校篮球运动员产生疲劳的外部因素主要来自学校、教师和篮球教练员涉及的教育管理和运动训练等方面。

2.5 高校篮球运动员运动疲劳的简易恢复措施

2.5.1 保证合理睡眠,促进自然恢复

合理的睡眠时间是篮球运动员消除疲劳最基本的方法,而自然恢复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恢复方法,是所有恢复措施的前提与基础。自然恢复是指人体通过休息达到自主恢复目的,该过程的效果取决于休息的质量或睡眠的质量。对于恢复篮球运动员运行疲劳来说,睡眠和自然恢复这两种方法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睡眠可以排除代谢的物质,通过良好的睡眠使运动员的精神和体力得到充分恢复。高校篮球运动员处于青年,要保证每天至少8小时的睡眠时间,即晚上10—11点睡觉,早上6—7点起床,维持健康而较稳定的生物规律,有益身心恢复,利于篮球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效率的提高。同时结合运用心理放松等方法,以提高自然恢复的质量。

2.5.2 推拿按摩,放松肌肉

篮球运动员训练后可用推拿按摩放松肌肉,提高恢复体力的效率。篮球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大量消耗体能后会感到全身肌肉膨胀或各身体部位有酸胀痛感。推拿按摩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手段,可以刺激人体生理,引起神经反射,调节机体,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疲劳消除及机能恢复。篮球运动员运动负荷量最大的身体部位,如腰、背、大腿等应作为推拿按摩的重点,这几个部位以揉捏为主,交替使用按压、抖动、扣打等手法。高校篮球运动员可以通过相互按摩的方法,相互帮助疏通身体各部位经络,使肌肉得到轻松,消除疲劳,恢复精神。

2.5.3 冲泡热水浴

热水浴对消除乳酸有一定的作用。篮球运动员在运动后整个身体的温度都是比较高的,一旦运动后马上进行冷水浴会导致肌肉僵硬感加倍,乳酸消除速度减慢,加重疲劳感。所以,运动员在运动后应进行热水浴或温水浴,帮助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热水浴温度以 40℃左右为宜,冲泡时间一般为10—15min/次 。热水浴对人体的交感神经有刺激作用,温度稍低的冲泡能起镇静作用;温度高些(40℃左右)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减少肌肉中酸性物质的堆积,消除肌肉僵硬,减轻身心的紧张以及身体的酸痛,起到放松肌肉的效果,促进疲劳的消除。

2.5.4 及时补充合理的膳食营养

合理的膳食营养是运动员消除疲劳或预防疲劳的重要手段。蛋白质、脂类、糖、无机盐、水和维生素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它们对运动员的训练与运动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关系。运动员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如摄取的营养不能满足个体需要,会引起能量供应不足、机体代谢平衡失调情况;如摄取的营养过剩,则会转变为体内的脂肪,增加身体脂肪比例,最终影响运动能力。

篮球运动属于技能类竞技运动项目,需要连续起跳、敏捷反应与力量抗衡;需要持久耐力和快速进攻能力的结合应用,很耗体能;尤其在比赛后,体能大量消耗,引起体内的酸碱度发生变化,出现各种疲劳症状。此时,应及时补充热量、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脂肪类食物。

当然,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不同营养;因为个体的差异性,不同的运动员训练前后所需营养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可以根据篮球运动员的特点和身体机能状态,进行合理的营养调节;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注意补充糖、水和蛋白质,多吃豆类、谷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体内酸碱的平衡。对篮球运动员补充营养时应结合篮球运动项目的特点,不仅每日要补充适量的优质蛋白,还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保证机体功能的恢复。

2.5.5 修正生活作息习惯,选取健康的娱乐方式

“手游”是当前高校校园最时兴的娱乐方式,在训练之余,篮球运动员多数也以此作为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但是却做不到自制自控,危害了自身的生活作息和学习。篮球运动员可以尝试选择以听音乐作为空闲时间的娱乐方式,通过舒心的音乐来放松神经系统,以达到身心放松、心情舒畅的效果,将听音乐作为消除心理疲劳的辅助方法,配合其他措施,以增强疲劳恢复的效果。

3 结语

随着手机网络游戏的蓬勃发展,对于高校培养篮球运动人才来说无疑又是一个难题。“手游”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侵害是无休止的,直接危害着他们的生活作息、学习和训练,影响他们疲劳与体能的恢复。篮球远动员疲劳的恢复是训练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点;运动员疲劳恢复快慢直接关系着运动成绩的提高。

学校应鼓励篮球运动员积极参与班会活动和体育类比赛,提高和展示自身篮球技战术的优势,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增强他们之间的感情,充实大学生活。教练要时刻关心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必要时给予心理辅导,鼓励或要求他们做到训练和休息相结合;健全对运动员严格的作息管理制度,强化篮球运动员日常学与训的管理工作;引导运动员确立自我监督的意识,增强学生自制能力,抵抗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事物的诱惑;提出合理的膳食指导建议,以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果。引导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提高篮球运动员对“手游”发展目的的认识,做到以学习和训练为主,将“手游”控制在不危害自身发展的范围。让篮球运动员们充分认识合理的睡眠时间关系着自身体能的恢复和能量的转换储备,积极引导运动员保证睡眠的时间,严格教导他们绝不能沉迷“手游”,在训练同时常与运动员沟通了解他们的睡眠情况,注意提醒和教育。

文献参考

[1]李颖.大学生网络游戏沉迷现象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

[2]马青山.高校篮球队队员疲劳消除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

[3]于洋.篮球运动员机体疲劳与恢复研究[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4.

[4]曹瑞化.篮球运动员营养补给及疲劳恢复手段的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猜你喜欢
手游篮球运动篮球
街头篮球文化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休闲手游荣光不再,该杀回马枪了
评出来的“S级手游”,水太深
策略手游市场,现在争还来得及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