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新型体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

2017-11-27 03:15贾炳涛
体育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

徐 健 贾炳涛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新型体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

徐 健 贾炳涛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文章依托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引入中国传统文化思维,通过假设和文献查阅,探究出一种新型体育思想政治教育新手段,并希望通过这一方法的提出,能够为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提供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方法。

∶马克思主义;体育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

体育教学是我国整体素质教育大环境下不可缺少的一环,目前,随着科技发展和国内外教育教学发展的推动,当下,我国体育教学过程中,已经有一套非常科学正规的模式方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正视,体育教学不单单是指对身体素质的锻炼和提升,更多的还要进行素质提升和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就我国情况而言,人们已经绝不仅仅只希望从体育授课中获得基础性的日常锻炼知识,更多还包含对于自身综合素养提升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一项就是关于通过运用体育教学这一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我们目前,面临着快速的经济发展同滞缓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矛盾,多方面、多角度的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对人们综合素质的影响变得尤为重要。

1 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学

1.1 以体育教学为对象,在学生心中进一步贯彻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影响社会成员思想以达成社会和谐、统一的一种教育方式,对于我国在新环境下建设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的居民素质和人文素养依旧无法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比肩,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达标,尤其是对于人格的教育和塑造。基于历史经验的参考,这一直是我们在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弱点,但与此同时,人格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堪比根基内容的一环,又不可忽略。

从影响深度来看,我们在当下社会环境之中践行人格教育,这一操作的意义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人格教育首要是人们内心的建设,保障人们人生观念同人格的一致,防止内心同人格分裂的情况发生,这是我们形成稳定人生观的心理基础。

(2) 人格教育是打开人们心墙的一把钥匙,只有通过人格教育的培养,帮助人们健全认知,才可以充分打开人们同外界沟通的信息桥梁,进一步帮助我们形成特定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符合这个时代对于我们的预期。

(3)健全的人格是道德素质的有效助推剂,因此通过人格教育能够有效提升社会居民整体道德素养,提升社会和谐程度。

因此,从人格教育的影响看,无疑,人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体育教学通过一定方法的介入,对于人格的塑造和建设有的极大的积极影响。首先体育教学很大一部分是对于学生坐、立、行等日常行为的规范,良好的日常行为是养成良好人格品质的基础;此外值得强调的是,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良性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更加活泼开朗,养成优质的心理倾向。

1.2 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经济发展带动了人民健康意识的觉醒,同时目前我国主抓的素质教育策略也对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体育课已经成为我国自小学到大学各阶段的必修课,甚至有部分学校会强制在校教师不允许被其他科目强占。配套教材也非常的丰富多样,包含课间操练习、简易武术教学、生活习惯建议等各方各面,但是教育,“教”、“育”两项缺一不可,很多学校就存在着偏重教材,以教材为基,照本宣科,而不重视实际的育人发展,这样并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因此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应当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工作的展开,在课本的基础上予以升华,辅以当下最新的新思想、新契机、新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从根本上起到作用。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当下环境中,一直鼓励应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是因为在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所应用的一些理论依据和方法手段在马克思这一思想方法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依据,另一方面,中国化后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化的思维,符合中国实时变动发展的情况,更具备中国人解决问题的套路和方法,因此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进程有着难能可贵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 与时俱进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没有任何一种一成不变的理论是具有普适性的,可以适应各式各样的发展状况,因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备实际的匹配度和可执行性,毕竟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当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单纯应用前人方法套路,往往会遇见于人可以,于己不合味的困窘,具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性后,可以极大地避免这样的问题。因此,使用统一的模式,只能说是教学,而并不能够称为是育人,这种不尊重个体差异,不懂得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自然得不到最佳的反馈和效果。

(2) 在实践的基础上实施也是马克思主义,尤其是经过中国化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的另一要求,单纯的理论往往是空中楼阁,不能够深切、实际地解决真实问题,因此在探寻体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过程中,也要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对于体育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应当深切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想法,他们更喜欢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方法来学习知识、养成习惯,就用什么样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使我政策活起来,在学生之中用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所接受,真真正正落到实处。

