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城市广场舞前景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

2017-11-26 11:41
运动精品 2017年11期
关键词:九江市全民广场

郭 松

(九江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广场舞的产生是现代城市文明发展和进步的产物之一,多姿多彩的广场舞蹈不仅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现今,广场舞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文化和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导城市广场舞积极的、健康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是广场舞爱好者和社会管理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议题。

1 九江市城市广场舞发展前景乐观

1.1 社会对身心健康的日益重视成为城市广场舞发展的主观动力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整个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人们对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水涨船高,人们更加注重的是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广场舞作为一种简单易学、大众参与、娱乐身心、发展友谊、维护健康的娱乐活动,能让人们的精神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得到放松,在放松的同时获得乐趣,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和参与。

1.2 政府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成为广场舞日益普及的政策因素

1995 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201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 年)》提出:加强身体素质锻炼,号召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全民健身。在国家以及各地政府部门对全民健身活动给予的大力扶持下,广场舞作为一个广大基层群众热情参与的体育健身文化活动脱颖而出,对满足群众日常体育锻炼、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诉求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力的促进了社会主义体育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近年来,九江城市建设高歌猛进,从“两湖时代”迈向“八里湖时代”,城市环境宜居宜业,配套城市广场和公园绿地为数不少。但是,相对于庞大且日益增加的城市人口,可供人们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场地就显得不足了。此外,还有很多小区没有健身、娱乐场所,人们不得不在小区道路、马路人行道边娱乐休闲,这样既不安全,也扰乱了交通。在调研中,人们反映最多的就是健身场地的问题,作为城市管理部门,应合理规划、建设广场、绿地,为广场舞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1]。

1.3 广场舞成为人们现代都市生活的调节剂和减压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普遍加快了,日复一日繁忙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琐碎的家务,让人们应接不暇,喘不过气来。傍晚、假日在广场上,人们随着曼妙的音乐翩翩起舞,时而舒缓徐步时而动感张扬,沉浸其中、欲罢不能。人们暂时从工作、生活中解脱出来,身心得到放松,一天的压力得到了释放,负面的情绪得到了宣泄。同时,大家以舞会友,平等相处,交流思想,抒发感情,消除隔阂,既增进了舞友之间的友谊,也提高了参与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轻松欢快的乐曲下翩翩起舞,人们彻底打破自我封闭意识,人与人之间能够得以更多的接触和交流,邻里关系和社区关系也会更加和谐。尤其对于中老年人群体,广场舞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需要。据《中国广场舞行业研究报告》研究,中国广场舞群体总数在1 亿人左右,主体人群是40岁到65岁的中老年妇女。他们,或子女在外,或工作清闲,或闲散时间多,健身、娱乐、交流的愿望迫切,跳广场舞成为他们的首选。

1.4 城市广场舞种类呈多样化发展趋势

要使广场舞富有生命力、更容易推广,并保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使其在全民健身的大舞台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坚持广场舞种类的多样化,以满足各个年龄阶段、各个层次人群的需要。老年人偏好优雅舒展、修生养性;青年人偏好节奏明快、愉悦身心;男性喜欢雄壮豪迈、强身健体;女人喜欢优雅协调、健体塑身。各类民族民间舞、现代舞、拉丁舞、体育舞蹈、芭蕾舞等,只要有适合广场上跳的动作,我们就可以汲取、采用。特别是要注重发掘地域特色民间舞蹈元素,融入到城市广场舞中,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赋予时代的生命力。

