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走向与对策*

2017-11-27 03:15胡顺宇
体育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教学质量体育

杨 锋 胡顺宇

(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走向与对策*

杨 锋 胡顺宇

(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地点,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高低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传统的普通高校培养模式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文章在深入分析当前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特点的基础上阐述提升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走向和对策,以期为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走向与对策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领域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学领域同样也不例外。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形势下,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式却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导致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实际需要,长此以往,将会对体育教育和教学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制约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深入分析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走向和相应的培养对策,对于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发展,提升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同样也不例外[1]。但是,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将绝大部分的教学精力集中在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方面,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并不重视。尤其对于即将走向教育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讲,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以后的工作和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体育教育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要想学好体育教育知识,需要学生调动各方面的能力,这就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对于知识充满兴趣,就会主动地探索和学习相应的知识点,学习的效果也会大大提升,相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之下,如果大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那么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迫于教师的压力,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也将严重影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并且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1.2 教学形式单一,缺乏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过程

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形式单一一直是造成低效率教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困扰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问题。一直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灌输式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中,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同样也不例外。由于课程改革进行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并未完全意识到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也尚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仍然采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2]。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除此之外,由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是为学校输送高素质的体育教育人才,所以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体育教育知识的应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高校却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方面,对于实践教学完全不够重视,导致理论教育与实践相互脱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1.3 缺乏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机制

除了以上几点原因之外,影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教学实践中缺乏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机制。在当前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老师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基本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执行的,这就难免会使其出现一定的问题[3]。具体来说,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的制定者和教学计划的实施者一般并不属于一层面的教师,教学大纲的制定是以当前教学形式的发展和教学的整体目标为主要参照标准,在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实际特点和基础水平并不是主要的参考对象,因此,根据大纲制定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水土不服现象。

也就是说,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长特点并不在教师教学计划的考虑范围之内,而教学计划制定和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提升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这种缺乏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此时就需要教学质量监督评价机制来进行考量,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进行合理评价,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使教学计划更加科学和完善[4]。但是,遗憾的是,当前绝大多数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并未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因此,教学评价机制的缺失也是影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对策

2.1 积极转变传统教育方式,强化学生的现代教学理念

在当前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师的教学方式单一陈旧,缺乏相关教学理念的学习,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要想有效提升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使学生具备成为优秀体育教师的基本素养,老师应该在更新教学观念的基础上,敢于打破传统教学形式的约束,积极创新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法,逐渐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学习和成长特点的全新教学路径,这就需要老师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因此,学校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开展教师的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从而使教学素质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强化学生的现代教学意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老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现代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先进的教学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教育形式的发展,成为体育教育领域的优秀人才。

2.2 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注重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的整体质量并不高。随着教学形式的发展,素质教育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实践表明,素质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加深大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6]。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接受和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把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成长特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此过程中,老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也应该有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堂主导者地位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形式的发展,教师应该积极采用有效的教学对策,逐渐弱化自己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转变。

另外,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整体效率。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就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

2.3 积极开展校内校外联合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一体化建设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还要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实践教学,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更是如此[7]。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都将在不久的将来走向教育工作岗位,因此,应该提前对这些学生进行适当的实践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教育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以积极探索校内校外联合培养的形式,积极与其他学校开展合作,让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去学校进行见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体验真正的体育教学[8]。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实地见习,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进行改进。

3 结语

在当前的教育发展环境下,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形式已经无法适应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和改进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大学生教学能力和教学观念的培养,积极开展校内校外联合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一体化建设,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1] 石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放式”人才培养途径探索[J].菏泽学院学报,2015(2)∶118-122,137.

[2] 刘波.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以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4)∶124-128,79.

[3] 张加军,张孝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构建--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2-96.

[4] 张伟健,徐佶.优化专业大赛平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广东省第二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3)∶109-112.

[5] 马苗.创新教育视野下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D].西安体育学院,2012.

[6] 吴力,邹欢.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需求对接研究[J].职业教育,2017,16(2)∶41-43.

[7] 周强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4) ∶124-125.

[8] 肖丰,杨志军.市场需求导向下河南省高校构建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目标策略--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6)∶95-98.

The Cultivation Orient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PE Specialty Talents

YANG Feng, etal.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hangde 415000, Hunan, China)

湖南文理学院2017年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55);湖南文理学院重点(建设)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杨锋(1980-),湖北武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教学质量体育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二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我们的“体育梦”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