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交往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7-11-27 23:23牟建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改变传统教师应师生

牟建华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浅谈交往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牟建华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所谓交往教学,笔者认为就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师生与教学内容互相交往的一种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改变传统单向、单一的体育教学,加强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从而可以加深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使教师依据学生学习需求,制定出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该文就从高校体育教学的视域出发,对交往教学的有效应用进行一些探究。

交往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 应用

为保证交往教学在高校体育中有效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师生平等,并积极与学生之间建立科学、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合作交往,加强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以此增加体育课堂的活跃度,使学生个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的学习中。但是,交往教学模式到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应用,对此,笔者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1 交往教学的重要性

1971年,德国两位教学论专家首次提出“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这一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传统教育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这一思想,且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以往“单向”的教学模式,注重借助语言或非语言的动态,为学生营造出一种互动、交往的环境。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地位,可以建立出一种新型的师生平等的教学模式,进而可以实现师生间互相取长补短,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但是,在我国(尤其是高校体育教学中)该种教学理论是近几年才被提出,且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理论体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交往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交往教学的目标,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然后,在情感体验与学习体验中逐渐摸索一套适合我国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理论体系,提升交往教学的科学性,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2 交往教学的实施原则

笔者对交往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后发现,教学中教师应遵守以下两个原则:第一,合理交往的原则。第二,互相依赖的原则。其中,合理交往的原则也就是合作式交往。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自身与学生、教学知识、对学生的纠错与表扬等内容都看作是交往的内容。而为实现合理的交往,需要教师积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自身的指导作用。然后在教学中,尽量减少对学生发号施令,以降低学生的反感度。可以在民主的基础上,借助语言的引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的学习中。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另外,互相依赖的原则在该文是指教学目标与角色互相依赖。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以5人一组进行分组,并为学生制定出相关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5人之间互相配合,并不断地转变位置(前锋、中锋、后卫),最终找出训练效果最好的一种。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让不同角色的学生形成互补并互相依赖,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3 交往教学的实施策略

对交往教学的重要性与实施原则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后,笔者提出了以下教学建议。

3.1 重视交流与讨论

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过程。因此,交流与讨论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交流与讨论的重要性。但是,分析传统的高校排球教学情况,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忽视了交流与讨论的重要性,通常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这样单一且单向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在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下笔者就以“排球”为例进行讲解。排球是一项集体运动,通常需要团队共同配合、努力,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交往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排球比赛”的形式组织课堂。将班级学生按照技能、表现等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使各组平均能力基本相同。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各小组交流、讨论对策。同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各小组的讨论话题,了解各小组的应对策略,并适时地为学生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通过这种形式使师生、生生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沟通与交流,可以让师生、生生融入体育课堂中,从而有效提升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

3.2 挖掘情感资源

教师情感的投入,对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直接影响。但是,在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将教学仅仅看作是自己工作、生活的来源。教学中,常以无所谓、随意甚至疲惫的状态进行教学,个别教师甚至将教学外的情绪带到课堂中。这样的教学模式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对此,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情感投入的重要性,并积极挖掘情感资源。

为保证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学习热情,教学中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情感、认知、身体与精神和谐统一,从而激发出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讲到“乒乓球”这一教学内容时,课前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马龙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比赛视频片段与马龙获得冠军后升中国国旗、唱国歌的视频片段。视频播放之后,教师可以以饱满的热情、激情的话语称赞马龙与中国乒乓队。通过这样的形式感染学生,使学生对运动员产生仰慕与敬佩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学生进行乒乓球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讲解,讲解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通过这样的交往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

3.3 实施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在教学中的适当运用,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认识到教育的意义。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正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高校体育交往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适时适当地实施挫折教育,以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

如:在夏天高温的情况下,体育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进行站军姿的训练。在学生筋疲力尽,身、心、体能将要达到极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继续进行训练。同时,可以为学生讲解我国优秀的、先进的伟人事例(如: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以这些伟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以激发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必要时,教师应降低训练难度,并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以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受挫能力。另外,在实施训练之前,教师应向学生辅导员、班级学生以及学生本人确认,明确班级有无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以避免发生意外。

4 结语

综上所述,交往教学是新时期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方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可以改变传统高校体育教学中单向的教学模式,激发出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而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1]苗旭峰.交往教学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01-102.

[2]朱秦洁.互动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4(23): 172.

[3]董晓雪.交往教学模式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 2013(22):82,84.

[4]李德辉.互动反馈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 2015(8):190.

G807

A

2095-2813(2017)04(c)-010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2.107

猜你喜欢
改变传统教师应师生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夫妇合力改变传统教育方式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麻辣师生
初中英语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创造