2 九江市城市广场舞发展对策建议

2.1 加强城市广场舞运动场地基础设施建设

任何一项运动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相应的基础设施。目前运动场地的匮乏已经成为了城市广场舞发展、推广的一大掣肘。国家为了鼓励全民健身,解决全民健身所需的体育设施、场所建设问题,制定了关于加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相关规定并对户外活动场地、活动中心和社区多功能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制定了明确标准。九江市的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积极落实国家有关体育健身场所建设的规定,加强对九江市文体活动场所的建设:(1)政府应当根据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区域差别,出台指导性文件,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的体育运动场所建设规划并督促落实,除新建以外,还要注重改造现有体育运动设施[2]。(2)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及加强运动场所管理,目前,九江市仅有的少数运动场地的配套设施也不够完善,像车辆乱停乱放、违规搭建小摊、垃圾成堆的现象随处可见,政府应加强管理,增加指示标志,指定车辆停放区域。建立巡逻机制,对乱搭建、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严厉批评教育,为广大群众创造一个舒适的健身环境;(3)加强室内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并有序开放,目前九江市的体育场馆室内馆都没有开放,大多处于闲置状态。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一面是群众锻炼无门;一面是体育馆大门紧锁。为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率,确实解决群众锻炼难得问题需要建立场馆免费开放的长效机制。

2.2 加强城市广场舞指导老师队伍建设

为更好推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各级政府努力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定义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大众体育运动中传授技能、指导健身和组织管理的工作人员,主要从事的工作包括:指导参加活动人员学习、掌握体育健身的技能、方法及知识,协助开展体能测试、评价、监测等活动,承担经营、管理和服务工作,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健身、康复、娱乐等活动”。但城市广场舞指导教练除了掌握必须的健身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有音乐舞蹈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对广场舞爱好者的音乐选择,舞蹈编排提供专业的指导。九江市相关部门应该对广场舞指导老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充分为广场舞指导老师的培训提供教学条件,相关部门通过定期组织广场舞指导老师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指导音乐舞蹈老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在对国内外民族民间舞蹈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广场舞指导老师的舞蹈编创和音乐遴选能力,为推动广场舞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加强广场舞的组织管理

目前,九江市的城市广场舞出于无序混乱的状态,既无相关的管理机构;也没有相应的管理规定。管理不到位造成城市广场舞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严重制约了九江城市广场舞的发展。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明确管理部门,相关的管理部门如文化局、体育局、街道、城管局要形成联动机制,齐抓共管。要明确管理主体,防止推诿扯皮。其次,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使得我们的管理有章可循。制定切合地方实际和广场舞发展现状的管理规范是加强管理的关键所在。

2.4 加强宣传引导;普及广场舞知识

许多人对于城市广场舞的了解停留在一群大爷大妈随着音乐扭扭跳跳的感性层面,对于广场舞的渊源、功能、美学价值等都不甚了解。要使广场舞能在九江市更好发扬光大,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与积极参与,但如果大家对这一事物一无所知,积极参与就无从谈起了[3]。为更好推广发展城市广场舞,各相关部门首先要利用好各种传播媒介做好宣传工作,宣传方式要因人而异,灵活多样。比如:宣传册、报纸、电视、宣传栏等,对广场舞的健身的作用、重要性进行宣传;其次,可以定期请一些广场舞方面的专家现身说教,开展讲座、示范,让更多广场舞参与者能掌握广场舞的科学锻炼方法。最后,各个社区、小区也要正确引导对广场舞;积极支持广场舞,提高人们参与广场舞活动的积极性。

2.5 完善噪音扰民的治理政策措施

目前周边居民对城市广场舞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广场舞音量过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休息。由城市广场舞“噪音扰民”引发的各类纠纷和冲突屡见报端。对此,政府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制定相应措施,规范广场舞锻炼地点和时间,减少对周边居民商户生活、经营的影响,促进城市广场舞的和谐发展。建议如下:首先,限定城市广场舞开展时间,早晨活动时间应在8 点以后,晚上9点半之前结束;其次,对广场舞播放音量要控制,规定音量不得超过60分贝,并组织专人检查、落实;再次,规范城市广场舞地点,并设立标识。

[1]徐清.从广场舞蹈热看市民对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J].浙江文化月刊,2008 (14): 17.

[2]颜如雪.广场健身舞在南京市汉西门社区开展现状的调查[J].神州文化,2009(7)58—60.

[3]易红武.广场群众舞蹈文化现象发展特征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6(4).

猜你喜欢
九江市全民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九江市审计局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庆“七一”
全民·爱·阅读
老虎又被骗了
——《狐假虎威》故事续编
我的“自画像”
我爱我的祖国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广场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