(3)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在其理论体系中探讨过体育对一个人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当下的学生,往往由于学业的压力,身体方面并没有什么有效途径获得锻炼,因此,这就需要通过体育课程来帮助学生进行综合地体育体能训练,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人,无论任何一个方面存在缺陷,对于他日后的生活都是具有不利影响的,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也肯定了体育训练对于人们生理、心理多维度的好处和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尽可能把马克思主义中这些好的理念、思想带给学生,让他们意识到体育训练、综合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其自身主动加入到我们人格的健全发展过程之中。

基于上述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认知,不难看出,通过引入这些新思想、新思路,能够更大化的促进在体育教学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仅仅意识到缺陷,仅仅发现新思想的好处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执行,如何将理论成果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对于方法论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3 关于新形式体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讨论

3.1 注重体育教学思想提升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如何切实地贯彻理论需要,在这样的思想困境中,难免会出现过度依赖课本的情况发生,这样单纯为了教育而教育,其实根本起不到教育本质的目的,同时还会给学生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体育课融入课本的照本宣科,丧失体育教学本身的趣味性,让体育教学这种以实战操作为主的学科变得不伦不类,另一方面,过度地依赖教材,依赖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会进一步增加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感,这会进一步阻遏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和主观能动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加强教学思想的增进和加强,避免因为教学方法的失误从而导致对于学生参与体育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造成体育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受阻。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这也极为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内容。

3.2 因地制宜,发挥所长。

通过长久的实践反馈,可以得出这样的一番结论,首先,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千变万化,因此很难通过一种模式就可以应对各种情况,这就需要任职一线的教职工能够做到一点,就是充分地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尤其是每一位学生同其他学生之间的差别,因地制宜,真正依据学生所长来帮助他们进一步构建起自己健全的人格和发展。

这是对一线教师的进一步高要求,因为这是一种综合教育的内容,唯有如此,切实找到学生真正的兴趣所在,长处所在,毕竟这才是想要真正帮助到学生的前提,尊重学生差异性,这也和“实事求是”的思想内容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3.3 无论如何开展体育思想政治教育,都不可遗忘其根本。

虽然选用了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来帮助体育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渗透,但是还应当有一个基本认知,那就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帮助体育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进一步的深入,都要始终铭记一点,根本不能变,做事情的实质不能变,那就是,进行体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人格的全面发展,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即便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入了新的思想,新的内容,依旧要保证,正在践行的内容是符合初衷的,要尽可能的帮助每一位学生真正健全自身的人格,获得更加全面的综合素质发展。

因此,正如上述所讨论的内容一样,需要进一步明确这个问题中个体差异性的影响,不要为了执行而执行,最终造成舍本逐末,仅为了帮助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而忽视是否会对他最终健全人格、促进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4 结论

4.1 当下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在近30年内有了一个飞跃式的提升,人民也早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给人们带来的生存的根本需要,反而对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建立也有了相应的渴望。因此,由此反映出,在我国,思想政治建设不仅是国家政府的需求,更是人民内心的需要。

4.2 体育教学往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备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看似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富有生机,另一方面,在普通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其思想内涵,加强学生除单纯体育锻炼外,其他方面的发展。所以更贴切的说,体育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更多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影响。

4.3 马克思主义,尤其是经过先进思想改良后的中国化后的马克思主义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具备了更加强劲的可执行力和可操控力,这些理论内容对于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依旧有着充分的借鉴意义,同样,对于体育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也同样适用。

4.4 经过一定的理论研究之后,进一步对方法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其主要内容包含以下三点:注重体育教学思想提升;因地制宜,发挥所长;无论如何开展体育思想政治教育,我们都不可遗忘其根本,要真正帮助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教育,从而达到真正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3-704.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49.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2.

[5]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9.

On the New Physical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Marx Doctrine

XU Jian, etal.
(Jiangsu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reer academy ,Taizhou 225300, Jiangsu, China)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016年度社科思政课题”项目,项目编号:SKZD160208 。

徐健(1981-),江苏泰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